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啟新篇 年輕澳門再出發

    時至今日,「一國兩制」這一偉大構想的生命力仍在持續顯現。最新的案例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者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和三種貨幣的條件下推進建設,後者則打造出新時代「一國兩制」方針下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意味著兩個不同的政府融合在一起辦公,共同管理、共同決策、共同執行。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澳門成為世界觀察「一國兩制」偉大創舉的窗口。那天淩晨,澳門特區立法會主席高開賢與其他立法會議員一起,經歷了「午夜立法」。他們通過了11部必備法律,為全面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各項制度做好法律準備。

    25年過去,回歸祖國讓澳門萬象更新。一組體現司法領域變化的直觀數據是,目前,澳門特區三級法院共有52名法官,其中本地法官50名,所佔比例提升到96.15%,外聘法官兩名(一名在中級法院、一名在第一審法院),所佔比例下降至3.85%。

    「回歸前,澳門司法機構普遍使用葡語,本地法官佔少數。市民往往要通過翻譯才能知道法院判決,到底自己是贏了還是輸了。」澳門特區終審法院院長桑治敏莉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澳門回歸祖國後,以往司法機構面對公眾的那層「神秘面紗」被揭開了。「現在澳門社會形成了一種普遍尊重司法球證和信賴司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和司法權一併回歸的還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實現。親曆澳門回歸祖國的澳門仁協之友聯誼會理事長招銀英記得,在葡萄牙統治澳門的年代,澳門公務員極少是華人,都是葡萄牙人或土生葡人。「(澳門回歸祖國)之後,公務員這份工作不只是職業,可以說成為了事業。」招銀英說。

    她還提到,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一年比一年好,「澳門人的幸福感不斷增加」。招銀英說,現在澳門從幼兒園到高中全是免費教育,65歲以上老人可享受免費醫療等福利,「年青人可以很安心地出來工作」。

    背靠祖國,更多元的新澳門與世界聯通。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介紹,儘管很多人認為澳門GDP主要來源於博彩業,但實際上到2023年,博彩業收入恢復到了2019年的75%左右,在澳門GDP中的佔比也僅為37.2%。本屆特區政府上任後,穩妥處理了澳門博彩法律修訂和新一輪博彩經營權競投,對博彩業進行了更為嚴格的監管,並明確了非博彩業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在疫情等不確定因素下,單一的經濟結構難以抵禦風險,因此,我們積極推動非博彩業的發展。」

    賀一誠強調,目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重點產業佔總體經濟的比重逐步上升,經濟結構日趨多元穩健,「澳門已經不是以博彩業為主的一個城市了」。

    澳門特區政府治安警察局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2月7日,澳門累計出入境人次超過兩億,創下曆年新高。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有序推進,「綜合旅遊休閑業」作為澳門本地優勢產業,復甦理想。「今年澳門旅客量有顯著增長,截至11月中旬已超過3000萬人次,超過去年全年總數(2825萬人次)。」

    「25年來,國家把澳門作為掌上明珠,始終是澳門保持繁榮穩定的最堅強後盾,始終為澳門發展提供最大機遇。」賀一誠在澳門特區政府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招待酒會上表示,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澳門特區曆屆政府和社會各界同心協力,開創了澳門歷史上最好的發展局面。

    在賀一誠任期內,澳門特區政府於2021年設立「融入國家發展工作委員會」。這一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掛牌成立。

    「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中,我們面臨著澳門與內地不同法律制度的挑戰。」賀一誠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了克服這一難題,澳門特區政府花費大量精力進行平衡和協調。現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的9個局長中有5個是內地派出,4個是澳門派出,「大家已經基本形成了共識,能夠共同看待和解決問題」。賀一誠說,當時設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時曾提出過兩個節點,第一個節點是把兩地官員融合在一起,「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第一個節點,下一步的工作將是下一屆特區政府的任務」。

    今年11月19日,賀一誠發表其任內最後一份施政總結。他強調,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應有之義,也是澳門特區未來發展新路向、新空間、新動力的關鍵所在。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雲 趙安琪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2月13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