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的話記心上 | 以青春之名 為時代發聲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12月10日,在以「網聚長江文明力量 綻放荊楚文化風采」為主題的2024年湖北省高校優秀網絡文化成果集中宣傳展示活動上,來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南民族大學等高校的三百餘名青年學子,共同唱響《我和我的祖國》。他們以嘹喨的歌聲、澎湃的愛國情懷,深切表達出當代青年學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矢誌不渝、貢獻才智的堅定信念與豪邁決心。

2024年湖北省高校優秀網絡文化成果集中宣傳展示活動現場2024年湖北省高校優秀網絡文化成果集中宣傳展示活動現場

在這場精彩紛呈的活動中,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以情景劇、歌舞表演、樂器演奏等多種藝術形式生動呈現。武漢大學師生連續41年參加中國南極科學考察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60餘年來持續為中國援外醫療隊派出醫療骨幹、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誕生全國首位登頂珠峰的在校女大學生……這些故事不僅給現場觀眾帶來極致的視聽享受,更激發了全國青年的強烈情感共鳴。

他們以青春的名義,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學子的鼓勵和鞭策:「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有責任有擔當,青春才會發亮。」

《攀登》:逐夢珠峰 勇往直前

燈光漸亮,一幅壯麗的雪山畫卷在舞台上徐徐展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同學們以情景舞蹈《攀登》,生動再現了全國首位登頂珠峰的在校大學生陳晨的傳奇經歷。每一個靈活的舞步、每一個堅定的神情,都在訴說著人類挑戰生命極限的勇氣與決心,彰顯著地大人征服自然之巔的壯誌豪情。

情景舞蹈《攀登》情景舞蹈《攀登》

2012年5月19日,年僅25歲的陳晨與隊友共同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成為中國首位問鼎珠峰的在校女大學生。次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陳晨時說:「陳晨同學我是非常敬佩的。對於珠穆朗瑪峰,我可以說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總書記還勉勵她要勇往直前,不斷攀上人生新的高峰。總書記的這句話,深深烙印在陳晨的心中,她也把「努力攀登」作為人生的準則之一。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師生們將總書記的話牢牢記在心上,截至目前,已有14位學子26次登頂珠峰,「勇攀高峰」的精神已深深融入地大人的血脈之中。從地質找礦到油氣勘查,從海洋資源開發到生態環境保護,地大人正用實際行動證明:只要心中有夢,定能抵達高峰!

《生命「外交官」》:援外醫療 前赴後繼

舞台上,當音樂緩緩響起,隨著主講人的娓娓講述和演員們的深情演繹,一個個真實的援非故事浮現在眼前。這一刻,我們彷彿與60多年來在非洲大地上救死扶傷的中國醫者,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生命「外交官」》講述了武漢協和醫院援非醫療隊懷揣濟世情懷,從踏出中國援外醫療第一步到前赴後繼舍小家為大家,傳遞生命大愛的援外醫療故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理念,總結凝練「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為新時代的援外醫療工作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援中非中國醫療隊隊員的回信中提到:「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珍視生命,援外醫療就是生動的體現。」

截至目前,中國向全球76個國家和地區累計派出了3萬餘人次醫療隊隊員,診治患者近3億人次。一代又一代援外醫療隊隊員跨越山海、遠赴異鄉。這群生命「外交官」以醫者仁心架起民心相通的友誼橋樑,以精湛醫術續寫新時代新徵程的大愛與擔當。

作為湖北第17批援阿爾及利亞醫療隊隊員的「人民英雄」張定宇來到活動現場,並寄語廣大高校學子:「要珍惜青春年華,努力在學習和實踐中錘煉自己。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征程中,你我都是平凡的磚頭。不管將來你置身於共和國大廈的什麼位置,你必將堅如磐石,祖國因你而巍然佇立,笑傲八方風雨雷電。」

「人民英雄」張定宇「人民英雄」張定宇

《詩畫長江》:長江生態 共同守護

古箏、琵琶、揚琴、二胡、阮……近十種中國傳統樂器在舞台上悠揚合奏,三峽大學的同學們以音樂為筆,勾勒出一幅長江山水的自然畫卷。

民樂演奏《詩畫長江》民樂演奏《詩畫長江》

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時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理念,為長江大保護指明了方向。

作為坐落在「世界水電之都」的水利電力特色高校,三峽大學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在長江大保護領域做足了功課:打造長江大保護科研團隊,成立三峽大學益心「鱘」豚誌願服務隊,數十年如一日地參與中華鱘增殖放流公益行動,為長江水生態保護和水生物繁殖貢獻力量。踐行長江大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三峽大學一直在路上。

三峽大學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李琳莉說:「廣大青年學子應進一步增強主人翁意識,擔負起傳播網絡正能量、宣傳長江文化的責任,讓更多人關注長江大保護,共同守護長江生態。」

《南極,我心中的歌》:極地科考 堅韌不拔

情景歌舞《南極,我心中的歌》以武漢大學南極科考隊為原型,將科考隊員們在極端環境下的堅韌不拔和對科學探索的無限熱愛化作一曲激昂的旋律,唱響了珞珈人青春與夢想的讚歌。

情景歌舞《南極,我心中的歌》情景歌舞《南極,我心中的歌》

「要用國家的大事業磨礪青年人的真本領」,2023年,武漢大學參加中國南北極科學考察隊的師生代表在給習近平總書記的信中這樣寫道。總書記在回信中鼓勵他們:「希望學校廣大師生始終胸懷‘國之大者’,接續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勇攀科學高峰,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為中國最早參與南極科考的高校之一,武漢大學自1984年首次派出隊員以來,始終站在極地科研的前沿,目前已連續41年參加中國南極科學考察隊。從珞珈山奔赴極寒之地,武漢大學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用國家的大事業磨礪自己的本領,為中國科研事業貢獻武大力量。在冰雪極地中,他們建立起一座座屬於中國的科研堡壘和榮譽豐碑。

2024年湖北省高校優秀網絡文化成果展示活動由湖北省委網信辦、團省委、省教育廳聯合舉辦,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培育「中國好網民」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高校網絡文化建設,加強對高校青年群體的政治引領、正面宣傳和素養教育,發展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高校網絡文化,充分展示全省各高校網絡文化建設成果。

以青春之名,以網絡為媒,以文化為橋,網絡文化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激勵著每一位青年學子。他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堅定的信念講好中國故事、湖北故事,以更加昂揚的姿態發出時代最強音!

長江雲記者:趙軼、管佳瑩、梅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