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批!國家藥品集采「開箱」
乳腺癌一線用藥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與普通的多柔比星產品相比,能夠有效降低不良反應,提高用藥安全性。而這一藥品,12日在第十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中,成功被納入集采,將極大減輕患者的治療負擔。
此次集采,62種藥品採購成功,234家企業的385個產品獲得擬中選資格。其中既有阿司匹林口服常釋劑型、青黴素注射劑等常用藥物,也有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等特殊疾病用藥,將給患者帶來更多實惠。
「以量換價」,為更多患者「用得起藥」——
乙肝抗病毒藥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集采後患者年費用從4000元至5000元降為100元至200元;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來那度胺膠囊,專利到期後及時納入集采,每粒(25mg)從約200元降至15元,每月可為患者節約藥費3880元左右……截至目前,國家醫保局已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10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覆蓋435種藥品。
一次次集采的背後,是民生福祉的升級,帶給患者更多用藥實惠。
「集采非新藥,新藥不集采。集采通過以量換價更多體現企業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北京市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處副處長耿小軍說,本次採購成功的62種藥品,均為已過專利期、有多家企業生產、競爭充分的藥品。
而「老藥」通過集采降價,為更多新藥納入醫保騰出空間。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初步匡算,近年來國家推行的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為新藥耗、新技術的準入以及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創造了近5000億元的醫保基金空間。
「提質擴面」,提供更多用藥選擇——
近年來,國家組織藥品集采覆蓋面不斷擴大。
「此次參與集采的藥品,共涉及62個品種,263個品規,創曆次國家藥品集采數量新高。」中國藥科大學醫藥價格研究中心主任路雲說,此次集采既有常用藥也有高端複雜藥,同時納入多種心腦血管、消化代謝類基礎疾病用藥,覆蓋人群廣,能夠提高患者用藥水平和生存質量。
「擴面」的同時,集采也在不斷「提質」。
治療罕見病肺動脈高壓的馬昔騰坦片,將為患者提供更多用藥選擇;複方製劑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讓患者一次服藥即可攝入西格列汀和二甲雙胍兩種主流降糖藥物,增加用藥便利性……更多藥品採購成功,將為患者帶來切實福利。
「本次集采一方面將有效提升患者用藥質量,促進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藥品廣泛替代未過評藥品;另一方面將改善用藥結構,同一治療領域不同作用機理或療效更優、使用更便捷的藥品廣泛進入臨床,綜合推動患者用藥提質升級。」耿小軍說。
「落地進院」,讓集採藥品更好買到——
集采中選後,如何保障藥品供應,讓藥品真正「走入千家萬戶」,是關鍵一環。
「此次集采從規則上進行調整升級,進一步保障藥品供應和患者使用。」路雲介紹,此次藥品中選後,新增的規格和包裝也可以納入集采清單,讓臨床有更多選擇。
據悉,此次集采平均每個藥品有6家以上企業中標,促進供應更加穩定多元。醫保部門未來將積極推動急搶救藥、短缺藥的保供穩價,實行每個省份「一家企業主供、兩家企業備供」的供應方式。同時,推動集採藥品進基層醫療機構、進民營醫療機構、進藥店,方便群眾就近購買中選藥品。
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指導各地及中選企業做好中選結果落地實施工作,確保全國患者於2025年4月用上本次集采中選產品。
集采,擠出的是價格「水分」,換取的是民生「養分」。期待本次集采結果逐步落地,讓廣大患者享受到更多質優價宜的藥品。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