從榫卯到雕紋,藏著明式傢俱的技藝之美

第一位不得不提的明式傢俱收藏家、研究者是陳夢家先生,他是詩人、古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讀者可能不知道的是,陳先生還是一位傢俱癡迷者,上世紀50年代,他騎車到北京各處尋覓老傢俱,不亦樂乎。最叫他癡迷的包括黃花梨八仙桌、明式小方桌等。《殷墟卜辭綜述》等作品的稿酬讓他比較自如地做這件事,將所購置的傢俱存於胡同里的四合院。好友王世襄就感歎,「夢家此時已有鴻篇巨著問世,稿酬收入比我多,可以買我買不起的傢俱」,不過受陳先生的影響和幫助,王世襄開創性地做了明式傢俱研究,出版《明式傢俱珍賞》等專著,成為這一領域的大家。

到了80年代,一名叫伍嘉恩的香港女士作為收藏晚輩開始與王世襄交流,寫信往來,受其指導,多年後也成為明式傢俱的學者,有中國「黃花梨女皇」之稱。這本《明式傢俱三十年經眼錄》即為伍嘉恩的作品,她在扉頁寫有「謹以此書紀念王世襄先生」,以示對老師的懷念。《明式傢俱三十年經眼錄》在初版《明式傢俱二十年經眼錄》的基礎上增加了過去幾年明式傢俱的新事新發現。全書以圖片為主,配得上「琳瑯滿目」幾個字,文字說明簡要,並附有一些小故事。故事的敘述性與預期有一些差距。值得一提的是,對傢俱感興趣的讀者不可錯過書的附錄,特別是令人歎為觀止的榫卯圖。構件圖令人感歎,拆給讀者看的細節展示了古人造傢俱的設計技巧。

以下內容經出版方授權節選自《明式傢俱三十年經眼錄》中關於圈椅等椅類部分。摘編有刪減,標題為摘編者所起。註釋見原書。

原文作者|伍嘉恩

《明式傢俱三十年經眼錄》,伍嘉恩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4年9月。

1.圈椅

圈椅是明朝傢俱主要椅型之一,世界各類傢俱發展史中,唯獨中國傢俱有圈椅形設計,20世紀傢俱設計師從中得到啟發,創作出各種現代椅具,為人所知。

開光圈椅。圖片來自《明式傢俱三十年經眼錄》,下同。開光圈椅。圖片來自《明式傢俱三十年經眼錄》,下同。

如意頭開光。

椅背形狀圓如圈,以楔釘榫五接或三接而成,扶手出頭,椅盤下設券口牙子,腿足外圓內方,是圈椅的基本形式。此椅三接,圈背拋出大圓形,扶手弧彎度也特大,靠背板浮雕如意頭形花紋一朵,由生動卷尾雙螭組合而成,上端兩側有與靠背板連做的托角牙子。椅盤下券口牙子,曲線圓勁有力,浮雕卷草紋。圈椅後背和扶手連接斜形一順而下,令坐者不僅肘部有所倚托,腋下一段膀臂也能得到支承,這是圈椅的一大特點。

黃花梨大素圈椅及其背板。

黃花梨木五接圈椅長63釐米,寬49.3釐米,高106釐米2。體積比一般圈椅高與大。設計與前例基本相同,但全身光素,只在椅盤下券口牙子起陽線。此椅選料講究,木紋生動華美,將黃花梨木的特色展現得淋漓盡致。

明朝座次有等級之分,大位均保留予長者與貴賓,此件大型圈椅在明朝相信是較重要的坐具。

扶手連鵝脖圈椅。

圈椅扶手不出頭而與鵝脖相接,也略去聯幫棍的做法,屬較少見的例子,靠背三段攢成,上段落堂作地透雕雲紋,中段平鑲木板,下段為落堂卷草紋亮腳。椅盤下採用羅鍋棖加矮老。

明代座椅四根管腳棖的安排標準造法,正面一根最低便於踏足,兩側的兩根高些,而後面的一根最高,匠師稱為「步步高趕棖」。亦有如現例,兩側管腳棖最高的「趕棖」造法。目的是避免縱橫的榫眼開鑿在同一高度上,以致影響到椅子的堅實,兩種皆是標準明代椅管腳棖的造法。

龍紋開光圈椅。

龍紋開光圈椅上的鯉魚翻躍波濤紋。

此椅靠背板上做出壼門形開光,起飽滿的燈草線,開光內透雕遊龍紋,玲瓏剔透。下端刻山形,起陽線,內高浮雕鯉魚翻躍波濤,寓意仕途得誌,飛黃騰達。後腿上截和前腿上截的鵝脖與椅盤下腿足一木連做,上圓下方,方腿立面平直,安高羅鍋棖牙條,緊貼座下橫棖,與腿足齊平。這些都是圈椅不常見的造法。

2.南官帽椅

黃花梨高扶手南官帽椅。

黃花梨高扶手南官帽椅上的「挖煙袋鍋榫」和「挖煙袋鍋榫」。

黃花梨高扶手南官帽椅,長57釐米,寬43釐米,高88.6釐米。搭腦與扶手均不出頭的官帽椅叫南官帽椅,與四出頭官帽椅一樣,名稱來自北京工匠的命名,暫未找到文獻的依據。椅圓材做,三彎靠背板浮雕花紋一朵,由朵雲雙螭組合而成,搭腦與扶手以「挖煙袋鍋榫」和後腿上截與前腿上截鵝脖連接,一木連做。椅盤下素牙子,採用微微下垂「窪堂肚」式。此對椅除去扶手後部較高,可視為矮型南官帽椅的基本式。扶手後部較高,能達到與圈椅異曲同工的效果,令坐者不僅肘部有所倚托,腋下一段膀臂也得到支承。

南官帽椅。

此對椅子搭腦削出枕頭,與扶手同以「挖煙袋鍋榫」和腿足上截連接,三彎靠背板,三彎聯幫棍,相當標準。但腿足上用圓材,連木做下成方材的造法就較特別。這結構原來十分合理,因為腿足的方形令承接椅盤的面積增大,更加堅實。但一般椅子多追求視覺一致,只有少部分會採用上圓下方造法。此例另一特點是腳踏上安裝銅護片,仔細審查後證實是原有。

3.玫瑰椅

用纖細圓材構成方靠背、直扶手、帶側腳的椅子統稱玫瑰椅。不似其他椅名的命名那樣與形狀或結構有關聯,玫瑰椅之名令人費解,來源待考。它們的靠背矮,多在90釐米以下,方背與直扶手也限制著座面上的空間,不如其他椅類的弧彎構件,讓人感覺較寬敞,於是被誤定為次要的坐具,甚至是內室才使用的女眷用坐具。其實玫瑰椅的椅盤尺寸一般與官帽椅、圈椅無異,絕對不細小或狹窄,而玫瑰椅形就早有桑治代畫如《十八學士圖》等見用於高堂,上坐文人雅士。

黃花梨券口靠背玫瑰椅。

黃花梨玫瑰椅長59釐米,寬45釐米,高84釐米。靠背框內安裝券口牙子,雕迴紋,下接在近椅盤上的橫棖,棖下施矮老,認為喜歡紫檀木沉穆的黑色是優良傢俱增大霍氏藏品系列。扶手下亦有橫棖矮老,座面下裝壼門式卷口牙子。這是玫瑰椅最常見的樣本。

紫檀券口靠背玫瑰椅。

紫檀木玫瑰椅,靠背內鑲嵌正中有尖並雕卷草紋壼門式輪廓券口牙子,兩旁與直牙上部出小鉤,座面下安羅鍋棖,緊貼椅盤底,管腳棖下也安高羅鍋棖。紫檀木明式座椅,十分罕見,傳世實例大部分是康、雍、乾或更晚的清式製品。台北藏家陳啟德先生擁有一30例,與這對同出一轍。明代製作時當還有一張,共湊成一堂。

玫瑰椅款式變化頗多,不能盡列,現選較不尋常的數件實例。

黃花梨透雕靠背玫瑰椅。

此一件方背內打槽,嵌裝透雕螭虎龍紋花板,正中成蓮瓣形題詩開光,透雕兩面做,刀工熟練快利。椅盤下券口牙子兩旁吐尖,此況不常見。靠背花板採用黃花梨製傢俱頗常見的圖案化螭虎龍紋,龍尾及四足均變成卷草,互相交接,取得卷轉圓婉之勢,透雕填滿整個後背開光旁的四邊,熨帖成章。

黃花梨波浪紋圍子玫瑰椅。

黃花梨波浪紋玫瑰椅。波浪紋式纖細直欞,裝入椅背框與扶手下空間,似流水像波浪,甚有動感。採用這美麗紋飾製傢俱,在崇禎十三年(1640年)版寓五本《西廂記》彩色版畫插圖中已能見,在第十三「就歡」一折,崔鶯鶯赴約與張生幽會一圖內的四柱床圍子,採用的就是波浪紋。

波浪紋圍子床。《西廂記》插圖,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寓五本。

波浪紋圍子床。《西廂記》插圖,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寓五本。

原文作者/伍嘉恩

摘編/羅東

導語部分校對/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