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最新定調!宏觀政策,力度空前

「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開會議,對2025年經濟工作作出重要定調。

貨幣政策立場的變化,迅速被海內外捕捉到。

「中國放鬆貨幣政策,這是自2011年以來的首次重大轉變。自2011年以來,中國貨幣政策始終堅持穩健的政策定位。」彭博社報導稱。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對三里河表示,從一攬子增量政策其實已看出貨幣政策寬鬆的跡象,此次正式釋放出適度放鬆貨幣政策的信號,這符合當前的經濟形勢需要,也與已經出台的政策緊密銜接,符合市場期待。

宏觀調控基調,有重大變化。

會議強調,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

董煜表示,會議首次用了「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這一宏觀政策的總體提法,加上「更加積極」「適度寬鬆」「超常規逆週期調節」的組合性提法,意味著從一攬子增量政策延續到明年經濟工作,這一輪宏觀調控在政策的力度、廣度和深度上,都是空前的。

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後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這相比今年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的基調,內涵更加豐富。

董煜認為,這體現了明年宏觀調控政策既強調創新進取,也強調綜合平衡。

宏觀調控力度,預期會更大。

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這些表述令市場情緒振奮。

董煜表示,會議還明確提出要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意味著在原有的基礎上可能會根據實際擇機推出新工具,這是需要關注的。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誌恒對三里河說,這意味著宏觀調控力度更大、更具針對性和賽前分析性、更強調效果。當前宏觀經濟面臨內部總需求不足和外部全球經濟疲軟、美對華加征關稅等壓力,非常之時當有非常之舉、化壓力為動力。超常規逆週期調節講究賽前分析性,走在預期前面,有利於穩定預期、穩定總需求進而夯實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

三里河注意到,會議通稿中13次提到了穩字,包括穩住樓市股市,穩定預期、激發活力,穩外貿、穩外資,等等。

董煜表示,會議提到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擊,在明年外部衝擊可能加劇的背景下,需要提前做好應對。

羅誌恒認為,會議政策基調積極,可預期會有更大的政策和改革力度,而且政策的賽前分析性和預期管理將明顯增強,以內部的需求擴大和經濟企穩回升來應對不確定的外部環境。

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4.8%,外界很關心今年中國經濟目標能否完成。此次會議釋放了積極信號: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將順利完成。

在董煜看來,這意味2024年中國經濟完成5%左右的增長目標有把握了。

羅誌恒認為,今年經濟總體走出了V型走勢,尤其是一攬子增量政策出台之後,市場預期回暖,投資和消費明顯回升,房地產形勢好轉,將有力地支撐今年實現5%左右的經濟目標。

這也說明,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按照慣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於近期召開,屆時將勾勒出明年中國經濟工作更為具體的路線圖。

(「三里河」工作室)

責任編輯: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