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新線即將開通試運營,尹力調研開通準備工作
據北京日報消息,日前,市委書記尹力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構建安全通達的綜合交通體系」調研軌道交通新線開通準備工作。他強調,軌道交通是重大民生工程,在城市發展中起著基礎性、支撐性、引領性作用。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堅持規建管並舉,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推動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保障首都功能,更好滿足群眾出行需要。
試乘地鐵新線
地鐵薊門橋站是昌平線南延與12號線的換乘站,這兩條線路採用同站廳「T」型換乘設計,將大大縮短乘客換乘時間。尹力察看站區便民服務、換乘引導等設施。他指出,軌道交通是群眾感受城市溫度最直接的窗口,要根據群眾需求,統籌佈局、精心設計站內便民服務設施,完善標識指引、無障礙等設施,注重提高換乘便利性,讓群眾出行更加舒適快捷。地鐵12號線主要沿北三環東西向敷設,途經朝陽區、東城區、西城區、海澱區。尹力試乘12號線來到東壩北站,沿途檢查車廂環境,與相關部門和區負責同誌現場研究線路及周邊區域規劃建設等工作,察看站內應急救助等設施。他叮囑,要做好工程收尾和運營籌備,確保按計劃順利安全開通,推動解決沿線群眾出行急難愁盼問題。隨後,尹力換乘地鐵3號線來到朝陽站,走進朝陽站交通樞紐,察看建設和運營準備情況。他強調,要深化鐵路客運與軌道交通、公交等綜合調度和協調聯動機制,提升接駁換乘能力。積極挖掘北京特色文化資源,優化站內景觀設計,完善商業配套,引入北京特色優質商品,豐富和方便群眾生活,打造旅客進出京的「城市門戶」。
要求精心設計站內便民服務設施
尹力在調研時強調,要突出規劃引領,著力優化線網佈局。穩步推進在施項目建設,提前謀劃一批新建項目,統籌安排建設時序,做到成熟一條、啟動一條。注重分圈層引導,中心城區補結構、加密度,城市副中心完善交通框架,平原新城推動線路提速,環京地區積極利用城際、市郊鐵路實現快速通勤聯繫。創新投融資模式,完善部市合作、市區分擔機制。要突出多網融合,著力健全現代交通體系。推動市內交通與鐵路、民航深度融合,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要打造多網融合的典範,積極謀劃加強兩個機場之間的軌道交通聯繫。推動與地面公交融合,就近設置公交站點,優化調整公交線網,做好地鐵客流分流和社區微循環服務。圍繞軌道站點佈局共享單車停放點,打通出行「最後一公里」。
尹力強調,要突出集約高效,著力推動站城一體化。深入實施軌道站點與周邊用地一體化開發,推動人口、產業進一步沿軌道佈局。加快打造軌道微中心,就近滿足群眾休閑、娛樂、購物等需求,形成區域交通中心、活力中心。推進老舊場站改造升級,植入公共服務、商業等功能。統籌站內外與連通空間設計,豐富站點展陳功能,與城市風貌相協調,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展示窗口。探索「軌道+物業」等新模式,調動社會資本參與建設運營積極性。要突出便捷舒適,著力提高服務水平。注重精細化管理,綜合考慮不同線路、不同時段客流特點,優化交通運行組織,動態調整運營時間和發車間隔。突出人性化服務,增加便民服務供給,營造溫馨出行環境。加強智慧化運營,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動自動駕駛、智能檢測等更多應用落地推廣。
尹力要求,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著力強化安全保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製,強化風險管控,堅決遏製重特大事故發生。深刻認識軌道交通建設運行的複雜性,深入排查整治風險隱患,消除安全死角和監管盲區。加強客流監測分析,做好重點時期、重點場站大客流應對。完善軌道交通應急預案,提高應急處置與事故救援能力,做好公共交通安全宣傳。
市領導趙磊、穆鵬參加。
編輯 毛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