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旦繪製科創地圖 試圖破解成果轉化「死亡之穀」

    孫彭軍介紹複旦科創母基金一年來的工作情況。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攝    孫彭軍介紹複旦科創母基金一年來的工作情況。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攝

    近日,超額完成5億元首個目標的複旦大學科創母基金,宣告正式成立。據悉,該基金明年將完成第二個目標,實現總規模10億元。為此,複旦大學舉辦了首屆複旦科技創新投資大會。

    複旦大學同時還成立了「複旦科創投資基金」,該基金計劃規模10億元。與複旦科創母基金不同,這是一個直投項目的投資基金,將聚焦生命健康、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及未來產業,重點投資孵化國家「卡脖子」技術突破和科技前沿領域轉化項目,優先支持複旦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和校友創新創業項目。

    2023年12月3日,複旦科創母基金由複旦大學聯合地方政府、國企及市場化機構等共同發起設立。啟動一年來,複旦科創母基金在學校以及各方共同支持下,堅持「市場化機制、專業化運營」的基本定位,成功組建一支懂科學、高水平的專業基金管理團隊,完成了基金註冊備案和首關募資等前期籌備工作。

    複旦科創母基金董事長孫彭軍介紹,今年複旦科創母基金經歷了「從0到1」的實質性發展——成立獨立的管理公司,超額實現5億元的首關目標,正式入駐徐彙濱江。

    團隊開展了複旦史上最大規模的科創資源調研,繪製一張「複旦科創地圖」,「搞清楚有什麼,我們才能知道未來的路怎麼走」。

    這張覆蓋5900多位複旦科研人員(包括附屬醫院醫務工作者)的科創地圖,明確了複旦在生命健康、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及未來產業的科研人員分佈情況,將有助於篩選出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複旦科技成果。孫彭軍介紹,目前,「複旦科創地圖」一期工程已基本繪製完畢,明年計劃進入二期工程,在進一步細化「顆粒度」的基礎上,有望實現手機端智能化查詢,為以複旦為柱蠆式的「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共同體提供數據支持。

    孫彭軍認為,複旦作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長項是產出原創性、顛覆性的科技成果,產業化過程中應強調質量,而非僅僅是數量,「我們要做的是高水平、高質量的科技成果轉化,把更多原創性、顛覆性的科技成果最後變成產業,支持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造更多自主可控產業鏈」。

    科技成果轉化可分為4個主要階段:「0到1」是基礎研究的過程,「1到3」是以概念驗證為主的階段,「3到10」是從小試到中試的過程,「10到100」是科技成果實現完全工業化的階段。

    放眼國內外的科技成果轉化經驗,失敗案例大多集中在「1到3」「3到10」這兩個階段,它們也因此被稱為實驗室到市場的「死亡之穀」。究其背後的根本原因,其實在於科研與產業化的差異——前者往往是自由探索的過程,不帶有強烈的目的性,尤其是原創性研究;而後者關註解決實際問題,強調大規模量產和低成本。

    「要破解‘死亡之穀’,就要讓科學家進一步瞭解產業需求,引導一部分科學家進行應用研究。各類專業要素的介入,比如產業界、資本界和專業團隊的介入,也能夠降低‘死亡之穀’的風險。」孫彭軍說。

    為此,複旦大學在當天的大會上宣佈成立複旦科技成果轉化創業賦能項目(以下簡稱「F-LAB項目」)。據悉,F-LAB項目將加強原創性、顛覆性科學研究和技術與產業應用的深度融合,重點從複旦科學家與校友中發掘高潛力人才和高質量項目,通過課程賦能、陪伴輔導、要素匹配、投資孵化等「一站式」服務,培育一批由複旦科創生態全鏈條賦能的科技成果轉化明星項目,孵化具有品牌效應和複旦標籤的知名科創公司。

    孫彭軍透露,目前F-LAB項目已選拔首批30位擁有良好科創基礎和產業化意願的複旦青年科學家、校友,通過彙聚各種創新資源和行業專家,幫助他們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

    「科技成果產業化,並不意味著鼓勵科學家去辦一家公司。」孫彭軍說,大學的使命在於培養人才和產出一流的科研成果,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路徑是多元化的,「教授開公司」只是其中一個選項,「我們更多是鼓勵產業界、資本界與複旦的科學家一起合作,協力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

    據悉,目前已有一些資本及企業開始接觸複旦的科研團隊。隨著母基金的建立鋪開,未來還將有更多「懂科學家」的「合夥人」參與到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母基金也將引導子基金成為「耐性資本」和「長期資本」,發掘和投資具有良好前景的高成長性項目。

    「我們要做的不是個案,而是帶動一批人才和企業的參與,實現從點狀到片狀的擴展。」孫彭軍說,「期待10年、20年後,我們也能培養出馬斯克那樣的人物」。

汪蒙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2月16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