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電影遊中國丨走進中國美學世界

12月17日至21日

第六屆瀾湄國際電影周將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

20部來自中國和瀾湄流域其他國家的電影作品

將在5天內開展40場次展映

在這趟光影之旅中

觀眾將與影像中的自然人文之景展開一場奇妙邂逅

電影,是與文旅的「雙向奔赴」

一次觀影將開啟觀眾對一座城市的探尋之旅

讓電影取景地成為旅遊目的地

本次展映的國內作品中,這些地方「鏡頭感」十足

一起跟著電影去旅遊吧!

舞劇電影《只此青綠》

以主色調「青綠」為視覺線索

生動展現了《千里江山圖》近千年不褪的色彩

帶領觀眾切身領會青綠山水畫卷中的桑治風雅韻

呈現了一幅極具中國美學理念和中國精神的藝術畫卷

畫中

峰巒起伏綿延,江河煙波浩淼

氣象萬千,壯麗恢弘

山間高崖飛瀑,曲徑通幽

房舍屋宇點綴其間

長鬆修竹,景色秀麗

山水間野渡漁村、水榭樓台、茅屋草舍、水磨長橋

各依地勢、環境而設

與山川湖泊相輝映

是祖國錦繡河山的一方縮影

中式審美

無可比擬

中國傳統美學流淌於歷史長河中

散落在山水、壁畫、文物、建築、書畫等之中

雨後泰山現迷人晚霞,群山遠臥雲中(7月2日攝)。新華網發(劉佐倉 攝)雨後泰山現迷人晚霞,群山遠臥雲中(7月2日攝)。新華網發(劉佐倉 攝)

從東嶽泰山的巍峨

到西嶽華山的險峻

再到南嶽衡山的秀美

在湖南省衡陽市南嶽衡山風景區拍攝的雲海(10月29日攝)。新華社發(曹正平 攝)在湖南省衡陽市南嶽衡山風景區拍攝的雲海(10月29日攝)。新華社發(曹正平 攝)

北嶽恒山的雄渾

以及中嶽嵩山的深邃

中國「五嶽」令人心生嚮往

黃河流經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境內(無人機照片,2023年7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黃河流經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境內(無人機照片,2023年7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中國河流湖泊眾多

成為一道道壯美的風景線

無論是源頭百轉千回的河曲

還是中遊「切」出的河床與深穀

抑或是入海口每到秋季如紅毯般的鹽地堿蓬

都是黃河一路奔湧而成的風景

冬克瑪底冰川(無人機拚接照片,7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伍誌尊 攝冬克瑪底冰川(無人機拚接照片,7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伍誌尊 攝

長江源頭有著壯美的雪山冰峰

中遊有著洞庭湖和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

雅魯藏布江源頭周邊的雪山景色(無人機照片,8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雅魯藏布江源頭周邊的雪山景色(無人機照片,8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春日裡,雅魯藏布江緩緩流經林芝

遠處雄渾壯美的雪山

與近處燦若粉霞的桃花

相得益彰

……

《千里江山圖》中的青山綠水引人入勝

該作品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北京故宮博物院秋景(10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尹棟遜 攝北京故宮博物院秋景(10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尹棟遜 攝

其宏大的規模、豐富的文物藏品和精湛的建築技藝令人歎為觀止

觀中國歷史就不能不去故宮

目前,故宮博物院藏有文物總量達180萬餘件(套)

涵蓋繪畫、法書、碑帖、銅器、金銀器等25大類

這些文物不僅展示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也見證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

參觀者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觀看展覽(9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參觀者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觀看展覽(9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曼妙多姿的飛天、姿態萬千的彩塑、神秘的洞窟……

在「絲路明珠」敦煌

另一種美撲面而來

敦煌歷史文化資源豐富

擁有莫高窟、玉門關、懸泉置三處世界文化遺產(點)

近年來

隨著「絲路遊」逐漸火熱

古城敦煌的文旅熱度不斷攀升

每一座宮殿、園林、宗廟、寶塔

每一處亭台樓閣、雕樑畫棟、斗栱飛簷

都是中國美學的極致體現

中式園林建築與山水元素相互融合

每一幀都是視覺盛宴

遊人在拙政園內遊覽(10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遊人在拙政園內遊覽(10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獨上嶽陽樓

見證千年歷史

體會一眾詩人百感交集的思緒

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贛江之濱,是一座有著豐富歷史背景的文化名樓(資料圖)。新華網 譚茜予 攝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贛江之濱,是一座有著豐富歷史背景的文化名樓(資料圖)。新華網 譚茜予 攝

領略千古名樓滕王閣的大氣磅礴

真正理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

千里江山

更多中式美學等你探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