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金聲丨這1個百分點,對穩固大國糧倉意義重大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到2027年年底,糧食生產、儲存、運輸、加工損失率控制在國際平均水平以下;並要求強化糧食機收減損,製定水稻、玉米、小麥、大豆機收減損技術指引和機收作業質量標準。

減損對於大國糧倉意味著什麼?

糧食安全是事關人類生存的根本性問題,減少糧食損耗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每年全球糧食從生產到零售全環節損失約佔世界糧食產量的14%。這個損失每降低1%,就相當於增產2700多萬噸糧食,夠7000萬人吃一年。

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而言,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既要做好「加法」,抓牢抓緊糧食生產,千方百計提升糧食產能;也要做好「減法」,牢牢樹立「節約減損就是增產」的意識,瞄準從生產到加工、從田間到餐桌全鏈條,推動各環節落實節糧減損。

就整個糧食生產鏈條來看,收穫是其中重要一環。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糧食生產的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總體看,當前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達74.3%;分品種看,小麥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玉米、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也超過88%。在這個機械化水平上,通過加強技術培訓、嚴格操作規範等措施,降低機收損失率仍有不小空間。

有數據顯示,以小麥為例,機收損失率平均下降1個百分點,相當於挽回糧食損失25億斤。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糧食總產量已經連續9年站穩1.3萬億斤台階,但機收損失率下降這1個百分點,對穩固大國糧倉仍然意義重大。

從保障糧食安全看,我國是產糧大國,也是糧食消費大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內,我國糧食需求仍將呈剛性增長,糧食供求緊平衡態勢沒有發生實質性改變。開展糧食節約行動,深入推進包括機收減損在內的全鏈條節糧減損,相當於增加糧食有效供給,有利於夯實大國糧倉的根基,守護好我們的「米袋子」,端穩端牢自己的飯碗。

從節約資源能源看,每一粒糧食的生產,都離不開水、肥、土等資源的滋養。我們雖然已經創造了用佔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活了全世界近20%人口的成績,但在糧食增產受到資源和環境雙重約束的背景下,節糧減損能夠有效節地節水、節肥節藥、減排降碳,從而實現糧食生產向「綠」而行,農業可持續發展。

近些年,隨著節糧減損上升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大制度安排,通過強化科技支撐、優化農機裝備等綜合施策,我國主糧品種的機收損失率均在下降。與此同時,糧食全產業鏈各個環節節約減損成效也相當明顯。近10年來農戶儲糧損失率下降5個百分點左右;國有糧庫糧食儲藏週期內綜合損失率控制在1%以內;在大米加工中應用柔性碾米設備,可將出米率提高5個至8個百分點。

看今後,推動節糧減損取得更大實效,離不開向科技要動能,向創新要活力,既要加強生產源頭管控,也要做好收儲運環節減損,更要提升加工利用水平、遏製餐飲浪費,綜合施策配套銜接,從每個環節發力,不棄微末、不捨寸功,讓節約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增產」,助力大國糧倉更加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