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中國行|特色產業「奏響」黃河兩岸鄉村振興「致富曲」
(央視財經《鄉村振興中國行》) 近年來,甘肅省白銀市依託黃河兩岸獨特的資源稟賦,因地製宜發展特色產業,把鄉村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文化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描繪出一幅幅黃河兩岸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黃河石林形成於400萬年前,在地殼運動、雨蝕、風化等作用下,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岩為主、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地貌奇觀。
白銀市景泰縣龍灣村立足本地特色,依託黃河石林的自然景觀,靠「顏值」致富,越來越多的村民享受著鄉村旅遊帶來的幸福生活。
在靖遠縣,羊肉有很多種吃法,清燉、爆炒、涮肉、燒烤,給食客帶來了豐富的味蕾體驗。
當地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發展肉羊養殖產業。飲山泉食藥草的羊,成為帶動村民增收致富,促進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
靖遠縣旱溝村黨支部書記萬興琴,利用空閑時間拍攝短影片,展示羊倌的日常生活。她通過線上直播帶貨的方式,讓本村及靖遠縣永新鄉周邊鄉鎮60餘戶養殖戶,戶均年收入超過2萬元。
羊羔數量的增多,讓村民的日子有了盼頭,生活有了奔頭。如今,靖遠縣規模化養殖場達268家,肉羊飼養量達123.29萬隻,年產羊肉8736噸,產值達5.06億元。
白銀市平川區養殖毛驢的歷史悠久,如今,毛驢養殖已經發展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為村民拓寬增收致富路。
目前,平川區毛驢規模化養殖企業、合作社共28家,毛驢存欄量約1.4萬頭,共帶動1350餘戶村民增收。
平川區窎溝村是遠近聞名的瓜果之村,每到蘋果成熟的時候,果園里到處都是做直播的村民。
目前,窎溝村蘋果種植面積達1500餘畝,蘋果年產值達到900萬元,紅蘋果已經成為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群眾增收的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