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超預期表述引爆市場,政治局會議這四大要點旗幟鮮明

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12月9日訊(記者 閆軍)儘管有小作文擾動A股,12月9日收盤後,政治局會議通稿一經發佈,完全扭轉了市場情緒。

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超常規逆週期調節、貨幣政策適度寬鬆、穩住樓市股市、大力提振消費等系列超預期表述引爆了市場,港股、債市、海外中國資產夜盤聞聲大漲,3倍做多富時中國ETF夜盤一度漲超17%,10年期國債活躍券收益率下行從3bp一度到4.1bp,連續創下歷史新低。

畢竟上午資金還兜兜轉轉重回紅利板塊,高層表態之後,這讓股民又嗨了,紛紛感慨:3點收盤可太耽誤掙錢了!

政治局會議對2025年經濟工作給出方向,那麼「超預期」政策將為大類資產帶來哪些機會?機構第一時間給出解讀。

四大要點「超預期」

對市場影響幾何?「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穩住樓市股市」等字眼裡面被捕捉到,已有業內人士總結出關鍵點:

一是超常規逆週期政策開啟,以確定性擁抱不確定性。

在業內看來,「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是歷史上首次提出,可以看出當局穩增長的決心,政策從被動應對轉換為主動出擊。

二是「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宏觀調控的賽前分析性、針對性、有效性。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此前積極的財政政策措辭調整為「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呼應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前期提出的中央財政具有較大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在創金合信宏觀策略配置部看來,這符合市場對於明年財政繼續加碼發力的預期。

另據新華社消息指出,據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稿,我國將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2011年以來首次改變貨幣政策立場。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整理宏觀政策基調顯示,近30年以來,貨幣政策僅在2009年至2010年採用了「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表述。在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央行四次有區別地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合計調減2到4個百分點。五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分別累計下調1.62個和1.89個百分點,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一直持續至2010年,2011年才逐步退出。

三是「穩住樓市股市」

對樓市、股市態度鮮明,有解讀指出,樓市股市的表述排序僅次於內需、科技,且定調也較9月的「止跌回穩」更加明確,這對於資本市場及房地產市場是直接利好。

銀河證券在點評中表示,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作為居民財富蓄水池,是穩定預期、激發經濟活力的重中之重,也是年初以來居民預期和內需持續偏弱的核心因素。面對明年外部不確定性加大,需要更加防範由房地產或股市下行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和內需衝擊。

四是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這一表述比9月定調「擴大國內需求」更為積極,後續促消費政策的範圍和力度均有望加大。

通稿一經發出,股債齊拉升

政治局會議通稿一出,市場快速給出反饋,3倍做多富時中國ETF夜盤一度漲超17%。截至記者發稿,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漲一度漲至4.66%。

同時,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貨漲超4.58%。

政治局會議通稿發出後,港股尚在交易中,恒生科技率先拉升,收盤後,香港恒生指數收漲2.76%,恒生指數重返2萬點;恒生科技指數漲4.3%。

債市同樣給出積極反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應聲下行,連續創新低,截至下午4點半,中國10年期國債活躍券收益率下行4.1bp至1.914%,續創歷史新低。

外資似乎又嗅到跡象,根據中金的統計顯示,被動指數型的外資在連續五週流出A股後,上週,首次實現周度的淨流入。

都在問明年買什麼?

政治局會議給出清晰的宏觀政策方向,而對於投資者而言,最為直接的問題是:接下來,我該買什麼?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回顧上一輪「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期間,降息降準達到150BP,從大類資產走勢來看,先股債雙牛,後期股票持續上漲,債券下跌,債券下跌原因在於2011年通脹較高,經濟過熱。

政治局會議之前,已有不少機構對來年「水」牛行情有所期待。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官陳果表示,12月到年初大概率有一波非常可觀的跨年行情。他表示,這次是真寬貨幣、真寬財政、真穩樓市股市以及真全力振興經濟,並預判跨年行情走勢為:震盪向上。

在積極的貨幣政策發佈後,國投證券首席策略師也表示,這波「水牛」跡象愈發明顯。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在貨幣政策轉向後,股債表現均值得期待。具體而言,股市指數有支撐,過往來看,科技板塊彈性更搶眼。儘管在上一輪貨幣寬鬆週期里,債券收益率上行,但是在當下來看,市場人士認為,宏觀背景改變的背景下,對債市無需看空,低利率環境是穩住樓市與債市的基礎。這也意味著,機構對紅利板塊同樣不悲觀。

創金合信基金宏觀策略配置部進一步指出,債市方面,超預期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或驅動廣譜利率的進一步下行,流動性的交易仍可延續。

權益方面,維持震盪向上判斷,短期在經濟基本面明確回升驗證前或延續流動性和政策驅動行情,港股以及成長類題材股、非銀板塊受益。明年經濟工作重點關注「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政策的積極發力以及對消費和投資收益的關注,利好上遊資源、消費、地產等順週期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