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身心健康的學生?京津冀專家學者共商全國健康學校建設
如何通過課程、環境建設培養中小學生的健康習慣?如何通過開足體育課,用運動激活大學生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全國健康學校如何培養身心健康的學生?12月3日至4日,京津冀全國健康學校建設研討會在京舉行,三地教育主管部門、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齊聚一堂,通過開展建設經驗交流、現場參觀交流、分組研討等方式,共同探討並推進全國健康學校建設。
此次會議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指導,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和河北省教育廳聯合主辦,首都醫科大學承辦。來自京津冀三地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疾控局、市紅會等相關負責人,北京市各區教委相關負責人,學生身心健康領域專家學者共計100餘人參加研討會。
京津冀學校代表分享健康學校建設經驗
2023年,教育部印發通知確定1075所學校為首批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建設週期為兩年。開幕禮上,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陳瑞在致辭中表示,健康學校建設不僅是學校環境的改善,更是教育理念、教育課程、校園文化等方面的革新,也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
北京市教委二級巡視員張曉玲介紹,北京市政府把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學校對學生身心健康重視程度明顯上升,更加關注家校社各方力量的協同。
研討會上,來自天津市、河北省和北京市的三所學校代表分享了在健康學校建設方面的經驗。「健康學校不只是孩子身體的健康,同時也包括心理健康、環境健康的‘大健康’理念。」
天津市和平區昆明路小學黨總支書記李東銳介紹,學校成立了健康服務中心和心理素養中心,分別從學生配餐、設備設施、宣傳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統籌學生身心健康。
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如何培養健康理念?天津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欣建議,針對低齡兒童做好近視和肥胖的防控,小學階段要營造健康的環境,對於青春期的學生要關注其心理髮育和成長,而步入成年人的大學生,則要培養其健康的生活方式。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國健康學校建設的推進不能局限於硬件設施的升級與完善,更應著眼於教育理念的革新與全體師生健康素養的全面提升,呼籲各方繼續努力,共同推動健康學校建設向更高層次邁進。在後續工作中,京津冀三地將進一步強化協同聯動,整合三地健康資源,共研困難問題和解決路徑。還將通過線上平台共享健康講座和課程,拓寬健康教育輻射面,共同營造支持學生健康成長的氛圍和環境。
北京將對32家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開展「一對一」指導
2022年4月,教育部啟動實施全國健康學校建設計劃,北京市共有186所學校申報,通過評審,最終20所中小學和12所大學成功入選首批建設單位,基本覆蓋了全市各行政區和各級各類學校。在此次研討會的開幕禮上,北京市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工作紀實影片首次亮相,展示北京市32家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的舉措和成果。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分享了在全國健康學校建設中的北京經驗。其表示,北京市教委高度重視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工作,將其作為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提升學生身心健康素養和水平、解決「四小」問題的重要抓手。
不僅在工作中樹立「大健康」觀念,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北京市教委還鼓勵學校充分結合自身的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積極探索新途徑,形成「一校一特色」的建設模式。「我們為32家單位量身定製了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工作紀實影片,編寫案例集,召開交流研討會,呈現並推廣每所學校好的經驗做法和有效的工作舉措,努力把每所學校都建成充滿活力,獨具特色的全國健康學校。」上述負責人說道。
北京通過打造能「出汗」的體育課,利用北京市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和社會資源支持服務學校各項工作,開發急救教育,製定傳染病防控工作方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提升全體教師健康素養及健康教育水平等方式,實現對學生體質健康、心理狀態、健康素養的提升。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將組織專家通過實地走訪的形式對32家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開展「一對一」指導,為各校建設情況「問診把脈」。同時搭建更多市級平台,組織學校間協作交流和共建共享。未來還將在教育部的帶領下,進一步加強與天津、河北兩地交流合作,共同商討健康學校建設思路和路徑,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現場探訪:
清華大學:引入「匹克球」等熱門運動項目
當日,參會代表分批走訪了清華大學、北京市第十三中學、西中街小學和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四家首批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深入瞭解北京市在高校與中小學健康學校建設方面的實踐探索。通過實地調研與面對面深入交流,代表們可以直觀體驗學校在校園環境、五育融合、教學課程、健康宣教、資源保障等方面的創新舉措,並就潛在的合作機會展開積極探討。
12月3日下午,在清華大學北體育館的乒乓球室內,學生們兩兩一組激戰正酣,場內不時傳來加油呐喊聲,清華大學體育副教授王欣正在給他們上課。新京報記者現場瞭解到,冰球、籃球、足球、網球、壁球、擊劍等20項運動都可以在這個體育館內進行,該校還引進了當下大熱的運動項目「匹克球」,將於下學期開課。
「無體育不清華」,清華大學總務長辦公室副總務長郭建麗介紹了該校推進健康學校建設的思考。「我們確定了組織機構,並製定具體任務,包括製定健康校園建設規劃、部署年度任務、統籌建設資源以及監察健康校園建設情況,最終目標是提升學生的健康素養。」
「實現人人都是體育合格人,這其中有很多細節工作要做。」郭建麗介紹,該校健康學校創建工作小組結合教育部的要求和學校的具體情況製定了工作目標,在這個目標下圍繞「健全學校健康治理體系,創新學生健康促進模式」「完善學校健康教育體系,提升全體學生健康素養」「增強校園健康服務能力,營造學生健康成長環境」「建立健康監測評價機制,健全學生健康電子檔案」四個方面製定了具體任務,希望順利達成。
東城區西中街小學:操場設計有門道,為學生開足運動空間
將中軸線、非遺的傳統文化知識以及老北京的磚牆搭建引入校園,組建皮影社團、獅舞社團讓孩子們自主學習並表演節目,師生共同將走廊牆面裝扮成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展示牆……在北京市東城區西中街小學,來自京津冀的專家、教師代表們參觀了四層多功能廳、傳統文化長廊、陽光讀書角、課間活動室、書法教室和操場,並開展互動交流。
記者現場注意到,為充分挖掘老城區學校的資源給孩子們開足運動空間,該校的操場設計也有門道,操場不僅規劃了籃球、足球場地,在場地的間隙處還「插空」施劃了各種遊戲區——地上的彩色格子裡畫著二十四節氣、垃圾分類的知識——小朋友可以根據地上的格子玩猜拳跳格子等遊戲,豐富了「課間一刻鍾」的運動內容。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學校放在陽光中,必能生長,必能繼續不斷地生長。’我校也一直在實施陽光教育。」北京市東城區西中街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帶副校長孫亮介紹,該校一直以讓學生學習動起來為核心,積極研發陽光創意校本課程體系內容,通過導師製授課模式,組織不同年級學生開展選課、走班、走師製課程學習,不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多種資源和多項選擇機會,假期還會組織學生參加由東城區青少年科技學院、藝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體質健康學院開設的境外實踐活動課程。
在增強健康育人方面,孫亮介紹,該校每兩週一節健康教育課,每天除了體育課之外還安排上下午各30分鐘大課間活動,每個小課間活動是15分鐘,全面落實每日學生校內戶外活動時間為兩小時。針對近視眼防控,該校實施部門合作、家校聯合綜合防控策略,結合各校區學生年段特點,製定切實可行的綜合防控措施。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