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建議《大話大話西遊》打戲用假人製造「糙」感丨主創說

近日,由周星馳出品的短劇《大話大話西遊》已在抖音帳號「九五二七劇場」更新完結,24集總播放量達3.5億。

短劇《大話大話西遊》是周星馳經典電影《大話西遊》的衍生短劇。

這部由蔣龍、張天愛監製和主演,王建華、鬆天碩導演,六獸、單新康編劇,付航、蔣詩萌、桑治木子等33位喜劇演員加盟出演的作品是周星馳經典電影《大話西遊》的衍生短劇。在電影《大話西遊》中,至尊寶有個弟弟名叫「至尊玉」,本次改編則圍繞「至尊玉」講了一個全新的故事——小木匠至尊玉假借「孫悟空轉世」的身份,與女主角月光踏上了尋找齊天大聖的神奇之旅,他倆一路行俠仗義,月光對至尊玉的信任日益見長,他卻難以面對自己撒下的謊言。究竟「誰是真的孫悟空」,月光又如何找回前世的記憶?這些懸念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

新京報採訪了該短劇的編劇六獸以及導演鬆天碩,聊了聊這部短劇創作的幕後故事。對於編劇六獸來說,他想在《大話西遊》這個經典IP中再找出一個小人物,能與當下觀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導演鬆天碩覺得,短劇雖然是一個新的故事,但還是從經典中來,最後回到經典中去,沒有脫離原作最精髓的東西。

用《大話西遊》的邊角組成一個新故事

新京報:當時為什麼會選擇《大話西遊》這個IP作為這部短劇創作的一個點子?

六獸:當時我們提了幾個方向,有原創的點子,也有改編的,後來平台這邊覺得可能發掘潛力和跟時代的契合性會比較高,就選了《大話西遊》。其實我們一開始只是大著膽子提了一下,也沒覺得這事情能成,因為這個IP還有點太大了,但是沒想到這事就成了,也挺超出我們預期的,說完才知道害怕。

新京報:提出這個點子之後,對故事有一個大概的創作方向嗎?

六獸:其實有一點,我們都是看《大話西遊》成長起來的,在我們審美開始逐漸定型的時代,看到這部片子肯定對它有感情。它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喜劇模型,講述一個小人物的故事,我們在想既然原片已經變成一個大IP了,小人物已經變成大人物了,我們能不能在這個故事裡邊再找一個小人物出來,在這個世界觀里,看能不能再做出一個類似的人物來,能從當下大家的自我認同上找到一些共鳴的地方。

鬆天碩:當時遇到一個小的困難,就是我們在創作初期不知道是應該離這個IP再近一點還是再遠一點,因為它本身是一個非常經典的作品,如果我們是跟著原來的故事講,那就觸及到人家非常完整精彩的東西了,我們做一些添枝加葉,或者重新的解構都容易被人詬病。第二點,如果做純原創的話,你跟《大話西遊》有什麼關係?後來大家在一起又看了好幾遍電影,根據電影當中的細節,延伸出的一些枝蔓,把這些枝蔓穿成了現在這一條副線。其實還是想回到原來這個故事,因為我們無論做喜劇還是做短劇,這部電影其實都是起點式的存在。

蔣龍在短劇《大話大話西遊》中飾演至尊玉。

新京報:剛才提到從電影中找到一些枝蔓,可不可以更具化一下?

鬆天碩:比如蔣龍演的至尊玉,其實就是《大話西遊》電影里有一句台詞,至尊寶說自己有個弟弟叫至尊玉。我們就記住這句話,從這延伸出來,講述他的故事。第一集剛開頭的時候,蔣龍其實很快地交代了一下。包括劇中的小黑牛其實就是牛魔王身上的牛虱,有個鏡頭嘩啦甩下來,它只是其中的一粒。還有月光寶盒是怎麼來的,我們想把它講清楚,它為什麼是刻在這兒,其實都是在用這些邊邊角角的東西組成了現在一個新的故事。

適應微短劇,每集5分鐘要有情緒爆點

新京報:《大話大話西遊》這個劇名是怎麼想到的?

六獸:最開始在定劇名的時候想過好多名字,要宣傳立項的時候,票數最高的兩個,一個是《大話大話西遊》,一個是《小話西遊》,想能不能在這個名字上先給自己疊個甲(「疊個甲」源自遊戲用語,指的是通過魔法技能增強盔甲厚度以抵禦傷害。化用在網絡交流中,是指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攻擊而在發表觀點時增加各種補充內容的行為。),就是以一個外傳或者是更輕量級一點的方式跟原片產生關係,我們人微言輕,就是一個最謙虛的姿態。

新京報:整個劇本故事大概創作了多久?經歷了幾稿?

六獸:如果算上拍攝時候寫的那些話,得有三版劇本。最初寫了一版,拍攝之前跟導演又過了一版,在現場又寫了一版,前前後後算上拍攝,差不多有兩個多月的劇本創作過程。這裡邊有非常多的困難,因為頭一版逮不著他(鬆天碩),他當時還在參加《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季,正值比賽最焦灼的時期,所以只能半夜跑去找他,偷偷聊兩句。真正開始跟導演一起構建畫面的時候,雖然節目還沒播完,但已經比完了,那個時候時間已經很緊了。

蔣龍和張天愛既是短劇《大話大話西遊》的主演,又是該劇的監製。

新京報:這三版劇本前後有調整比較大的地方嗎?

六獸:最開始我們完全沒有想到短劇一集5分鐘的情況下,我一集能幹出3500字來,這大概是個什麼概念?我以前寫過一個7000字的劇本,天碩老師拍了45分鐘,所以3500字大概是20分鐘的一個量,這就不太符合微短劇的所謂節拍器,這個是非常難受的。在短影片平台放,短劇必然有自己的規律,比如說7秒是觀眾滑走的黃金時間,或者在5分鐘之內所有的情感線要回收,因為它的分發邏輯和之前其他平台播放邏輯不太一樣。我看完這集我有可能看不到下一集,或者是我看這一集我可能不知道上一集,所以單場的情緒點在單集必須得爆開,這種事情其實折磨了我們很久,我們要從傳統的影視或者是舞台的經驗上跳脫出來,看怎麼能在單集裡邊形成越來越多的吸引人的點,這是最難的地方。

新京報:付航在劇中演了一隻「猴子」,他是怎麼定下來的?

鬆天碩:因為當時蔣龍正好在《喜劇之王單口季》的節目做主持人,就跟付航打了個招呼,人家也願意來一塊玩一玩、試一試。

六獸:當時付航剛錄完兩個賽段也就錄了差不多4期,我覺得這事可能付航吃虧在他社恐上面了,他也不知道蔣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說加微信就加了,然後說來就來了。確實是我們開拍以後才定的,付航那個角色也是開拍以後我們才寫的,要不來就沒這角色。

新京報:「黑悟空」這個點是臨時加進去的嗎?

六獸:主要是寫劇本的時候為了緩解壓力,我就在打《黑神話:悟空》遊戲。

鬆天碩:之前是想找一個皮膚黑,形象跟我們不一樣的人,正好就碰上了。

從經典中來,最後回到經典中去

新京報:最初你們提出方案來改編《大話西遊》這個IP時,是哪個點打動了周星馳?

鬆天碩:我覺得跟月光(張天愛飾)這個角色有關係,因為星爺是看了大綱才同意的,不是一上來就同意的。

六獸:我覺得最關鍵可能是跟至尊寶沒什麼關係,所以就踏實了(哈哈)。

鬆天碩:我們改《大話西遊》的時候,也害怕對經典的一種解構和改編是不是能和經典產生連接,是不是能夠讓大家接受。我們也不是想做一個沒頭沒尾的故事,其實還是從經典中來,最後回到經典中去,沒有脫離它最精髓的東西。

導演鬆天碩和編劇六獸也在劇中客串。

新京報:周星馳作為出品人,對於故事和拍攝有沒有提出一些建議?

六獸:他給我們一個非常具體的建議,就是所有的打戲能不能用假人來,這樣的話就比較便宜。

鬆天碩:我們跟星爺那邊也說,我們不會做得特別劣質或者糙,但星爺給我們的意見是,不,最好是再糙一點,直接讓人看出這是假人的那種效果。我們一想也對,我們既然沒有錢幹嘛充大款。後來就根據星爺的意見又調整了一下,有一些很獨特的風格質感,現在其實更好,更貼以前《大話西遊》的質感。

六獸:包括裡面很杜特效就直接用現場的滅火器代替了噴煙,噴煙基本上都是蔣龍自己噴的。

新京報記者 滕朝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