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島嶼讀書》走進北大,阿來:如果停止行走,我就枯竭了
新京報訊(記者劉瑋)《我在島嶼讀書》主創進北大暨北京大學「批評家週末」文藝沙龍活動日前舉行。在討論環節,阿來、程永新、七堇年、李洱、陳旭光從與文學作品相遇的經歷出發,暢聊了文學和閱讀如何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影響著一代代作家和讀者的成長。
《我在島嶼讀書》走進北大活動現場。
活動中,阿來也分享了作家與行走之間的關係。他表示,無論是四女生山的秋景、米倉山脈的雲海,還是稻城亞丁的岩石,在他筆下,這些都不僅是自然風光,更是探討人與自然、人與自己的關係基點。「行走是中國文學界的傳統,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多風景,如果有一天我停止行走了,我就枯竭了。」
而在李洱看來,正是因為不斷地行走,才讓以阿來為代表的一類作家,對這個世界永遠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也讓他們的創作題材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活動中,他忍不住回憶起了與阿來的一段陳年往事,「多年前曾和阿來老師一起去倫敦的赫特公園遊覽,整個過程中他一直在用單反相機拍各種植物,反復對焦、反復研究,感覺他每走兩步就好像在安第斯山脈走了100米,在不斷打開一個又一個世界。當然,也耽誤了我們很長時間,因為一直在等他。」李洱的講述也讓現場笑聲不斷。
與阿來類似,行走的收穫和感悟也被融入進七堇年的文字之中。「一年中,我有幾乎一半的時間在書桌前,一半時間走出去,去打開自己的眼界。」七堇年回憶稱,這次跟隨《我在島嶼讀書3》去希臘的經歷,也讓她得以看到了一個更大的世界。這個世界,與她二十年前去到過的地方完全不一樣。「二十年前,年少的我曾經窮遊過希臘,但當時幾乎是走馬觀花地看。這次去,有幸和作家前輩們一起交流,發現原來他們是這樣相處的,是如此平易近人的,內心的觸動非常大。所以,隨著閱曆和眼界改變,世界將是更富有層次的。」
編輯 佟娜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