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三次現身錢塘江,相關部門隨時準備救援
近日,一則「浙江三男子解救擱淺海豚」的短影片在社交平台上火了。據瞭解,海豚擱淺的地方是杭州錢塘區二十工段的錢塘江灘塗地帶。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在內陸江河裡出現海豚擱淺事件較為罕見。對此,專家表示,擱淺海豚可能身體患病,它需要盡快回到適合生存的海域中。
12月9日上午10點左右,杭州市錢塘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隻海豚出現在杭州市上城區之江東路附近的錢塘江江域,在江面上徘徊。這是它第三次出現在錢塘江。目前,救援隊也趕往了海豚出現水域,準備救援。
海豚三次現身錢塘江
12月4日是農曆十一月初四,早潮時間為淩晨時分。下午1點多,幾位市民在灘塗上救助了一隻擱淺海豚,這是這隻海豚第一次出現在錢塘江。
據媒體報導,參與救助的一名男子回憶稱:海豚大概兩米多長,皮膚已經比較乾燥,發出很重的呼吸聲。後來他與另外兩名男子一同把海豚抱到能接觸到回頭潮的區域,海豚順著潮水脫困,救助過程被人拍下後上傳至網絡,引發關注。
「經過初步判斷,這隻擱淺海豚應該是一隻成年的長吻原海豚,身長在1.5米左右。」常昌峰是杭州市長祖水生野生動物救援隊隊長,也是一名資深的海洋生物專家。
12月6日,又有海豚出現在錢塘江,經辨認,基本可以確定為此前擱淺的海豚。當時,常昌峰就在現場,他回憶,得到這隻海豚第二次出現在錢塘江的消息後,救援隊趕到了現場。三天內出現了兩次,常昌峰表示,這隻海豚很可能是出現在錢塘江江域的時候被潮水帶入並衝上灘塗的。
12月9日上午10點左右,杭州市錢塘區農業農村局林業漁業科負責人陳海齊告訴記者,發現了這隻海豚的新動態,它出現在杭州市上城區之江東路附近的錢塘江江域。陳海齊也趕到現場,看到這隻海豚在江面上徘徊,這是它第三次出現在錢塘江里。
專家初判:擱淺海豚或因患病離群
常昌峰表示,海豚出現在錢塘江是十分罕見的。「海豚是海洋生物,不是在錢塘江這樣淡水區域生活的生物。這麼多年,淡水區域里出現海洋生物的情況很少。」
他介紹,長吻原海豚喜歡群遊,性情活潑,並且善於插水,主要生活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及溫暖的淺海區域,特別是近海岸和大陸架的水域,主要以魚蝦和烏賊為食。
海豚罕見地出現在錢塘江,還發生了擱淺,常昌峰判斷,這隻海豚可能身體患病。「從某個海域遊到錢塘江,這隻海豚的體力很可能已經不支,另外它脫離了它的團隊,也有可能是身體里的導航系統出了問題,身體存在某些方面的疾病。具體情況需要對這隻海豚進行詳細的檢查才能確定。」
「錢塘江里的環境、水的流速和能見度對這隻海豚來說應該是陌生的,無法長期生存,它需要盡快回到適合生存的海域中。」常昌峰說,長吻原海豚喜歡生活在較為溫暖的海域,這種環境更適合它們的生存和繁衍。海豚的體溫高於周圍水環境,溫暖的海域也能幫助海豚減少體溫散失,維持身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現在是冬季,江水溫度低,這隻海豚短期內的生存環境不會太理想。」
當地農業部門和救援隊持續關注海豚狀況
「它一直在江里徘徊,看起來遊得有些吃力,後來漲潮了,它就一直順著潮水往上遊。」6日下午,陳海齊在錢塘江邊看到了這隻海豚。
他和錢塘區農業農村局的相關工作人員在現場,隨時準備對海豚進行救助。當天下午5點左右,錢塘江漲潮,潮水較高。「因為潮水較高,對海豚遊動有利,海豚遊起來也比較靈活,不具備救援條件。」陳海齊說。
陳海齊告訴記者,近幾日,相關部門和救援隊一直在關注錢塘江江域的情況,在江邊有巡防喊潮員時刻監測江面,「如果遇到這隻海豚再次擱淺,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救援。」
常昌峰所在的救援隊也隨時準備救助。「救援隊成員都具備專業知識。」常昌峰表示,遇到類似海豚這類生物擱淺的情況,首先會用肉眼觀察動物本身情況,對動物的體表、精神狀態做初步的判斷,然後進行一些醫療性的檢查。如果動物本身沒什麼問題,即可以嘗試釋放。常昌峰說:「時機成熟,我們肯定要把它送回遠海。」
那麼,如果市民遇到海洋生物擱淺,在專業救援隊趕到現場前應該怎麼做呢?常昌峰建議,首先要報警說明情況。其次,有條件的情況下對現場進行保護。「比如,像海豚這樣的生物,它側面有一個呼吸孔,如果發生身體側翻,可能會堵住,這時候就可以幫助它,讓它正常呼吸,或者是儘可能給水生生物進行身體保濕,蓋個濕毛巾,夏天則可以幫助它做個防曬措施,等待專業救援隊到來。」
常昌峰提醒,在遇到需要救援的生物時,應該在具備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救助,以免不當行為給野生動物造成二次傷害。
新京報記者 陳璐
編輯 白爽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