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長江之歌丨六百年古腔傳新聲

來源:江西日報

江西新聞客戶端訊(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李芳、朱晨欣)鼓板輕敲,鐃鈸顫鳴……11月18日,弋陽縣朱坑鎮西童古戲台上,三位弋陽腔演員正在演繹一出《遊園驚夢》。古老的弋陽腔,滾唱直白,非一字一音,卻字字清晰,餘聲未落,幫腔和之,鑼鼓追之,一展其戲曲「活化石」、高腔鼻祖的古韻質樸。

弋陽腔,產生於桑治末元初,是南戲傳入弋陽縣後產生的戲曲聲腔,我國明代四大聲腔之一。其聲腔「本無宮調」,還可以「錯用鄉語」,根據演出地域變化,使用各地方言,有著極其強大的適應能力:到樂平就形成了樂平腔,至安徽就形成了青陽腔,去湖北就形成了清戲,全國大約有13個省市均有弋陽腔的傳播足跡,40多個劇種受到弋陽腔的影響。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戲」,600餘年歷史的弋陽腔,在弋陽始終絃歌不輟。

小雪時節,氣溫漸降,記者跟著弋陽腔藝術保護中心主任楊康來到弋陽縣中畈鄉顯南村。剛一進村,就聽到高亢激昂的鑼鼓點和悅耳的戲曲聲。村里翻新了文化禮堂,弋陽腔藝術保護中心送戲上門,連演六天。前來聽戲的村民們把禮堂坐得滿滿噹噹,大家神情專注,隨著台上的一舉一動、一顰一蹙,或喜或怒,或哀或樂,早已「入戲」。

「我從小就喜愛聽戲,逢年過節、喜慶的日子,弋陽腔是我們必聽的戲。」72歲的老戲迷餘炎濤聽到入情時,還會跟著哼上幾句。

「我們的戲在村里很受歡迎,中心一年要送戲下鄉140到150天左右,場場爆滿。」弋陽腔藝術保護中心主任楊康頗為自豪。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弋陽腔和許多地方戲曲一樣,歷經浮沉。上世紀80年代末,弋陽腔劇團解散,許多優秀劇目和唱腔曲牌瀕臨失傳,陷入了幾乎被人遺忘的尷尬境地。

劇團沒了,戲曲人卻用熱愛守住了一方小小戲台。82歲的弋陽腔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林西懷,60餘年來一直致力於弋陽腔的保護研究和「傳幫帶」,整理了十餘本傳統劇本,弋陽腔臉譜、頭飾、戲劇服飾,收集整理鑼鼓經與曲牌等,保存了很多弋陽腔珍貴資料。

2005年,弋陽腔迎來春天,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弋陽腔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是這一年,劇團重建。2013年弋陽腔藝術保護中心成立,原弋陽腔劇團的演員全部轉入弋陽腔藝術保護中心,擔負起弋陽腔保護、傳承重任。

「說實話,剛參加工作的時候,覺得弋陽腔太古老了,並沒有意識到要傳承文化。經過這幾年的熏陶,我慢慢意識到自己肩上承擔的責任。」中心「95後」演員徐夢皎入行後,跟著林西懷學弋陽腔。從動作表現、唱腔設計到角色的性格展現,林西懷帶著徐夢皎一點點打磨,把弋陽腔的精髓悉數傳授。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江西省第二屆「湯顯祖戲劇獎·地方戲曲經典傳統小戲、摺子戲」大賽上,徐夢皎獲得個人表演一等獎。

從對弋陽腔一知半解,到把傳承弋陽腔作為自己的責任,如今,徐夢皎也常對自己的徒弟說:「可不能讓弋陽腔在我們手上斷了!」

戲曲是「角兒」的藝術,沒有人才就出不了好戲。楊康說,近年來,中心先後50多人次在省級以上比賽中獲獎,這個成績單,在省內同類院團中名列前茅。

古腔要傳「新聲」,需要與時俱進,把那些立得住、傳得久的經典傳承好,同時也要賦予新的時代氣息。

現在弋陽腔藝術保護中心承擔主要演出工作的,基本都是青年演員。從一出出摺子戲演起,複排《張三借靴》《打金磚》《瘋僧掃秦》等一批經典劇目,創排了《清貧》《祭碑出征》《方誌敏》等現代劇目。中心不斷為弋陽腔注入新元素、應用新手段,讓古老戲種煥發青春。他們下一步的目標,是排「大戲」《可愛的中國》。「只有大戲才能培養演員,讓弋陽腔為更多人知道。」楊康說。

弋陽縣還因地製宜,組織弋陽腔專家和演員精心打磨了《風雨同傘》《康伯家宴》等劇目,宣傳移風易俗。「婚姻不為金錢束縛……愛的承諾才是最好的祝福。」如今,當地不少群眾都能在茶餘飯後唱出幾句《風雨同傘》的唱詞。

更讓弋陽腔演員和戲迷們激動的是,為了傳承弋陽腔,省里還專門立了一部法——《上饒市弋陽腔保護傳承條例》。「我們屬於傳承弋陽腔的新生代,《條例》一出,我們覺得傳承弋陽腔更有保障了,信心自然上來了。」江西藝術職業學院「弋陽腔學員班」的學員們興奮不已。

已是耄耋之年的林西懷,從未想過「退休」。她帶著弋陽腔走進了校園,義務給孩子們辦起了弋陽腔興趣班。在林西懷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孩子喜愛上了傳統戲曲。

中心的「00」後李慧軒,經常會在抖音上分享戲曲服裝、扮相、唱腔。每當有網民為她點讚,她都非常開心,碰到能看出「門道」的網民,李慧軒總要和對方聊上幾句,「誰說戲曲不能‘破圈’,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年青人感受到戲曲的美。」

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交織中,在傳統與創新的交融中,弋陽腔這個古老劇種,正煥發新的青春活力。

海報製作:朱晨欣

海報圖片供圖:王蘊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