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一公司被曝假冒抖音開招商會「圈錢」,4年4次被列異常名錄
貴州一公司被曝假借抖音名義,開招商會「圈錢」。
近日,來自北京的趙先生向澎湃公眾互動平台「服務湃」反映了他姐姐在2022年上當受騙的經歷。趙先生稱,2022年11月16日,姐姐王女士接到一位自稱是抖音短影片招商中心工作人員的邀請,參加在安徽六安舉辦的「數字化經濟·短影片直播賦能產業研討會」。
會上,王女士在工作人員的遊說下籤署合作協議,並交付一萬元定金。而後發現對方並非抖音的工作人員,而屬於貴州共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共創」)。
2024年5月28日,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法院經審理判令「貴州共創」退回定金。「但截至目前,對方尚未退款。」趙先生稱。
受邀參會,簽了協議後發現端倪
趙先生的姐姐就職於安徽六安市一家政公司。2022年11月16日,她接到一通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抖音短影片招商中心的工作人員,邀請她參加在六安舉辦的「數字化經濟·短影片直播賦能產業研討會」。
隨後,對方加了王女士的微信,發送了研討會的入場券和具體地址。
「他在電話裡跟我說,可以為家政公司在抖音上做宣傳,增加曝光,獲得更多客戶,我就是因為這個才參加的。」 王女士告訴澎湃新聞。
2022年11月21日上午,王女士前往六安市一酒店參加該研討會。她回憶,大約有二三十人參會,「講師」介紹了短影片為企業與商家帶來的機遇,同時向參與者發起「城市服務商」的招募邀請。
「‘講師’說,‘城市服務商’負責本地商家入駐,根據商家數量與範圍,分為市級與區級兩個等級。」王女士介紹,按照「講師」的說法,該項目是與抖音官方合作的項目,成為「城市服務商」不僅能獲得「總部」培訓,還能在抖音上宣傳自己所在的企業,同時,成功引導其他商家入駐,還能獲得額外收益。而成為市級、區級「城市服務商」分別需要支付5.96萬元、3.96萬元。
「他(‘講師’)算了一下賬,跟我們講能夠賺很多錢,我當時也糊塗了。好幾個人圍上來,還向我保證如果效果不好或者沒有找到足夠的商家入駐,可以給我退錢。」就這樣,王女士成為了「區級服務商」,並在現場簽了一份「全民探店短影片智庫系統服務合作協議」,對方要求她支付3.96萬元。
由於帶的現金不夠,王女士先交了1萬元的定金。「但簽協議交了錢後,我發現合約的簽署方並不是‘講師’說的抖音,而是‘貴州共創’」。
郵件求證,確認無合作關係
隨後,趙先生查詢「貴州共創」相關信息後,於2022年11月21日向抖音官方平台發郵件求證。
他提供的郵件截圖顯示,2022年11月23日,抖音方通過郵件回覆他稱:「經查詢,[貴州共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曾在平台註冊[系統服務商、自研開發者、線下服務商、服務市場服務商]帳號並使用平台功能發佈[應用:源客]。我公司與該公司沒有官方合作關係,沒有授權該公司以抖音官方身份開展經營活動,我公司亦沒有舉辦任何招募活動。」
抖音在郵件中還表示,如查實該公司確有冒用抖音名義招商、侵犯抖音商標權等行為,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此時,王女士意識到自己被騙,隨即與「貴州共創」簽署協議的工作人員聯繫退款。她提供的聊天截圖顯示,同年11月26日,對方回覆她稱無法退款。無奈之下,王女士選擇向法院起訴。
涉事公司經查還涉多起訴訟
趙先生稱,2023年3月,貴陽市南明區法院受理該案件。2023年12月20日,「貴州共創」一工作人員通過微信聯繫王女士,表示該公司願意退款3000元,被王女士拒絕。
今年3月,法院開庭審理此案,但涉事公司人員未到庭。
趙先生提供的判決書顯示,今年5月28日,南明區法院對案件作出判決。「貴州共創」於該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向王女士退還定金一萬元,。
趙先生稱,他曾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貴州共創」。他提供的截圖顯示,2023年10月12日,南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雙子塔分局回覆他稱:「該公司已不在註冊地址經營,通過登記住所無法聯繫,已將其列異。」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貴州共創」成立於2020年7月16日,註冊資本為5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系「梁觀境」。該公司曾先後四次被南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涉及多起訴訟案件,「梁觀境」已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被限制高消費。截至記者發稿前,王女士尚未收到退款。
王女士此前簽署的「全民探店短影片智庫系統服務合作協議」上曾留下該公司聯繫人的電話。12月5日,澎湃新聞撥打該電話,對方稱,自己早已離職,關於公司的情況及退費事宜,他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