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評丨踏雪滑雪品雪戲雪,冰雪經濟可以更火更旺

中工網評論員 張雪中工網評論員 張雪

據央視網報導,近日,吉林省各地滑雪場全面開板,滑雪愛好者紛紛趕去,興奮地奔向雪場。與此同時,內蒙古自治區多地迎來了初雪,遊客在這裏將開啟冰雪之旅,雪地拔河、雪地摔跤、騎上駿馬穿越茫茫雪原,一系列雪地活動點燃冬日熱情。

吉林與內蒙兩地人們參與冰雪活動的熱情,其實是全國各地冰雪運動熱潮湧動的縮影。因冰雪遊「出圈」的哈爾濱、掀起冬季登山熱的青海祁連山崗什卡雪峰、受「雪迷」熱捧的全球最大室內滑雪場上海耀雪冰雪世界……從塞北到江南,踏雪、滑雪、品雪、戲雪,人們不斷解鎖冰雪新場景、新玩法,讓後冬奧時代的冰雪經濟「燃」到了新高點。

一方面,冰雪經濟突破了「難進山海關」的傳統認知,在全國多點「開花」,逐漸積累起龐大的「群眾基礎」——《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至2024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遊人數超過3.85億人次;26家國家級滑雪旅遊渡假地接待遊客總人次達2608.5萬,同比增長91.7%。另一方面,在人們日益增長的冰雪消費需求推動下,冰雪經濟的輻射效應日益凸顯,冰雪產業鏈不斷延長——冰雪旅遊、冰雪運動、冰雪裝備、冰雪康養、冰雪研學、冰雪文化……「冰雪+」賦能了不少行業,拓展了冰雪經濟發展的新空間,成為激發消費活力的一股力量。

面對人們不斷升溫的冰雪熱情,各地文旅也在積極發力、因地製宜,深入挖掘自身特色和優勢,探索適合本地發展的冰雪經濟新模式。在北京,首鋼滑雪大跳台和國家速滑館舉辦的賽事活動吸引眾多冰雪愛好者觀賽遊玩;在黑龍江伊春,森林滑雪、霧凇雪凇、寒地溫泉等冰雪旅遊業態豐富了人們的遊玩體驗;在貴州,兼具「高海拔、低緯度、多雲霧」的山地滑雪同樣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往……更豐富多元、更具品質和深度的冰雪產品供給,不僅營造出更濃厚的冰雪氛圍,也推動著更多人將冰雪熱愛轉化為消費熱情,為「燃動」的冰雪經濟再添一把「火」。

當然,要讓這把「火」更久、更旺地燃下去,離不開方方面面的支持。就在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從8個方面提出系列舉措,同時提出了到2030年,我國冰雪經濟主要產業鏈條實現高水平協調融合發展,在擴大就業、促進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顯,冰雪消費成為擴大內需重要增長點,建成一批冰雪運動和冰雪旅遊高質量目的地等目標。在這些舉措和目標的指引下,各地還需在供給端持續發力,進一步壯大冰雪經濟經營主體、豐富冰雪消費產品、完善冰雪經濟產業鏈條,進一步提高交通、住宿、餐飲等配套服務的保障能力和水平,讓廣大消費者更開心、舒心、放心地享受冰雪樂趣。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在「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願景已經實現的背景下,冰雪經濟的未來發展前途光明、潛力無限。各地不妨繼續打開新思路、開發新場景,推動「冷資源」釋放出更多「熱效能」,讓冰天雪地真正成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