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70週年—— 實現「一步千年」跨越式發展
12月12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在昆明召開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70週年新聞發佈會上獲悉,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怒江州經濟建設取得可喜成就。全州地區生產總值(GDP)從593萬元增長至262.09億元,年均增長12.7%;人均GDP從32元增長至4.85萬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翻了12番,年均增長14%;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翻了12番,年均增長13.3%;產業投資翻了16番,年均增長16.7%。三次產業結構比由1954年的88:6:6調整到2023年的16:39:45,實現了由「一二三」到「三二一」的重大轉變。
據怒江州委副書記、州長李文輝介紹,經過70年艱苦奮鬥,怒江徹底摘掉了千百年以來的絕對貧困帽子,獨龍族在全國28個人口較少民族中率先實現整族脫貧,超過10萬人搬遷入住城鎮,26.96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24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4個貧困縣(市)全部摘帽,實現了從區域性深度貧困到區域性整體脫貧的「千年跨越」,在中國減貧史上留下了具有典型意義的「怒江案例」。
近年來,怒江接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州26.4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0.59萬人,其中15萬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12.41萬人。同時,因地製宜「招小商」、辦小微企業和幫扶車間,大力推行「以工代賑」促進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做到掙錢顧家兩不誤,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萬元。全州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各族群眾日子越過越紅火,生活越來越幸福。
「建州初期,境內沒有一條公路,沒有一座橋樑……」李文輝說,經過70年不懈努力,怒江州高山峽穀間舊貌換新顏,城鄉面貌更加亮麗。如今,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全線貫通,獨龍族群眾徹底告別了每年長達半年大雪封山的歷史;全州建成各類跨江橋樑160座,完成「溜索改橋」工程36座,徹底告別了在溜索上驚心動魄過江的歷史;隨著保瀘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蘭坪豐華機場建成通航,結束了怒江不通高速公路、沒有機場的歷史;怒江美麗公路惠及沿線3個縣(市)19個鄉(鎮)30餘萬群眾,行政村100%通硬化路、通郵、通客,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88%;建成配套齊全、功能完備的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67個,農村危房改造、農房抗震改造、民族地區農房功能提升試點等項目受益群眾7.2萬戶;網絡信號實現鄉鎮(街道)、村(社區)100%全覆蓋,獨龍江鄉成為第一個整族用上4G網絡、全省第一個打通5G電話的鄉鎮。
經過70年砥礪奮進,怒江建立了完備的教育體系,實現了學前教育「一村一幼」,公辦園、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分別達98.6%、98.24%,形成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蓋,公辦、民辦全覆蓋」的學生資助體系。截至2023年底,全州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92.65%、91.64%、90.16%。醫療衛生機構數量、床位數較建州初期分別增長了15.6倍、47.5倍,實現了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零的突破。醫保參保人數完成省下達任務數的100.55%,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7.44%。
近年來,怒江州以「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和動力,建立完善州級領導和部門「一對一」服務企業制度和每月「服務市場主體工作日」活動,認真落實助企惠企政策措施,經營主體發展到5.37萬戶,民營企業佔全州企業的86.5%,民營經濟佔全州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2.6%。此外,怒江州加快開展口岸經濟,推進片馬口岸升級為國家級口岸,全州首個邊民互市市場投入運營。2023年,完成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11.73億元,增長395.1%。
「我們始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建成79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累計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8個、全省示範區示範單位267個,建設民族團結教育、研究、實踐基地6個,怒江州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李文輝說。
雲新聞-雲財經記者:付欣鑫
雲南日報-雲新聞編輯:劉金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