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漢江看十堰丨10.5萬內安移民的向「新」路
十堰,宛如一座屹立於壩區、庫區和核心水源區的豐碑,承載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這一偉大使命的厚重。為確保這一世紀工程順利推進,十堰先後兩次開啟大規模移民,總計46.9萬人搬離故土。其中,中線大壩加高工程建設所涉及的搬遷人數就高達18.2萬之多。
在這龐大的移民群體中,內安移民數量達10.5萬,他們如同繁星般散落在丹江口市、鄖陽區、鄖西縣等各個轄區。十載歲月悠悠而過,這些為了國家大義而默默奉獻的移民,深深紮根移民安置點,把安置點建成了詩畫田園。
地基抬高6米建新家
沿著漢江邊寬闊的馬路前行,當車輛繞過一個山口,一長排粉牆黛瓦的小樓便映入眼簾,這裏是鄖西縣觀音鎮天河口村。天河口村作為湖北省38個民族村之一,也是鄖西縣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丹江口水庫移民搬遷安置規模最大的村落。
流經鄖西縣城的天河是漢江的支流,村子因位於天河與漢江交彙之處而得名。「如今的村子是南水北調內安移民點,這裏曾是天河古道,歷史上多次遭受漢江洪水倒灌的災害。」談及村子歷史,天河口村黨支部書記李春波的思緒回到了1986年。當年11月,水利部長江委員會組織設計與施工,建成一條長207米的沙壩。這條由漢江砂料築成的大沙壩,有效抵禦了漢江洪水倒灌,還將天河故道旁近千畝灘塗變為良田。2012年,因丹江口大壩加高,這條「亞洲第一」的沙壩也進行了二次加高。
天河口村移民安置點如今已成為省級生態村
如今站在沙壩頂部,一邊是滔滔漢江,一邊是房屋整齊的天河口村。在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前,這裏被確定為鄖西縣最大的內安移民安置點。「為建設好這個安置點,我們將地基整體抬高了6米。」李春波介紹,選擇在此建設移民安置點,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優越的地理位置。
「這個小小的村子兩面環水,景色美極了。天氣晴朗時,隨便一拍都是美景。」鄖西縣攝影愛好者劉斌經常來此從各個角度拍攝。近年來,天河口村抓住對口幫扶和區域協作機遇,打造田園、果園、菜園等景觀帶,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農業,這不僅改善了村子面貌,還增加了村民收入,天河口村因此獲得「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省級「生態村」和「宜居村莊」等多項榮譽。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天河口村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憑藉獨特資源優勢,圍繞七夕文化、天河之水、古鎮新貌、千畝濕地等元素,以自然觀光、民俗體驗、水上娛樂為支撐,高標準建設「天河口七夕源」4A級生態文化旅遊區。節假日,這裏遊客眾多,帶動了村民增收。「路面拓寬了,房屋和廁所都改造了,生活更舒適了!」村民劉順芸說,她和丈夫長期在村里生活,居住環境的改善讓她切實感受到好政策帶來的幸福。
距離天河口村移民安置點不遠處,一個新的房車露營基地近年來備受關注。無論是節假日還是平日,都能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房車在此露營。有十堰城區居民來此享受寧靜,也有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遊客來欣賞漢江日出日落。
生態造就新「錢」景
福銀高速公路的高架橋,在鄖陽區柳陂鎮臥龍崗社區不遠處劃出一道優美弧線,緊貼社區背後的青龍山向遠方延伸。
臥龍崗社區是鄖陽區最大的南水北調移民安置點。2012年4月,184戶、850名村民整體遷移至此,新的生活從此在這個移民安置社區展開。
「看看我們社區的環境,從某些方面來說不比城裡差。」村民李秀文自豪地說。他家兩層小洋樓乾淨整潔,屋內設施齊全。漫步在社區內,可以看到每棟移民安置小樓寬敞整潔,家家配有小車庫,門前小菜園種著當季蔬菜。整個安置點房屋規劃整齊,道路寬闊乾淨,衛生室、幼兒園、超市一應俱全。這裏距離十堰城區、鄖陽區城區和集鎮都很近。「很多十堰城區的人週末專門來我們這兒玩。」李秀文說。
悠悠漢江水在臥龍崗社區前形成一個巨大回水灣。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前,回水灣處的大片肥沃灘塗地曾是十堰城區的「菜籃子」。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啟動後,規劃充分考慮了李秀文等內安移民的土地問題。在建設臥龍崗移民安置點時,政府利用安置點宅基地廢土回填,整理出700多畝土地。考慮到土壤肥力問題,政府部門還組織力量從淹沒線下原農用土地表層挖取土壤進行移土培肥。
「南水北調大規模移民使村民耕地減少,但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提高土地產出。」村民李秀林介紹,在這塊移土培肥整理出的土地上,我們發展生態高效農業,每畝土地收入比過去高很多。184戶原本靠土地為生的移民,將430畝土地流轉給光伏農業產業園,村民們在太陽能光伏板下種植草莓和油牡丹。
除了土地租金收入,村民大多有了第三產業。有的家庭開農家樂,接待城里來的遊客;有的家庭利用交通優勢,在村頭售賣農產品。「柿子等當季水果快沒了,下個月開始賣草莓。」村民張添意指著遠處的大棚介紹,村里的農業大棚產出的草莓能從12月一直賣到春節後。
佔地6000多平方米的社區文化廣場設施齊全,社區籃球場、LED電子屏、太陽能路燈、健身器材、清潔垃圾桶等應有盡有。臥龍崗社區文化廣場前,南水北調大移民雕像群呈階梯式佈局,移民人物和動植物造型栩栩如生,體現了移民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
「壩首第一村」換新顏
丹江口市三官殿辦事處的蔡灣村是集山區、庫區和壩區於一體的移民安置重點村。近年來,這個村子的發展受到丹江口市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同時也得到南水北調受水區北京市的大力支持。隨著京堰對口協作的推進,對口協作項目資金助力蔡灣村發展,村里人居環境煥然一新,產業也提檔升級。
蔡灣村位於南水北調中線源頭丹江口大壩西翼,與丹江口市主城區隔河相望,是丹江口市右岸新城核心開發區,有「壩首第一村」的美譽,同時也是移民大村。全村總面積8.2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731戶2752人。
蔡灣村移民安置點內,700多戶移民在這裏紮下了根
駕車進入這個離丹江口市城區不遠的移民村,一條剛完成‘黑化’改造改造的入村公路延伸至財神廟移民安置點。「這條公路改造的部分資金來自京堰對口協作資金。」蔡灣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光偉介紹。在村里轉一圈,會發現很多對口協作的成果。丹江口市發改局的資料顯示,丹江口市在鄉村振興示範片區打造工程中,將蔡灣村作為重點打造對象,包括人居環境整治及公共服務配套建設、果蔬產業基地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根據總體規劃,目前所有建設項目已完成90%以上。」張光偉說。在鄉村振興政策和對口協作雙重扶持下,蔡灣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改造、雨汙收集綜合管網建設、環境整治等工作,推動了村子整體環境的提升。
「變化太大了,電線入地,污水統一收集,房頂還裝了太陽能板,村子基礎設施不比城里小區差。」村民張靜梅對村里的變化印象深刻。村里還有一座5層小樓用作托幼中心,3—12歲的孩子可在此學習。如今在蔡灣村,各種變化隨處可見,連廚餘垃圾都有人上門回收,經過烘乾、發酵等程序變成有機肥料後無償發給村民。「這種變化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卻在我們村實現了。」村民謝玉英感慨道。
文/記者:何利
圖/記者:劉成臣
編輯:徐蕊
責編:張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