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敘利亞局勢決定著整個中東的命運
#敘利亞緣何一夜變天#【外媒:敘利亞局勢決定著整個中東的命運】#外媒稱敘利亞局勢決定整個中東命運# 法新社12月8日刊登題為《是什麼促成了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倒台》的文章。俄羅斯《獨立報》12月9日刊登題為《敘利亞局勢是當局無法解決國家積弊的結果》的文章,作者是伊戈爾·蘇博京。文章觀點綜合如下:
被盟友拋棄,軍隊被削弱的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週日被激進伊斯蘭主義者領導的敘利亞叛軍推翻。後者此前發動了閃電攻勢,主要城市在不到兩週的時間內逃脫了政府控制。
俄羅斯伊朗這次沒有幫忙
智庫世紀國際研究中心的阿倫·倫德認為,叛軍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敘利亞政權的軟弱和對阿薩德的國際援助的減少」。
面對叛軍,在一個經濟、基礎設施和工業都被衝突蹂躪的國家,忠於阿薩德總統的軍隊只不過是一個空殼。
法國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所的達維德·里古萊-路斯說:「自2011年以來,我們目睹了敘利亞軍隊在人員、裝備和積極性方面的瓦解。」更糟糕的是,敘利亞政府的兩個主要盟友俄羅斯和伊朗這次沒有幫助他。
叛軍攻勢是在俄羅斯軍隊專注於烏克蘭戰爭之際發起的。俄羅斯對叛軍陣地的空襲受到限制。
伊朗以及以黎巴嫩真主黨為首的代理人在與以色列的數月對峙中被削弱了。
美國新線研究所的尼克·赫拉斯在叛軍奪得大馬士革前就認為,敘利亞政府的生存取決於「伊朗和俄羅斯認為阿薩德對他們在該地區的戰略有用的程度」。他認為,「如果這些盟友中的任何一個或兩個認為他們可以在沒有阿薩德的情況下推進自己的利益,那麼他掌權的日子就屈指可數了」。
一名接近真主黨的消息人士指出,真主黨此前已將許多戰士從敘利亞轉移到黎巴嫩南部,數百名成員在與以色列的戰鬥中喪生。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阿薩德的倒台是對伊朗和真主黨的打擊的「直接後果」。
敘當局崩潰速度出人意料
敘利亞當局之所以垮台,是因為近年來親土耳其軍事組織的力量得到加強,製裁導致阿薩德政權的軍隊面臨保障危機,以及以色列對阿薩德的重要盟友——親伊朗的黎巴嫩真主黨——採取了行動。
敘利亞當局崩潰速度之快出人意料,這不禁讓人聯想到2021年忠於美國的喀布爾政府在幾週內迅速垮台。但與阿富汗不同的是,即使在12月的事件發生之前,敘利亞的局勢也要複雜得多。在敘利亞領土上有來自伊朗、俄羅斯、土耳其、美國和以色列的部隊,它們之間的關係很複雜。敘利亞與鄰國伊拉克一樣也存在教派矛盾。阿拉維派被認為是什葉派的一個派別,曆來支持阿薩德。而攻佔大馬士革的武裝分子屬於遜尼派。與此同時,該國還存在其他宗教勢力。
敘利亞在世界上的作用向來比阿富汗更重要。敘利亞是否會陷入更大混亂,分裂成幾個國家,還是能夠克服混亂,這決定著整個中東的命運。
阿薩德自2011年以來一直得到伊朗的支持,伊朗在阿薩德倒台過程中的表現令人詫異。無論是伊斯蘭革命衛隊,還是鄰國伊拉克的什葉派武裝,抑或黎巴嫩真主黨,都沒有積極參與打擊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的戰鬥。要麼是德黑蘭出於某種原因不想幫助阿薩德,要麼就是無能為力:作戰力量都用在了與以色列的對抗上。
阿薩德失去了民眾的支持。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中東政治中心主任祖舒亞·蘭迪斯說,就連阿薩德代表的阿拉維派也開始對他表現出不信任。蘭迪斯認為,造成政府軍戰鬥力下滑問題的因素之一,是由於受到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強大製裁壓力,大馬士革官方停止向軍人發放津貼。
然而,中東問題專家安東·馬爾達索夫說,上述因素在導致阿薩德下台的原因中並不佔主要地位。他說:「虛假的經濟統計數據,習慣在沒有實力的情況下高談闊論,腐敗橫行,徇私舞弊以及最重要的——與現實脫節和按照50年前的模式思考問題,這一切都比製裁更能摧毀體制。」
這位分析人士稱,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中就能看出,敘利亞軍隊和情報部門的實力顯然已經退化到無法控制發生戰鬥的地區的地步。
馬爾達索夫認為,再加上敘利亞國家機器的退化、無力給軍隊發放津貼等因素,「爆炸」遲早會再次發生。他指出:「在伊朗的‘抵抗軸心’受到明顯侵蝕、俄軍無法將力量重心從烏克蘭轉回敘利亞的情況下,出現這種局面並不奇怪。」
政治學家葉連娜·蘇波寧娜也認為,阿薩德的倒台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她說:「其中一個因素是特朗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他毫不掩飾地表示要改變中東,嚴重削弱伊朗的地位。一些地區玩家(主要是土耳其)決定彰顯其對敘利亞反對派有影響力,應得到美國重視。但據我推測,即使土耳其人也沒想到大馬士革會如此迅速垮台。」
同時,關於俄羅斯將離開敘利亞的說法也不是事實。她說:「如今肯定不會留在敘利亞的是伊朗和親伊朗的組織。儘管敘利亞局勢變化,但部分反對派仍對俄羅斯相當熱情。」(編譯/朱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