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線→高鐵網 列車飛馳重構時空串起「流動的中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吳文娟 劉宇 胡禕 左晨 通訊員 孟立 張啟山

「從荊門帶著米茶上高鐵,不到2小時,就能在武漢和朋友一起品嚐。」12月8日,老家在荊門的武漢鐵路幹部趙偉東終於夢圓。

荊門,是鐵路拉來的城市。1970年,隨著焦枝鐵路(焦柳鐵路的前身)建成通車,荊門成為當時鄂中地區唯一通火車的城市。火車拉來了煉油廠、化工廠、水泥廠、火電廠,讓荊門成為產業「明星」。長荊鐵路、荊沙支線建成後,荊門的地位更加凸顯。

然而,在中國高鐵網的迅速鋪展中,荊門曾經的優越感卻成了交通短板。趙偉東已在武漢工作多年,他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坐火車從荊門到武漢,哐當哐當一晚上,需要8個小時之久,後來也要耗時4個小時。

複興號智能動車組停靠荊州西站。複興號智能動車組停靠荊州西站。

這些年,趙偉東想的盼的都是高鐵通到家鄉。「高通荊門路,闊會滄海潮。」他借用杜甫的詩抒發感慨,「接入到高鐵網,感覺荊門跟武漢,跟全國融合更緊了。」

帶動力驚人

火車拉來一座座新城

在鐵路運輸出現之前,人們主要靠坐船出行,航運決定著城市興衰。

明末清初,漢口碼頭就因優越的水運條件,出現過「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的繁榮貿易景象。

火車出現後,取代了航運的首要交通地位,其途經之地,尤其是交叉點,迅速出現了一批新興城市。

河南省省會鄭州,其起點是一片名為鄭縣的沉睡之地。清朝末年,京漢鐵路選擇從鄭縣過黃河,連接南部的漢口。由此,鄭縣逐步成為中原地區最主要的交通樞紐和貨運集散地。隨著東西方向的隴海鐵路建成,鄭州成為中國鐵路網絡的核心。1954年,鄭州成為河南省會。

往北走400多公里,河北省會石家莊與鄭州命運相似。100多年前,石家莊還是一個人口僅百人的小村莊,京漢鐵路、正太鐵路相繼穿過,讓這裏逐漸成為交通樞紐。1968年,石家莊一躍成為河北省省會城市,發展成華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和工商業中心。

「鐵路改寫了很多城市的命運。」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鐵四院」)原副總工程師許克亮說,鐵路建得越早的地方,經濟發展越迅速。在普速鐵路盛行的年代,鄭州、石家莊、哈爾濱等被稱為「火車拉來的省會」,是鐵路把它們拉進了發展快車道。

湖北的城市,也有著相同的命運。

京漢(北京至漢口)鐵路和粵漢(廣東至漢口)鐵路的開通,讓武漢從一個位於中國腹地戰略中心的城市,逐漸轉變為重要的交通樞紐。

2009年,武廣高鐵開通,乘客展示車票。通訊員 郭海生 供圖2009年,武廣高鐵開通,乘客展示車票。通訊員 郭海生 供圖

2009年,隨著「一橫」合武鐵路和「一縱」武廣高鐵的開通客運,湖北成為高鐵時代的全國首批交叉點。

「2010年春天,好多廣東人來武漢看櫻花。」許克亮親眼見證商機和客流,隨著飛馳的動車組一起呼嘯而來。

「湖北人遊廣東」高鐵首遊團。 通訊員 郭海生 供圖「湖北人遊廣東」高鐵首遊團。 通訊員 郭海生 供圖

高鐵沿線,高鐵新城、高鐵新區、工業園區如雨後春筍般崛起,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數據顯示,在武廣高鐵開通後的第一個春節,武漢旅遊景區接待的遊客數量就同比增長6.4%,旅遊收入同比增長15.5%,其中來自廣東的遊客量大增。

武廣高鐵沿線的地級市鹹寧,眼見一些好項目從「花落別家」到紛至遝來:2010年,當地引進項目462個,合約引資近300億元。

從業30多年,許克亮參與了20多條高鐵項目。他說,每當有修建高鐵的消息,沿線地區都希望高鐵能在當地「停一腳」,以期引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

從線到網 

高鐵拉通城市群

獨木難支,合抱成林。從普鐵邁向高鐵,「網」的概念被更加強化。

「單獨的鐵路線直接服務範圍有限,只有編織成網,路網覆蓋和服務功能才能得到整體性躍升。」在鐵四院副總工程師周天傑看來,線越多,越能形成網絡。網絡形成後,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就可以在更大範圍內自由流動,從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例如,長三角地區憑藉發達的高鐵網,逐漸形成「一小時都市圈」。從上海出發,不論到南京、杭州、合肥三個省會,還是到徐州、湖州、黃山等旅遊城市,節假日的高鐵票幾乎都要「搶」。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創……上海最有優勢、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功能,也在更快、更廣地向整個長三角輻射。

襄陽東站。襄陽東站。

目前,湖北初步構建起以京廣高鐵、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為縱向、橫向,以漢十高鐵、武九高鐵為西北-東南走向,以鄭渝高鐵為東北-西南走向的骨幹高鐵網絡。

在湖北,因為高鐵網的佈局,三大都市圈鏈接得更緊密。

從武漢出發,高鐵4小時內左右可抵達全國大部分重點城市。省內,從武漢到鹹寧、黃石、黃岡、孝感、仙桃等地,已實現公交化開行,越來越多的「打工人」過上雙城生活。隨之而來是產業的深入交流,葛店開發區與光穀共建光電子信息產業聚集區,黃石與武漢組建產業聯盟;鄂州、黃石、黃岡、鹹寧四市在武漢建設的離岸科創園已投入運營。

襄陽鐵路樞紐總佈置示意圖。襄陽鐵路樞紐總佈置示意圖。

依託漢十高鐵、鄭渝高鐵、呼南高鐵,襄陽形成多通向高鐵樞紐,進入高鐵網時代,重塑樞紐地位。

距襄陽東站不遠的襄陽華僑城奇幻渡假區,高鐵「引客入襄」,鄭州、重慶等外地遊客佔比超七成。依託高鐵網,襄陽通達城市達到180餘座,並吸引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在此設立校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同濟襄陽醫院、省級實驗室湖北隆中實驗室在此安家。海量資源要素,令襄陽城市格局品位提升,經濟總量連續六年位居全國城市50強,連續兩年居中部地區非省會城市第一位。

網越織越密,武漢都市圈、襄陽都市圈、宜荊荊都市圈的能級也逐步提升。湖北省GDP從2009年的1.3萬億元躍升至2023年的5.58萬億元。15年,躍升4.3倍。

網越織越密

「軌道上的湖北」將越來越忙

這張高鐵網還在鋪展。

鋪開湖北省「十四五」鐵路網規劃示意圖,周天傑很興奮:8條高鐵同步建設,這是前所未有的火熱場景。

東西主軸上,沿江高鐵合肥至武漢段、武漢樞紐直通線、武漢至宜昌段、宜昌至涪陵段均已經啟動建設。待2030年沿江高鐵全線貫通,從武漢即可3小時內東到上海,4小時內西至成都。

2024年9月1日,合武高鐵首片預製箱梁順利完成澆築,標誌著該線路上部結構施工正式啟動。2024年9月1日,合武高鐵首片預製箱梁順利完成澆築,標誌著該線路上部結構施工正式啟動。

西北至東南通道,漢十高鐵正在向西安延伸,待西十高鐵通車後,武漢至西安僅需要2.5小時;同時還在謀劃武漢至南昌、福州方向的高鐵新線,福銀高鐵通道貫通後,未來還可經台海通道直達台北。

經過鄂西地區的呼南高鐵通道、襄荊高鐵正在建設,同時經荊門往宜昌方向伸展,借助呼南高鐵宜昌至常德段,繼續向西南輻射。

「到2026年,湖北將形成貫通省內三大都市圈的高鐵環線。」周天傑說,從武漢出發經漢十高鐵到襄陽,再沿著襄荊高鐵到達荊門,順著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抵達宜昌,最後沿著漢宜鐵路又回到武漢,形成武漢都市圈、襄陽都市圈、宜荊荊都市圈互聯互通的高鐵大環線。

屆時,以武漢為核心的超米字形樞紐網,以襄陽、宜昌為副中心的「多向放射型」高鐵樞紐,以其他市州為節點的十字形高鐵樞紐將逐步成為現實。

放眼全國,湖北與「四極」構架中的長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成渝城市群深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