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浸潤如何在學校開展?北京市學生藝術節展示中小學美育成果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情景劇、舞蹈、說唱……12月12日下午,中國桑治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報告廳內,來自北京市多所中小學的孩子們展示了2024北京市學生藝術節優秀節目。2024年北京市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工作推進會也於當日舉行,北京市教委對下一步全市學校美育工作進行了部署。此次活動是教育部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一週年之際,北京市對學校美育工作的回顧與展望。

下午2時許,以「尋美,閃閃發光的我」為主題的學生藝術節優秀節目展示活動「大幕拉開」,沒有傳統的主持人報幕環節,三名學生作為「尋美小使者」串場,將所有節目串聯在一起,如同一台大型歌舞音樂劇。此次展演通過構建從早晨上學到課間操等校園內的娛樂、學習生活,用歌舞演繹的方式呈現北京市中小學的美育浸潤成果,小演員們在歌舞之外的幽默表演,不時逗笑台下的學生們,引發全場掌聲。

三名學生作為「尋美小使者」串場,串聯起所有節目。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三名學生作為「尋美小使者」串場,串聯起所有節目。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節目導演表示,參與創排的團隊都是中央戲劇學院的大學生們,節目以各個中小學校的某個自然班級為單位,並非藝術團成員,借此展現當下校內美育的常態化,「這也是一次大、中、小美育一體化的實踐,體現了美育演出的創新意識。」

「以班級為單位來呈現美育成果的演出,讓我們看到了北京市教委帶領各區教委在教育部美育浸潤行動計劃的背景下所做的努力,不論是教師培訓,還是對學生特長的培養以及實踐平台的搭建,如今都已經進入實踐和探索階段。」豐台區教委體美勞科副科長楊采芳介紹,該區已經推出了一批面向全體學生的美育浸潤課程,明年將在全區鋪開。

小學生的精彩表演贏得了場下的掌聲。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小學生的精彩表演贏得了場下的掌聲。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參與此次演出的是來自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小學、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北京市懷柔區第三中學等北京市中小學的學生。「我們為這次演出準備了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合唱團里每一位同學也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北京市古城中學高一學生王斯忱和同學們帶來了校歌《逐夢》的合唱節目,「從學校的舞台到登上今天的大舞台,唱歌給了我很多自信。」

對於學業繁忙的高中生來說,美育浸潤也不可或缺。北京市第161中學書記曹雪蓮介紹,作為畢業年級,高中生學習壓力很大,為此該校在教學區搭建了「讓藝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美術區,擺放學生製作的摺扇、團扇、泥塑等作品,「我們還擺放了一架鋼琴,學生們可以隨意彈奏一曲,尋找知音、抒發心情,我們更多希望通過這些幫助學生減輕學業壓力,通過營造藝術氛圍給學生提供一個‘傾訴’的抓手。」曹雪蓮說道。

當日,2024年北京市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工作推進會對《北京市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工作方案》進行瞭解讀,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攀對下一步全市學校美育工作進行了部署。來自全市27所中小學的近600名學生作為演員參與演出。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