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多一度丨年青人愛上給眼睛拍照片 不過這些問題需要留個心
一種新興的虹膜寫真在國內很多城市悄然興起,吸引了不少年青人的關注。近日,虹膜寫真的話題衝上熱搜,引發熱議。這種寫真通過拍攝人眼內的虹膜,再經過後期渲染後就能得到一幅獨一無二的虹膜寫真照片。
虹膜寫真為何會火出圈?虹膜寫真和虹膜識別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拍攝這類寫真會泄露隱私信息嗎?會不會對視力有影響?
為什麼年青人愛上給自己的虹膜拍寫真?
眼睛里有星辰大海,彷彿宇宙銀河系的深處。隨著科技發展,攝影藝術也在不斷創新。近期,虹膜攝影藝術表現形式悄然興起,成為年青人追捧的新時尚。「超越傳統的肖像攝影,聚焦於眼睛這一靈魂之窗的細微之處。」商家打出的宣傳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追求個性化表達的需求。
虹膜寫真這個名字聽起來頗具科幻感,實則沒那麼複雜。到底什麼是虹膜寫真?虹膜是指瞳孔到眼白之間的一圈, 所謂「瞳孔寫真」就是用微距鏡頭相機拍攝眼睛中的虹膜部分。通過後期調色,將虹膜的紋理和色彩表現得更為細膩生動的寫真照片。
虹膜照片會被渲染成沙漠、宇宙、海洋等自然景觀,創造出獨特的視覺效果,連同一張證書和相框交付到大家手中。其實,在海外市場,虹膜攝影並不算是一件特別新鮮的事情,在今年下半年,這股風潮隨著一檔綜藝進入了大家的視野。在今年7月播出的一檔綜藝中,嘉賓路過法國街頭的瞳孔攝影店,花費50歐元,拍攝了一組名為「塵土裡的鑽石」的虹膜寫真,效果驚豔。節目播出後,短短幾個月,類似的虹膜寫真店舖如雨後春筍般開遍全國各大城市。
小陳(化名)就是虹膜寫真的「嚐鮮者」。「到店後在拍照之前,他們會先給我一張酒精濕巾,擦一下墊下巴的地方。周圍光很強,拍照的時候需要瞪大眼睛,過程中光線會聚焦到眼球,有點流眼淚,不過很快就結束了。」小陳表示在現場等待約40分鐘就可以取到成片。小陳覺得自己的虹膜寫真效果不錯,「願意為體驗感買單的人會很喜歡這種有儀式感的新攝影藝術」。
新京報客戶端通過查詢發現,社交平台及團購平台中,虹膜寫真類的筆記及團購已有網民進行了分享,而像小陳這樣的年青人不在少數。
成都一家從事虹膜寫真攝影的商舖工作人員介紹,根據照片尺寸和不同風格,現場立等可取的虹膜攝影價格在100元到400元之間不等。商舖老闆稱自己從2016年就已經開始關注虹膜寫真攝影,「當時還不流行,一直以來也沒有市場,近一兩年火起來之後自己開的線下門店。」
虹膜寫真安全嗎?專家這樣解釋
指紋、人臉、聲紋、虹膜等生物識別信息,具有防偽性能好、私密性強、隨身「攜帶」等優點,可以提高服務效率,給生活帶來便利。但這些敏感個人信息一旦遭到泄露或非法使用,危害巨大。
每個人虹膜上都有非常豐富的斑點、條紋、褶皺等特徵,虹膜和指紋一樣常被用於生物信息識別。這類寫真是對準瞳孔拍攝的,一些網民充滿好奇,但引發擔憂:「這類寫真真的安全嗎?」
首先得先明白一個問題,什麼是虹膜?
外觀上看,它是眼球中心的瞳孔和眼白之間的圓環狀薄膜。不同人種,虹膜的顏色不同,因為虹膜的顏色取決於它所含色素的多少,多虧了虹膜的功勞,讓人們擁有了黃、藍、棕、灰等多彩的眼睛。對著鏡子,仔細觀察我們的眼睛,瞳孔隨著光線的強弱,放大和縮小。虹膜的紋理清晰可見,斑點,細絲,條紋等這些細節特徵,在出生之前,就以隨機組合的方式確定下來。一旦形成,終身不變。
虹膜寫真與虹膜識別有什麼區別?
「目前,在所有生物識別技術中,虹膜識別是識別精度最高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之一。相較於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技術具有更高的精確性、穩定性、隱私性。」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工程師郭蘇敏表示,虹膜作為人體內部器官之一,包含一系列個體出生後就基本固化的複雜紋理特徵,難以輕易獲取且幾乎不可能被複製或偽造,因此具有唯一性、安全性、穩定性等特性。「虹膜圖像採集需特定的虹膜採集儀支持,對設備的要求較高。」虹膜寫真的微距鏡頭可能無法完成虹膜信息的採集。
有從業者表示,虹膜識別需要通過活體檢測,捕捉眼球運動軌跡來進行識別,而虹膜寫真是靜態的,而且後期還會進行藝術渲染,無法做到生物識別。「虹膜寫真和虹膜識別,屬於兩個不同的領域。」
對此,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網絡安全學院教授徐明表示,虹膜和人的指紋一樣,其紋理特徵包含著很多獨一無二的個人信息。
儘管虹膜寫真和虹膜生物認證在硬件、軟件和技術原理上並不完全相同,但不排除有別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虹膜的寫真照片,結合相關技術手段對虹膜生物認證系統進行破解。「對於拍攝的虹膜寫真,儘可能不要在公共場合展示。」
商家和消費者應注意哪些問題避免糾紛?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肖颯指出,虹膜是生物信息的一種,一旦被用在不法途徑,會使消費者的個人隱私受到侵犯。虹膜寫真照片如果單純作為藝術品,並在消費者本人同意情況下拍攝,商家可以免除侵權責任。但商家若利用拍攝底片獲取不法利益,則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主要體現為犯罪者實施竊取、買賣等行為,且情節嚴重。
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第二十八條,敏感個人信息包括生物識別、宗教信仰、特定身份、醫療健康、金融賬戶、行蹤軌跡等信息,以及不滿十四週歲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這些信息一旦泄露或者被非法使用,容易導致自然人的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危害。
肖颯律師建議,商家和消費者雙方應在拍攝前簽訂合約,達成相應的權利義務劃分。內容包括經被拍攝者同意,商家方可採集虹膜這類敏感的個人信息,避免後續糾紛;並且商家應承諾不得將消費者信息用於其他用途,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虹膜寫真帶來新體驗的同時,也帶來了新風險。加強法律保障,讓新興事物在法律框架內運行,才能使其健康發展。」
上海博和漢商(杭州)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名譽主任律師邵斌表示,虹膜寫真照片如果單純作為藝術品,並在消費者本人同意情況下拍攝,不涉及侵犯隱私。但商家若利用拍攝底片獲取不法利益,則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邵斌建議,商家和消費者雙方應在拍攝前簽訂合約,內容包括經被拍攝者同意,商家方可採集虹膜這類敏感的個人信息,避免後續糾紛;並且商家應承諾不得將消費者信息用於其他用途,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
虹膜寫真會對視力造成影響嗎?
此外,也有很多人關心,虹膜寫真使用的拍攝設備和技術,會不會對視力產生負面影響?
浙江省眼科醫院杭州院區眼底病中心教學副主任鄭斌表示,虹膜寫真一般都是可見光拍的,大部分都是瀰散光,所以對眼底的影響並不大,但是因為拍攝過程是接觸式的,腦袋、額頭、下巴放在托架上面,如果前面一個顧客存在紅眼病等眼部傳染病有可能會造成傳染。
醫生提醒,商家或消費者在進行虹膜拍攝前,一定要做好清潔工作,將托架徹底消毒,以免互相傳染。
浙中醫大二院眼科主任俞萍萍表示,虹膜寫真的原理是將虹膜的局部放大,呈現出細微的結構,在醫學上已經廣泛應用,一般情況下不會對人眼造成傷害。但由於拍攝瞬間往往需要強光照射,如果光線過於強烈,瞬間光能聚焦,還是有可能對視網膜造成光損害。「建議在拍攝時,眼睛儘可能避開強光,更不要注視光源。也不建議經常拍攝。」
浙醫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韓偉也表示,如果拍攝時需要強光照射,且時間較長、反復照射,對本身有眼睛疾患的可能會有損傷。因此不建議有角結膜炎、眼底病變等眼病,或近期剛接受眼科手術的患者進行虹膜寫真。
資料來源、央視網、北京科協、中青報、新京報
編輯 常江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