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萬里行|納科奴爾電池輥壓裝備專家,創新發展打開成長空間
「未來,我們會創新不止、發展不停,讓中國智能製造閃耀世界。」邢台納科奴爾精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科奴爾」)總經理付博昂表示。
納科奴爾是迄今國內規模大、技術水平領先的鋰離子電池極片連軋成套設備專業生產企業,專業從事高精度電池極片連軋生產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致力於為電池生產企業提供電池極片連軋生產成套設備的解決方案。
目前公司已形成高精度極片輥壓技術、寬幅輥壓技術、高速張力精確控制技術、多級拉伸技術、極耳加熱技術、多連杆聯軸器技術、四軸收卷技術、油加熱輥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
前三季度經營情況良好,領跑新能源電池設備市場
納科奴爾財務總監蔡軍誌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今年公司生產經營情況良好,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54億元,同比增長19.58%,歸母淨利潤1.51億元,同比增長29.96%。未來公司將全力以赴,努力實現公司銷售收入及利潤的持續增長,以良好的業績回饋投資者的信任與支持。
蔡軍誌指出,明年公司將繼續根據市場需求,在原有市場份額基礎上,不斷開拓新的增長點。同時,圍繞繼續深挖內潛,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持續開展降本增效工作,優化人員結構,提升管理效能。
在市場開發方面,借助在鋰電設備產業化方面的經驗和技術積累,公司正在向干法電極、固態電池設備等領域進行拓展,隨著幹法電極技術的逐漸成熟和固態電池技術的迅速發展,公司的優勢更加明顯。
此外,公司在鈉離子電池、高分子材料、碳纖維、製氫等非鋰電領域的佈局,正逐漸進入收穫期,未來,這些領域將為公司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公司目前主要以國內市場為主,未來將積極開拓歐洲、北美和東南亞等海外市場,通過設立的子公司等方式加快進軍海外,以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
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確保在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優勢
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納科奴爾在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方面表現突出。公司的發展前景良好,特別是在新能源電池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應用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在創新科技研發方面,公司計劃在新型電池設備研發方面,加快佈局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新型電池設備領域,進一步開展正負極、電解質膜干法成膜、多層材料覆合等方面的裝備研究,推動相關設備產業化。
在非鋰電領域拓展方面,公司積極探索高分子材料、碳纖維、製氫等非鋰電領域的設備製造市場,進一步研發相關定製設備,如碳纖維預浸布生產線和高分子材料成型設備等。
在智能化升級方面,公司緊跟輥壓機設備無人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趨勢,引入AI技術和大數據技術,提升產品的自動化水平和穩定性。
從數據上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6項發明專利、30項實用新型專利。蔡軍誌指出,未來公司還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堅持自主研發及技術創新,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確保在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優勢。
登陸資本市場迎來發展機遇,經營業績持續增長
納科奴爾成立於2000年,2015年在新三板掛牌,2023年在北交所上市。
上市一年來,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下,公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公司經營業績持續增長,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呈現出穩步增長態勢。2021年至2024年三季度,營業收入分別為3.89億元、7.56億元、9.46億元、8.54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29億元、1.13億元、1.24億元、1.51億元。
蔡軍誌表示,上市以來,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下,公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憑藉在電池輥壓設備領域的深厚積累和技術優勢以及在新興領域的積極探索,實現了穩健而快速的發展。
作為一家行業領先的輥壓機制造商,公司不僅專注於高精度輥壓機的研發和生產,更瞄準前沿技術,緊跟市場腳步,加快佈局干法設備、固態電池等領域。公司是最早參與固態電池生產設備相關研發的企業之一。
「作為上市公司,納科奴爾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吸引了更多的客戶和合作夥伴,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智能輥壓設備行業的領先地位。」蔡軍誌說。
蔡軍誌介紹稱,公司已於今年5月召開的股東大會審議通過2023年年度權益分派方案,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股並且派3元人民幣現金,分派方案實施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另外,公司高度重視市值管理工作,會在合適時點推出重要股東增持、回購股份、加大分紅力度等市值管理舉措,以穩定股價,維護市值。未來公司將堅持規範運作,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快推動技術升級,加快開展新質生產力,加強投資者關係管理,實現公司價值傳遞,並且強化「關鍵少數」責任,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等舉措,提升公司內在投資價值,與投資者共享經營發展成果。
未來,公司計劃通過資本市場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與交流,通過舉辦業績說明會、路演活動、參加投資論壇等方式,向投資者展示公司的發展戰略、經營業績和投資價值,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關注和支持,提升公司在資本市場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
「同時,公司將適時借助資本市場平台通過收購或併購新裝備、新材料、新工藝等領域的企業,拓寬業務範圍,增強盈利能力和市場影響力。」蔡軍誌表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陳莉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