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手搶單靠「黑科技」?「搶單外掛」產業鏈調查
陳丹丹/工人日報
近期,「搶單外掛」在騎手群體中迅速蔓延,「開掛」搶單嚴重擾亂了騎手正常接單,不僅對消費者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造成損害,在這背後還發展出黑灰產業鏈。專家建議,監管部門和平台應採取措施,精準識別和打擊「搶單外掛」,同時鼓勵用戶和騎手監督舉報。
配送費30元以下的單子不接,取貨距離3公里以上的單子排除,篩掉易碎易壞的酒水或雪糕訂單,1秒內自動刷新搶單10次……近期,「搶單外掛」在騎手群體中迅速蔓延。在一位賣家展示的外賣「搶單神器」頁面中,記者看到,外賣訂單的價格、距離、類型、物品、地址關鍵詞等參數,均可自行設置。
該賣家宣稱,一旦有滿足條件的「優質訂單」出現在外賣平台派單大廳,即可通過該「搶單神器」實現毫秒級自動搶單。記者發現,完成上述操作的所謂「搶單神器」,實則是各類包含軟件、「物理外設」等的「搶單外掛」。
這類「搶單外掛」擾亂騎手工作秩序,易引發惡性競爭,威脅平台數據安全,對消費者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造成損害。在這背後,存在著怎樣的黑灰產業鏈?如何對其進行有效打擊和懲治?《工人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搶單從「拚手速」變為「拚技術」
「我最近發現周圍用‘外掛’的騎手很多,不用的人就很難接到好單,這不合理,也很不公平。」外賣騎手匡師傅告訴記者,相較於專送等由平台系統派單的工作模式,「開掛」搶單在主要靠騎手個人搶單的眾包模式中更為常見。
據匡師傅透露,部分「搶單外掛」信息通過騎手微信群進行推廣,有的搶單軟件甚至可以在電商平台或社交網站上直接購買。順著其提供的線索,記者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檢索「外賣」「外掛」「搶單神器」等關鍵詞發現,有賣家公然兜售「搶單外掛」。
記者聯繫到一位「外掛」賣家,對方宣稱,購買後可以直接下載軟件並輸入卡密激活使用。在該軟件搶單功能頁面,設有金額、距離等參數。
「比如,可以設置‘金額10~999元’‘取件0~5公里內’,軟件會自動幫搶配送費10元以上、取件距離5公里以內的‘好單’。」賣家表示,其出售的軟件卡密每月收費298元,「不放心的話,可以先試幾天看看」。
記者梳理髮現,「搶單外掛」每月收費一般在200元至300元不等,到期需要續費。入行不久的外賣騎手路師傅表示,「有同事用‘外掛’前平均一天接40多單,每天收入200元左右。用‘外掛’後,一天可以多接十幾個‘好單’,每天能多賺100多元。」
「搶單外掛」賣家,只是黑灰產業鏈的中間一環。今年9月,浙江省新昌縣警方破獲了一起涉「外掛」軟件的案件,挖出其背後包含金主、開發、破解、卡密、運維、平台、引流、代理、造證等9個層級的全鏈條犯罪團夥。該案涉案金額達3000餘萬元。
黑灰產業鏈觸及法律紅線
「搶單外掛」及其背後的黑灰產業鏈,給正常的市場秩序帶來了嚴重影響,同時也侵害了平台、消費者以及騎手的權益。
北京中首律師事務所主任胡勝國表示,「搶單外掛」不僅侵害了外賣平台系統所有者的利益,致使平台正常管理秩序、運行安全等受到嚴重影響,同時損害了其他合法競爭者的利益,部分騎手因此喪失公平獲得大單的機會,此外,虛假的計量數據則可能導致消費者的權益受損。
「‘搶單外掛’軟件的開發行為,可能違反刑法、構成犯罪。」廣東耀文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愛東表示,如果「搶單外掛」軟件具有突破安全保護措施、獲取計算機系統數據並實施控制、修改的功能,開發人員可能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
「‘搶單外掛’軟件的提供者,都是遊走在犯罪邊緣的。」張愛東進一步表示,司法實踐中,已經有將提供外掛軟件的活動認定為「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判定「非法經營罪」的案例。
例如,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法院此前審結的一起涉「搶單外掛」案件中,該區人民檢察院指控3名犯罪嫌疑人犯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提起公訴。法院經審理認為,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3名犯罪嫌疑人犯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一年六個月、一年一個月。
胡勝國補充道,如果此類軟件的使用者通過篡改計時計程等數據騙取消費者錢財且數額較大,還可能構成詐騙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多方合力打擊「搶單外掛」
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更新迭代,「搶單外掛」也在持續升級,並滲透到外賣、網約車、貨運、快遞等多類APP,監管、打擊與懲治難度加劇。
針對「搶單外掛」亂象,相關監管部門不斷加大對黑灰產業鏈的打擊力度。近日,甘肅省涇川縣公安局破獲一起涉網約車「搶單外掛」的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查處相關程序樣本100餘個。
與此同時,多家平台採取系列措施,精準識別和打擊「搶單外掛」。某平台此前發佈公告提醒騎手,「‘搶單外掛’可能會接管手機底層權限,不僅可以掌控屏幕,也能掌控照片、聊天記錄甚至是各種支付密碼、登錄密碼」,一旦發現騎手使用「外掛」或作弊軟件,平台將永久限制其接單和註冊,並對違規騎手進行公示。
對此,一些騎手建議平台建立匿名舉報獎勵機制,鼓勵騎手或消費者主動舉報「搶單外掛」及其使用者,維護消費者和騎手權益。
「平台系統運行者可以加大從技術層面防止‘搶單外掛’侵入,通過技術防火牆進行防範。同時應加強法治宣傳,提高騎手、網約車司機等從業者的法律意識,使其明白該行為的危害,從而自覺拒買、拒用‘搶單外掛’。」胡勝國說。
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公安局反詐中心中隊長周崯建議,「應製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監管APP上遊插件接入的管理機制問題;同時希望能夠推動建立行業的自檢機制,上傳內部的投訴模塊,鼓勵用戶或騎手遇到不法插件,及時核實、及時風控。此外,要加大打擊力度,對不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