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進非洲人民健康福祉貢獻力量(環球熱點)
在近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華大集團展示的生命科學產業全鏈條前沿技術與創新應用,吸引了諸多非洲參會者的關注。多年來,華大集團運用先進生物科技,在公共衛生和農業領域積極參與中非合作,將先進技術、方法、產品、培訓帶入非洲多國,助力非洲科技領域長足發展,助推中非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等機制框架下不斷深化農業、公共衛生等領域的科技合作。科技合作已成為中非共逐現代化之夢的重要實現路徑。
基因科技服務公共衛生
本屆鏈博會上,華大集團攜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納米孔基因測序儀、時空組學技術等最新科研成果及精準醫療系列產品亮相。近年來,華大集團將前沿的多組學科研成果應用於中外醫學健康合作領域,推動基因科技成果轉化,在中非科技合作方面寫下一筆生動註腳。
今年4月,在盧旺達東方省,盧旺達生物醫學中心與華大基因舉行宮頸癌篩查合作項目啟動儀式,為當地適齡女性提供2萬份人乳頭瘤病毒(HPV)分型基因檢測,助力盧旺達宮頸癌篩查防控。在這一合作項目中,華大基因負責提供實驗室設備加技術輸出的整體解決方案,幫助當地進一步升級從宮頸癌篩查到陽性干預的閉環管理體系。
宮頸癌是盧旺達女性第二高發癌症,根據盧旺達衛生管理信息系統數據顯示,過去5年中,當地只有24%的適齡女性接受了宮頸癌篩查。世界衛生組織在《為預防宮頸癌的癌前病變篩查及治療指南》中指出,HPV檢測準確率高達95%以上,可作為宮頸癌篩查的首選篩查方法。
「宮頸癌是全球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特別是在治療資源有限的發展中國家。」盧旺達生物醫學中心預防和控制研究所主任圖伊許梅說,合作項目將幫助醫學人員及時篩查、精準檢測和治療宮頸癌,有助於減少盧旺達宮頸癌死亡率和發病率。
在埃塞俄比亞建設試劑工廠並順利投產,提升當地加工各類核酸檢測試劑及相關產品的能力;為中國援塞拉利昂固定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項目捐贈新一代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幫助當地進行病毒監測;在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安哥拉等國建設「火眼」實驗室,助力非洲抗疫……近年來,華大集團將中國研發的基因科技和成熟運營經驗帶到非洲。
農業科技合作結碩果
位於非洲中東區赤道南側的布隆迪,擁有豐富的光熱資源。在多年生稻種植示範基地,連綿成片的「中國種」稻田,在肥沃的非洲大地上茁壯成長。
今年1月,首批在布隆迪育秧成功的多年生稻在種植示範基地完成第一季插秧工作,這是華大萬物與布隆迪政府合作試種多年生稻的又一里程碑。5月,第一季水稻收穫順利完成,試驗結果顯示,水稻的產量達到了每公頃3.1噸,高於當地平均產量的兩倍。
多年生稻品種由中國科研團隊研發,使水稻種植一次、連續收穫多年成為可能。與種植一年生稻相比,種植多年生稻可減少生產成本投入達30%以上,生產環節也得以簡化。此前,經非洲聯盟第五屆農業特別技術委員會批準,中國多年生稻被納入非盟農業技術推廣框架,並列入非盟種子和生物技術2024—2025計劃。目前,多年生稻是全球唯一可商業化的多年生糧食作物,併入選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技術創新技術」。
布隆迪國家項目相關負責人普魯登特·納塔爾·馬赫羅梅紮說,多年生稻技術不僅能簡化水稻生產環節、降低成本,還能大幅提高水稻的產量。他期待未來能夠在布隆迪進一步擴大多年生稻的種植面積,提高當地的農業生產水平,為農民帶來更多的收益。
目前,多年生稻項目還在烏干達、莫桑比克、馬達加斯加和馬拉維等國落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在非洲建成了24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帶動相關地區農作物平均增產30%至60%,助力非洲國家提升農業發展水平。中非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等機制框架下不斷深化農業科技合作,為非洲農業現代化發展、提升糧食安全水平提供助力。
培養科技後生力量
共同研發項目、實現技術轉讓、開拓就業機會、開展人員交流和建立實驗室……如今,中國與非洲的科技交流與合作愈發深入。華大集團參與中非公共衛生、農業領域合作,是中非科技合作體量不斷增加、領域不斷拓寬的一個案例。
近年來,中非在農業技術、醫療衛生、信息技術、清潔能源、綠色基建等領域的科技合作不斷拓展和深入,雙方政府、國有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民營企業、國際組織等多類主體積極參與合作,形成多主體全方位的合作體系。
「如果我們談論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數字化,中國是我們最好的榜樣,中國正處於科技進步的前沿。」埃塞俄比亞創新技術部部長貝萊特·莫拉說,「埃塞俄比亞的學生和研究人員獲得了中國的獎學金,他們學成歸來後對本國科技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華大集團承辦多屆「中國—非洲新發再發傳染病病原基因檢測和分子診斷技術培訓活動」,為來自埃塞俄比亞、蘇丹、加蓬、莫桑比克等30多個國家的近百名學員進行培訓,提升當地防疫能力;非洲首個高通量基因組測序中心——南非醫學研究理事會基因組學中心在開普敦啟用,首套價值55萬美元的華大智造測序儀入駐實驗室並完成組裝測試,首批南非醫學研究理事會技術人員赴華大集團完成技術培訓。此外,華大派技術人員前往南非進行現場實地支持。
從魯班工坊到孔子學院,從實施「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計劃」到開展「中文+職業技能」教育,中非之間的能力建設合作,為非洲可持續發展注入內生動力。在今年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國宣佈願同非方深入推進「未來非洲職業教育」計劃,共建工程技術學院,建設10個魯班工坊。重點面向非洲婦女和青年,提供6萬個研修名額。隨著科技人才交流日漸頻繁,中非科技合作湧現源源活水。
「這些計劃將幫助更多非洲青年實現人生夢想!」烏干達《新願景報》記者布巴萊·布瓦尼卡的話說出許多非洲青年的心聲,「中方提出的一系列人才培養計劃賦能非中青年發展,有助於創造一個人人都參與其中的未來,為非中可持續發展積蓄力量。」(記者 高祖)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12月04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