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中堡島人 三十年前,他們的家園成為托舉三峽大壩的壩基

1993年的三峽中堡島。

上世紀80年代的三峽中堡島。

上世紀70年代的三峽中堡島。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盧平川 李墨 吳堅 金淩雲

12月11日,66歲的胡炎芬,攙扶著89歲的老父親胡思強,來到三峽大壩南岸壩頭。

「爸,還看得清大壩嗎?那片水下就是中堡島,我們以前的家。」順著女兒手指的方向,老人佇立良久,肅然無言。

當天,胡思強、胡炎芬等12位中堡島原住民,一起來到三峽大壩前合照留念。這是他們自遷離中堡島以來,聚得最齊的一次。

3天后的12月14日,是三峽工程正式開工建設30週年的日子。

30年前,為承托「大國重器」,面積0.15平方公里的中堡島作為壩基,整體沒入江底。

當時,中堡島是宜昌市夷陵區三鬥坪鎮中堡村4組的一部分,島上原有居民7戶,共28人,以胡、望兩姓居多。

20世紀70年代末,隨著葛洲壩工程建設,這些鄉親開始遷離中堡島,中堡村成為「三峽百萬移民第一村」。

國家兩壩(葛洲壩、三峽大壩)建設中,中堡島人兩度移民。

歲月流逝,中堡島的原住民只剩下14位。這些「最後的中堡島人」經常來到岸邊,凝望江底的故鄉。

她出生時,周總理悄悄在杯底壓了2元錢

1958年3月1日,周恩來總理(前右三)在三峽中堡島視察。

1958年3月1日,周恩來總理考察長江三峽時,帶領100多名中外專家登上中堡島。

說來也巧,那天島上一戶姓胡的人家新添一名女嬰,正在「洗三」(嬰兒出生後第三日舉行沐浴儀式)。周總理路過時,看到農戶門前熱鬧非凡,便停下來打聽。得知這家剛生了小孩,他說:「這事應該祝賀。」

這名女嬰,正是胡炎芬。

她的奶奶望作秀見有客人進屋,熱情地遞上了一杯水。周總理喝完水,轉身離開前,悄悄在杯底壓了2元「打喜錢」。

一週後,這家人才得知,那天來家裡的,竟然是周恩來總理。

「2元錢在那時候不是一個小數字。」胡思強老人回憶,錢是綠色蘇版的,又大又寬,母親用手絹仔細包起來,放了兩年都捨不得用。三年自然災害時,這2元錢幫助家裡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1976年,周總理逝世。胡炎芬從學校廣播中聽到消息時,哭成淚人。

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胡炎芬23歲時通過招工進入三鬥坪鎮供銷社參加工作,並轉為城鎮戶口。後來,調到宜昌印鐵製罐廠工作,直至2013年退休。

胡炎芬動容地說,三峽大壩的建設,圓了幾代人的夢。「我沒有想到,這麼一個小島,能托起這麼大的重任。」

兩度移民,他們仍無悔投身大壩建設

胡炎芬的大弟弟胡炎新,16歲時跟隨父母告別中堡島上兩間草屋舉家上岸。當時,他並不理解年邁的奶奶望作秀為何會哭成淚人,一步三回頭。

中堡島最年長的移民胡思強,今年已89歲。(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吳堅 攝)中堡島最年長的移民胡思強,今年已89歲。(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吳堅 攝)
中堡島最年長的移民胡思強,今年已89歲。(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吳堅 攝)中堡島最年長的移民胡思強,今年已89歲。(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吳堅 攝)

如今,年逾六旬的胡炎新理解了:「那個島,是你再也回不去的家鄉。」

搬到中堡島對面坡上後,胡炎新住上了泥瓦房,跟著木工師傅學起木匠活。家裡仍有兩三畝田在島上,加之在中堡村分的2畝田,胡炎新一邊種田,一邊做木匠,一年收入有1萬多元,比島上的日子好了許多。

1992年,為給三峽工程導流明渠做準備,胡炎新一家再次移民。

「中堡島人祖祖輩輩在島上生活,剛搬到岸上時有些不習慣,但還是望得見島和長江。」他說,第二次移民時,全家搬到現在的山上蓋起了新房,卻再也看不見島,也望不見江。

三峽工程啟動後,需要大量勞動力。因為是木匠,有點手藝,胡炎新自告奮勇,成為三峽工程建設大軍中的一員。

「我的活兒主要是製模,還有紮鋼筋等。」胡炎新說,製模就是製作一種高3.1米、寬3米的鋼模板,用來固定混凝土。他學得快、人踏實,手藝也好,很快便贏得班組的一致認可。

2010年大壩主體工程建設完成後,胡炎新進入葛洲壩二公司綜合隊備倉班,繼續從事製模工作,並擔任班長。4年後,他升為副隊長,月薪4000多元。

之後,胡炎新參與了三峽大壩升船機的建設和調試等工作。直至2017年,他所在的葛洲壩二公司綜合隊,成為最後一支撤離三峽工程建設工地的隊伍。

「為了兩個大壩的建設,中堡島人雖然兩次移民,但是相比犧牲和付出,我們更多的是自豪。」胡炎新說,修建三峽大壩時,水力發電渦輪機由120個輪子的巨型平板卡車拖到現場。那一刻,「大國重器」四個字,在他眼中具象起來,自己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三峽工程竣工後,胡炎新轉戰雲南昆明烏東德,參與修建烏東德水電站。在烏東德工作兩年,他每月收入將近一萬元。

2019年,胡炎新回到家鄉三鬥坪,憑藉著參建兩座大壩的手藝,仍然從事著路基、橋樑等工程的製模加固與拚裝工作。

健在的14位中堡島人中,有10人都曾投身過三峽大壩建設,有的背水泥、有的紮鋼筋、有的做勘探、有的搬石頭、有的做飯送飯……

當年島上最小的移民崔成,如今已46歲。「那年我1歲,還不會走路,是被抱著離開中堡島的。」他笑著說。

從哈爾濱當兵5年退伍後,他脫下軍裝跟隨父親崔福昌和母親胡炎珍,一頭紮進了三峽大壩建設工地。

「大壩修建時,幾乎一分鐘都沒停過,日夜不息。」崔成說,搶工期的時候,他一天要在工地紮12個小時的鋼筋。大壩建好後,崔成學到了一技之長,做了五六年管道維修工作。「你永遠無法想像,在自己的家園上建設一座世界級的大壩,是怎樣的一種感受!」

「要想過上好日子,還是得靠自己奮鬥」

1999年,胡炎新的妻子參加三峽大壩建設。(圖片由本人提供)1999年,胡炎新的妻子參加三峽大壩建設。(圖片由本人提供)
胡炎新時常會翻看過去中堡島的老照片。(通訊員 邱天星 攝)胡炎新時常會翻看過去中堡島的老照片。(通訊員 邱天星 攝)

中堡島移民胡炎芬(右)與弟弟胡軍華(左)和兒子。(照片由本人提供)

胡炎芬的二弟胡軍華今年53歲,如今在宜昌市區一家生鮮市場賣白條雞。

「三峽工程建設時,鼓勵移民自謀出路。大壩開工那年我結婚,出來做生意也快30年了。」胡軍華說,移民之後,住的地方變了,生產方式變了,生活也跟著變了。「但不管怎麼變,要想過上好日子,還是得靠自己奮鬥。」

上世紀90年代,正值市場經濟春潮湧動,他決定幹個體戶。從馬路市場到搬進棚子,再到新市場,胡軍華起早貪黑,經常淩晨3點起床進貨,5點到市場上貨,靠誠信經營掙錢。2010年,他從棚戶區的出租屋,搬進了市中心敞亮舒適的新家。今年,他的兒子大學畢業,在福州參加了工作。

「如果不是修建大壩,我可能一輩子都在中堡島上種地。」胡軍華感慨,移民改變了自己「泥腿子」的命運。

52歲的望運平當年從島上搬出來時,駕過船、捕過魚,給人打過小工,後來又跟著別人做起房屋樁基、瓦鋼等小工程。

2020年,望運平成立勞務公司,從最初六七個人,發展到現在近20人。「他們都是村里的三峽移民。」望運平說,只要有活幹、肯幹活,大夥兒一個月能掙六七千塊錢。現在公司的房屋打樁業務,已經從三鬥坪及周邊鄉鎮,拓展到對岸的秭歸。

「中堡島過去主要種包穀、柑橘,住的都是土牆茅草屋。」望運平說,現在,背靠三峽大壩這個國家5A級景區,村里這些年通了柏油路,山頂的中堡島公園也成了網紅打卡地,環境越來越美,遊客越來越多。「以前出行靠划船,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了小汽車!」

奉獻無聲,重器無言。30年間,從防洪、發電到通航,三峽工程的成功建成和運轉,使多少代中國人開發和利用三峽資源的夢想變為現實,也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重要標誌。

冬日的西陵峽層林盡染,巍峨的三峽大壩如巨龍橫臥。壩前的合照中,每一張笑臉都燦如夏花,定格在2024年12月11日,也與江底的故園一道,定格在時間的洪流里。

用岩芯製作的中堡島界碑。

三峽中堡島古文化發掘現場。

三峽中堡島鑽探現場。

中堡島上的島碑,遠處是秭歸茅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