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緣 | 十年共護一庫碧水,京堰協作為庫區發展注入新動能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一渠清水自丹江口水庫一路北上,跋涉千里,奔流抵京。十年來,已經有106億立方米南水進入北京,南水佔北京城區供水量的70%以上,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600萬。南水不僅改善了北京市居民的用水條件,也大大改善了北京河湖的水生態。

一水情牽十年路,共話「水緣」譜華章。12月9日起,北京廣播電視台新聞廣播聯合沿線省市媒體,推出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十週年融媒體特別報導《水・緣》,全方位展現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十年帶給北京的巨大變化,講述南水北調背後的動人故事。

南水進京十年來,滔滔碧水跨越千里,將首都北京和核心水源區湖北十堰緊緊相連。十年來,飲水思源,京堰攜手「保水質、強民生、促轉型」,據北京市發改委數據,北京累計支持十堰對口協作資金24.75億元,實施協作項目近600個,兩地9個縣市區「結親」互助。《水・緣》特別報導12月9日刊播第一集:《十年共護一庫碧水,京堰協作為庫區發展注入新動能》。

守護一庫碧水 確保淨水入庫

冬日的武當山晴空萬里,從山頂望去,碧波蕩漾的丹江口水庫盡收眼底,庫區溝汊眾多,形成了豐富的水系。從武當瓊台下山,穿過茂密的竹林,就能看到一處北京協作的小流域雨污水處理站,北京碧水源十堰潤京派駐的檢測員吳高燕指著新設備介紹,在各小流域通過科技減排,實現淨水入庫。

「流域是丹江口水庫的一支分流,最開始日處理量只有800噸,比如節假日、黃金週遊客量有可能一天能達到2萬多人,水量增加的比較多。為了滿足景區的服務要求、保護丹江口水域的環境。2020年提標提到1200噸/天,水質標準以前是一級B的標準,現在提標改造提了一個檔次,一級A的標準才能排。」 吳高燕說。

湖北十堰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保水護水是頭等大事。十年來,京堰兩地協作開展流域綜合治理、生態修復、污水整治等項目46個,先後投入資金9.67億元。流經十堰市張灣區黃龍鎮的強河,是丹江口水庫的另一條小支流,近年來,通過使用京堰對口協作資金,對河道採取水草生物技術修復。

「全村的出村溪水都實現台階式的逐級下降,緩流淨化,主河道的水體也清澈見底。」 村民鮑正利介紹,「咱可以看到這個水草是綠色的,它可以起到一個自淨能力,水非常清澈。第二建了一個監測系統,對水流、水生態進行監測。第三是我們現在正在施工對河道、河堤改造。」

北京碧水源、北排集團等治水單位積極參與對口協作,「託管」十堰94座污水處理廠和38座垃圾處理廠。保水護水,久久為功,丹江口水庫十堰市羊尾站點、五龍泉站點等監測斷面穩定實現了Ⅰ類標準水質,十堰市生態環境局柯俊介紹:全市27個國、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100%。中線沿線直接受益人口超1億人。

「在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聯合向生態環境部申報了中央生態環境資金,從15年到現在有26.3億元,用於水、大氣和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環境整治,確保了丹江口水庫的水質穩定,飲用水源地水優良率達到100%。」 柯俊說:「我們引進了北排集團,十堰有108項污水治理工藝,成為全國污水治理工藝最豐富的地市之一;連續5年京堰幹部的交流培訓,助推了我們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市、聯合國的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等榮譽的創建和爭取。」

飲水思源 民生協作暖民心

飲水思源,提升水源地的民生服務水平,也是京堰協作的重點。在十堰市茅箭區人民醫院新落成的感染科門診大樓前,寫著「一汪清水連南北-北京援建」的基石非常醒目。

「11月28日這裏剛剛完成了一台腹腔鏡手術,這種微創手術,也是在北京大興區人民醫院對口協作中學習的。」 院長王新輝介紹。

「感染性疾病控制中心,茅箭區就我們一家;2014年南水北調對口協作後,醫務人員在北京每年有交流,邀請了北京大興人民醫院的專家,我們新院區ICU、手術產房的設計、宮腔鏡、腹腔鏡手術都是在大興專家過來指導,都是從那邊學回來的。」 王新輝說。

這個冬天,由北京國企–京能集團十堰熱電廠產生的熱能,源源不斷地傳送到了十堰的千家萬戶。這項對口協作項目,成為十堰市「十四五」重大能源戰略支撐項目,年發電量能力超52億度。十堰市發改委能源組負責人三級調研員鍾燕介紹:京能熱電廠可以為十堰全市供暖,且環保水平遠超國家標準。

「京能熱電是十堰來合作的最大的一個能源項目。我們水電的裝機達到了350萬千瓦時,水枯期間,它是我們整個十堰地區的一個托底電源、豐水期的時候是給全省去做貢獻,保障了我們整個城市的電網穩定和自給自足。第二,我們城市熱源不足,解決了我們整個城市集中供暖40萬人的供暖,對民生福祉是非常有保障的。」 鍾燕說。

面向產業升級,富民親情越幫越濃

12月初,十堰丹江口市的30萬畝柑橘已進入採摘收尾期,這裏武當蜜桔與丹江水,是北京市民熟悉的北冰洋汽水的主要原料。

記者來到北京協作項目–一輕食品(丹江口)北冰洋果汁車間,柑橘香味撲鼻而來,一輕食品(丹江口)有限公司楊曉東說:「平均每秒鍾就有10瓶飲料下線,7條生產線年產能30萬噸。」

「2023年進行大規模榨汁,產品主要銷售地區也是在咱北京。採購的橘子去年3萬噸,今年能到8萬噸左右,我們今年稅收1600萬左右留在當地。」楊曉東說:「我舉一個例子,去年或前年,橘子的價格可能很便宜,2毛到4毛,今年橘子價格一塊多,帶動了當地橘農的收益。不管大年小年,保證桔子價格的穩定,也保證桔農的收入。」

兜底收購促進果農增收,北京一輕食品(丹江口)廠區的智能化飲料庫,已經是華中地區同類型最大、效率最高的倉儲。近年來,華潤怡寶、燕京啤酒等北京企業相繼投資落戶。

十堰水庫魚、食用菌、藥材酒、鄖陽油橄欖等重點特色農產品也走進了北京市場。東城區對口協作的十堰鄖陽區借助北京院士專家鄖陽服務基地、京鄖人才智力庫等,促進鄖陽產業賦能發展。

「北京來的營養學等學科專家促進我們的油橄欖高附加值利用,從食字號、到妝字號、到健字號,將來要實現藥字號。以前1斤油只能做1瓶精油,現在可以做6瓶,枝葉綜合型利用。輻射4個鄉鎮10個村,10萬畝油橄欖,解決近萬人就業。」在鄖陽漢江北岸的湖北省油橄欖產業技術研究院,行政事業中心主任謝淵博介紹。

據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數據,北京市9個區與十堰市9個縣區結對對口協作,十年已累計支持十堰協作資金24.75億元,支持項目600個。北京市創新專業技術人才交流培訓,舉辦9批次「北京院士專家十堰行」,助力十堰科技振興。十堰市發改委副主任肖強表示:「北京和十堰兩地因水結緣,10年來,水源區和受水區親情越幫越濃,新的對口協作10年,我們將緊緊圍繞國家的‘十五五’規劃的編製要求,在強民生、保水質、促轉型方面,向產業協同全面發力,推動兩地的產業強、百姓富、生態美。」

編輯 辛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