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守正創新,推動新時代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文章指出,要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展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文章多次強調,「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當前,我國的文化產業面臨著文化產品同質化現象普遍、文藝節目影響力有待提升等問題。為了破解這一困境,守正創新成為推動文化產業成功破圈、邁向新高度的不二法門。正確運用守正創新這一方法論原則,對於推動新時代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錨定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守正是文化產業建設的基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守「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堅守中國共產黨的文化領導權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守正並非簡單的復古或回歸傳統,而是對過去優秀文化的尊重與認同,更是為未來的文化創新奠定根基。當前,文藝作品創作領域存在貶低或忽視文化底蘊的現象。一方面,一些文藝作品不重視本國文化,如懸疑古偶片《雲之羽》曾因劇集中出現「倭風化」細節引發網民的質疑。另一方面,一些文藝作品過度追求觀眾眼球效應,而忽視經典作品所蘊含的深厚文化根基。今年推出的電影《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收視慘淡,帶給文藝創作者以深刻警示。尊重原著經典、挖掘文化內涵是文藝創作的基礎和前提,也是作品能否打動人心的關鍵所在,「快餐文化」缺乏深度和內涵,往往難以長久地吸引觀眾。
創新是文化產業建設的動力。在堅守根本的基礎上,要積極推動文化創新。通過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現代科技手段,促進文物保護、文化傳播、傳統文化創新,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活力。如敦煌莫高窟藏經洞互動數字平台讓觀眾實現身臨其境的沉浸體驗,李子柒以精美的影片為載體將燦爛的非遺文化傳向海內外,AI技術讓沉默靜止千年的文物「動」起來,修復師結合現代技術讓故宮文物煥發新光彩……同時,要創造出更多符合時代需求的文化產品。當前,部分旅遊景區存在文創產品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為此,有關部門應提高創新意識,通過深入挖掘當地文化資源、建立文化資源庫等方式,為文創產品的設計提供素材與靈感。國家博物館華麗精緻的「鳳冠冰箱貼」、湖北省博物館將越王勾踐劍縮小複刻的寶劍手鐲、河南博物館的玉器棒棒糖、「三孔景區」的麒麟才子金屬書籤、甘肅省博物館的馬踏飛燕毛絨玩具等熱銷,是將傳統文物與現代創意融合的體現,值得各大景區、博物館等學習借鑒。創新是文化發展的活力所在,必須善於求變,為新時代文化建設提供強大的動力。
守正與創新相結合是文化產業建設的必由之路。守正與創新相結合就是要找準「變」與「不變」的均衡點,把傳承與創新融合得恰到好處,既不能過度保守,也不可盲目創新。2021河南春晚節目《唐宮夜宴》爆火出圈,就在於抓住了守正創新這個靈魂。節目組創新加入VR視覺技術,用科技AI的方式融合生動展示唐朝少女們在前往夜宴的路途中或嬉戲打鬧,或梳妝打扮,或撲蝶戲水的場景,將大唐盛世的繁華景象展現得淋漓盡致。繼《唐宮夜宴》後,河南衛視又推出《洛神水賦》《龍門金剛》等多個特色節目,保持「不是做文化的搬運工,更多是在做文化的二次元加工者」的理念,節目收視率只增不減,連獲好評,是新時代守正創新推進文藝節目創作的典範。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文化產業在守正創新原則指引下取得一系列新成就。著眼未來,要繼續用好守正創新這把金鑰匙,不斷開創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局面,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和文化力量。
(作者分別為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
【責任編輯:王俊秀 袁瑞 編輯:袁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