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上「洋掌櫃」| 德國青年打造外灘源暖冬嘉年華

掌櫃:David W. Lazarowicz (大衛·拉沙路維奇)

店名:German Events(德華社)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同樂坊

如果說外灘是全世界遊客到上海的必遊打卡地的話,那麼2020年以來每年歲末年初的外灘源暖冬嘉年華,則成了外灘最具國際範兒的活動之一,今年的暖冬嘉年華從11月27日起,持續到12月28日。這個高人氣嘉年華的策劃者,是德華社(German Events)創始人大衛·拉沙路維奇(David W. Lazarowicz),一個從2008年開始就在上海紮根的德國青年。

對於大衛而言,上海已成了他的第二故鄉。他很喜歡去逛外灘,因為十幾年來,外灘有了不小的變化。「我從未對這座城市有過任何厭倦感,我每次去外灘投資集團開會都很喜歡從蘇州河經過,這座城市充滿了活力和變化,這種新鮮感讓人充滿欣喜。」

圖說:大衛在上海外灘圖說:大衛在上海外灘

慕尼黑小夥愛上上海

「拉沙路維奇」不是一個常見的德國姓氏,域奇百科上說,這個姓氏來源於波蘭。這個來自德國慕尼黑的小夥2004年起在慕尼黑工業大學唸書,念的是機械工程與經濟學的雙學位。

2006年,慕尼黑工業大學提供大衛去亞洲交流一學期的機會。大衛的家鄉慕尼黑是德國南部第一大城市、茜茜公主的故鄉,擁有聞名世界的啤酒節,也是西門子和寶馬公司的總部所在地,能夠讓他產生嚮往的國家或城市並不多。而亞洲,則是一個他不瞭解的地區。「我當時知道泰國等一些旅遊景點,但當時的中國並不是很多老外選擇去旅遊的目的地,所以我對這個國家充滿好奇。」

由於上海同濟大學1995年就與慕尼黑工業大學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大衛就在2006年選擇到同濟交流一學期。一到上海,他立刻愛上了這座城市。「在那段時間里,我學了一點中文,在大學和中國學生一起學習商業營銷的課程,平時生活很輕鬆,空閑時間除了旅遊,基本都是和朋友們泡在上海的娛樂社交圈和夜生活里。」大衛回憶說。

在同濟大學的交換學期結束後,大衛得到了去西門子上海公司的實習機會。「我太喜歡上海了,在這裏度過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所以我決定和一個朋友留下來創辦一家公司。」大衛回國處理了一些事情後,2008年再次回到上海,正式開啟了「滬漂」生涯。

圖說:2023年,大衛在德華社舉辦的德國啤酒節上圖說:2023年,大衛在德華社舉辦的德國啤酒節上

業務從線上轉到線下

一開始,大衛和朋友創辦了一個在線網站City Moments(城市時刻),這是一個專注於上海夜生活的英語資訊網站,一經推出就在上海老外圈有了很大的影響力。「我們當時和很多攝影師合作,拍了很多上海夜生活和活動的照片,就如同現在的Ins。當時很多人是通過我們網站找到他們在上海活動的照片的。」大衛自豪地表示。

隨著City Moments在上海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很多品牌開始詢問是否可以舉辦線下活動。這讓大衛嗅到了商機。「我們開始與上海的一些球會展開合作,也慢慢與當地品牌和國際品牌合作,為它們舉辦活動。我們甚至舉辦了音樂節,把國外的DJ請到上海,大獲成功。」

此後,大衛成立了「German Events(德華社)」,一家專注於線下活動的機構。德華社的介紹文字是這麼寫的:「我們坐標在中國經濟繁榮的上海,由一群熱愛生活的德國人和中國本土人共同經營,我們深入解讀當地民情習俗,服務涉及行業和市場包羅萬象,核心行業市場影響力,我們創造快樂,創造機遇,將未知帶到現實生活,促進中德文化交流,助力未來文化生活國際化。」

大衛還在靜安和青浦分別開了兩家名為Zeitgeist(賽德斯)的慕尼黑巴伐利亞餐廳,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食客。

圖說:外灘源暖冬嘉年華現場圖說:外灘源暖冬嘉年華現場

從同樂坊到外灘源的暖冬嘉年華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德華社舉辦的很多活動,也和餐飲有關。

因為公司辦公室在靜安同樂坊,從2015年開始,大衛和同事們每年冬季都會在同樂坊舉辦德國傳統市集,也就是如今暖冬嘉年華的雛形。

在德國,傳統市集很受市民喜愛並衍傳至今,市集現場往往包含許多文化元素——標誌性的旋轉木馬、胡桃夾子、風車木屋、熱紅酒、槲寄生,以及各國美食。這些經典元素被大衛和他團隊一比一還原到了上海的活動中。

「最開始在我們辦公室樓下的小庭院,小規模地做這個主題活動。」大衛說,想不到活動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大家一傳十、十傳百的,每年來自全國各地的外籍人士和本土居民都會來參加,甚至還有德國遊客慕名而來,就為了在上海體驗原汁原味的德國集市。就這樣,這個小小的活動慢慢地超越了它本身的意義,成為西方和東方文化對話的方式。

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舉辦了5年的市集面臨被取消的風險。這時,外灘投資集團向德華社伸出了橄欖枝。原來,早在2019年,為了響應上海推動「夜經濟」發展的號召,外灘源商圈就在圓明園路創辦了以國際多元化主題為核心的「外灘源集」IP週末市集。因為是在室外的馬路上,更加符合防疫要求,也可以吸引更多人參加。

於是,從2020年開始,德華社就把市集搬到了外灘源,並改名為「外灘源暖冬嘉年華」。人們在嘉年華不僅能喝到熱紅酒、熱巧克力、蛋奶酒、熱托迪、水果賓治茶、黑莓酒等各式節日傳統飲品,也能嚐到瑞士板燒乳酪、德式烤腸豬手、智利肉片薯條丘瑞麗娜、南美風味玉米片塔可餅等各國經典美食。

如今,大衛已經在上海工作、生活了16年。「我2008年來這裏創業的時候,沒想過我會待這麼久。我在上海的外國朋友也換了一批又一批,大家都是來了走、走了來。我自己除了每年回國探親,大部分時間都在上海,也許是這座城市的魅力使我留了下來。」

至於讓他流連忘返的外灘,大衛有一種「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感覺:「我剛到上海的時候,外灘是最有熱度的地方之一,後來不少建築也修繕更新。直到現在,除了工作,我還是會時不時去那裡看風景,我可能在同樣的地方已經拍了100張照片,但是我每次去外灘還是會拍照,去一次拍一次。我覺得我與外灘的聯繫現在正以一種非常正能量的方式重新發展,成長讓我們更智慧,所有的遇見讓我更感恩。」 金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