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國家戰略 勇當開路先鋒丨舟山以重大項目為抓手 加快推進大宗商品特色功能島建設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近日揭牌。浙江自貿區舟山片區作為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的主戰場,正瞄準「大宗商品特色功能島」建設,佈局大宗商品全產業鏈,全面增強資源配置能力。

在舟山嵊泗小洋山島,總投資約170億元的國家油氣重點工程–上海 LNG 站線擴建項目正在抓緊建設中。沿著海岸線,4座大型液化天然氣儲罐拔地而起,已完成外罐主體施工;儲罐內火花四濺,工人們正在銲接保溫用的壁板。同時,配套碼頭和輸氣管道也在施工中。

項目建設方、申能洋山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皓說,項目預計在明年底投運,最多可儲備5.4億立方米天然氣,屆時小洋山島的液化天然氣將通過海底輸氣管道,服務浙江、上海等地,「會有接近年處理量1000萬噸LNG的這樣一個能力,對於整個長三角地區的能源的保供,提供更好的保障。」

(上海 LNG 站線擴建項目效果圖)(上海 LNG 站線擴建項目效果圖)

嵊泗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李進城說,上海 LNG 站線擴建項目讓小洋山島的儲氣能力翻了3.5倍。他們正在推動小洋山島與六橫島、衢山島聯動,共建全國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運加工島群。「進一步發揮我們深水良港的中轉優勢,正在招商引資的水上LNG的水水中轉項目。LNG整體的擴能之後,下一步它的冷能的綜合利用,燃氣發電項目怎麼去落地,延長它的加工鏈條,現在也招引了一批企業的入駐,進一步的助推我們嵊泗,在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當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位於魚山島的舟山綠色石化基地)(位於魚山島的舟山綠色石化基地)

聚焦石油、天然氣、鐵礦石、有色金屬、糧食、高端蛋白等七大類大宗商品,舟山正在建設28個大宗商品特色功能島,加快佈局儲備、運營、加工、貿易等全產業鏈,切實提升大宗商品資源綜合配置能力。小洋山島以外,涼潭島正在建設全國最大的鐵礦石儲運加工島群;金缽盂島、佛渡島正在發展有色金屬儲運加工產業;大貓島將打造國家級糧油產業基地。

(金塘島新材料加工項目施工現場)(金塘島新材料加工項目施工現場)

與「大宗商品特色功能島」建設相配套,舟山正在推進總投資超過4000億元的40多個在建項目。其中,總投資760億元的金塘島新材料加工項目,是首批項目中投資額最大的,27套大裝置即將同步啟動建設。為了保障項目用電需求,當地投資一個多億,新建了臨時變電站,還專門在島上拉了11公里的輸電線路線。金塘新材料項目建設指揮部副部長程致高說,未來將重點發展聚烯烴、工程塑料等高端化學品產業鏈,「進一步發揮寧波、舟山現有的化工原料和中間品,品類比較齊全這樣一個產業基礎優勢,以及這個區域(金塘)的區位優勢,以此次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方案批複為契機,加快項目建設,爭取項目早日建成投產 。」

舟山市發改委副主任張翼說,他們將積極向上對接有關部門,謀求制度創新的紅利,「我們將通過積極向上申報超長期國債,通過資源要素的傾斜,動態地來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在大宗商品的交易貿易,包括數字化的改革方面先行先試,進行一些體制機制的創新和探索。圍繞著大宗商品的延鏈補鏈和強鏈,我們把大宗商品的產業鏈做大做強。」

預計到2030年,舟山油品、鐵礦石的儲存能力將分別達到6600萬方、1億噸,液化天然氣年接收能力3050萬噸,大宗商品加工產值6000億元,年貿易額超2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