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光明論·專家談丨從「穩健」到「適度寬鬆」 貨幣政策調整釋放積極信號
來源:光明網
光明網訊(記者 趙豔豔)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2008年下半年,我國開始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一直持續到2010年四季度,之後基調轉為「穩健」。此次貨幣政策基調由「穩健」調整「適度寬鬆」,是近十四年來的首次。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表示,這「使得市場對2025年的貨幣政策抱有更大期待。」貨幣政策的表述從此前的「穩健」改為「適度寬鬆」,在劉春生看來,這預示著明年整體流動性將較為充裕,資金成本有望大幅下降。這對支持投資、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表示,從一攬子增量政策其實已看出貨幣政策寬鬆的跡象,此次正式釋放出適度放鬆貨幣政策的信號,這符合當前的經濟形勢需要,也與已經出台的政策緊密銜接,符合市場期待。
「貨幣政策的表述從此前的‘穩健’改為‘適度寬鬆’,這意味著我國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進一步降低企業和居民綜合融資成本,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從實際運行情況看,貨幣政策在執行上是靈活適度的。今年以來,市場普遍感覺我國貨幣政策已處於穩健略偏寬鬆的狀態。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誌恒表示,本次會議政策基調的轉變,意味著2025年貨幣政策將持續發力,以配合維護流動性穩定、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他認為,需要動態優化運用現有工具,研究儲備更多政策工具。一方面,調整優化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等政策工具;另一方面,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中樞平穩運行。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央廣網、中新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