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鶴首次現身,野鴨湖濕地集齊北京地區分佈的七種鶴類

新京報訊(記者張璐)近日,沙丘鶴首次現身北京野鴨湖國際重要濕地。它的到來意味著野鴨湖濕地已集齊北京地區分佈的七種鶴類,成為名副其實的「鶴類天堂」。

日前,英國著名鳥類學家Paul Holt(保羅·賀治)在野鴨湖濕地進行鳥類觀測時,意外發現灰鶴群中混有一隻沙丘鶴。經多位專家共同鑒定,確認該鶴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沙丘鶴,這也是延慶地區首次記錄到該物種,具有重要的生態意義和科研價值。

野鴨湖濕地,灰鶴群中混有一隻沙丘鶴。Paul Holt供圖野鴨湖濕地,灰鶴群中混有一隻沙丘鶴。Paul Holt供圖

「自打我在野鴨湖從事鳥類監測工作以來,就一直堅信這裏有沙丘鶴。它與灰鶴的幼鳥很相似,這裏灰鶴數量又比較多,像這個季節,每天都有上千隻灰鶴在這裏聚集,所以一直沒有拍到清晰的沙丘鶴照片。」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科普宣教科工作人員方春說,每年他們在進行鶴類同步調查時,都會特別留意,在灰鶴群中找尋沙丘鶴的影子。隨著這次沙丘鶴被拍到,野鴨湖濕地集齊了北京市分佈的七種鶴類。

北京野鴨湖國際重要濕地是北京市最大的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節點。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護力度的加強,北京野鴨湖國際重要濕地已成為眾多珍稀鳥類的棲息地和遷徙驛站。此前,這裏已記錄到白枕鶴、灰鶴、白頭鶴、白鶴、丹頂鶴、蓑羽鶴六種鶴類。

此次沙丘鶴的加入,使野鴨湖濕地成為北京地區鶴類種類最豐富的區域,也彰顯了其作為國際重要濕地的顯著地位。

■北京分佈的七種鶴類

白枕鶴:優雅的「紅臉頰」,是濕地生態系統的「工程師」,擅長在淺水中覓食,對水質要求極高。

白枕鶴。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供圖白枕鶴。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供圖

灰鶴:體型最大的鶴類之一,喜歡成群結隊,是濕地生態系統的「清潔工」,以水生植物和昆蟲為食。

灰鶴。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供圖灰鶴。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供圖

白頭鶴:頭頂一抹雪白,被譽為「濕地之神」,對棲息環境要求苛刻,是濕地生態系統健康的「指示物種」。

白頭鶴。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供圖白頭鶴。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供圖

白鶴:全身潔白如雪,是濕地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遷徙路線橫跨歐亞大陸,是濕地保護的「形象大使」。

白鶴。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供圖白鶴。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供圖

丹頂鶴:頭頂鮮紅如丹,被譽為「仙鶴」,是濕地生態系統的「吉祥鳥」,象徵著長壽和吉祥。

丹頂鶴。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供圖丹頂鶴。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供圖

蓑羽鶴:體型嬌小,羽毛黑白相間,是濕地生態系統的「精靈」,喜歡在淺水區覓食,對水質要求較高。

蓑羽鶴。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供圖蓑羽鶴。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供圖

沙丘鶴:體型中等,羽毛灰褐色,是濕地生態系統的「新貴」,對棲息環境要求較高。

編輯 白爽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