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訴即辦平行論壇共議數智治理 大數據背後離不開「人的努力」
12月18日,2024北京接訴即辦改革論壇在北京召開。在當天下午舉辦的「新質—數智時代與城市治理創新」平行論壇上,國內外城市治理領域的政府領導、知名專家、頂尖學者、基層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質生產力如何賦能城市治理。
北京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實踐探索
在主旨演講環節,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何達基圍繞城市電子治理方向分享了香港經驗,並認為北京市為香港和其他城市樹立了良好典範,特別是在致力於為人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提供更到位的服務、構建更公平安全的社會環境以及促進更健康美好的人生方面,北京已經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實踐探索。何達基也強調了數據的重要性。他表示,「在論壇中,我們看了一部精彩的紀錄片,提到很多利用數據的可能,但是讓我最感動的不是怎麼利用數據,而是中心裡上千員工公共服務的態度。在這個數據非常重要的時代,是人在背後努力付出,人跟機器需要能夠共治共享,人要學會利用數據和機器。」
泰國數字政府發展局高級執行副總裁兼代理總裁、首席執行官阿拉達·盧昂維拉伊表示,曼穀、佩治島和清邁等城市正積極投身於智慧城市的建設浪潮中,泰國致力於建設提供政府服務的數字工具,確保全國範圍內每位居民都能便利地享受服務。此外,她還提及了泰國名為「Thang Rat」的公共服務平台,其功能類似於中國的12345熱線。儘管目前該平台尚處於初期至中期的成長階段,並需要在公眾中進一步樹立信任,阿拉達對此充滿信心。
北京的治理經驗值得借鑒
南韓延世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系安德伍德傑出教授、未來政府研究所所長文命在指出,北京治理經驗值得借鑒,「我們的目標是讓政府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反應迅速、具有預防性並充滿活力。在全球範圍內,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都在進行一系列的政策變革,以期讓政府變得更好、更具回應性、更透明且更負責任,北京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數智賦能北京城市治理也湧現出許多案例和具有推廣價值的經驗。北京市委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張強分享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新質生產力培育與應用——打造智慧城市標杆示範區方面的探索與成就。張強表示,北京經開區聚焦城市智能體建設,構築全域改革體系,一體推進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建設,超前佈局新型基礎設施。全面提升企業和市民的滿意度、獲得感和安全感。
作為基層數字治理的代表,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街道黨工委書記董智杭從數智賦能基層治理視角出發分享了中關村實踐經驗。董智杭表示,中關村街道創新雙循環工作機制,將轄區5.28平方公里劃分為213個小網格。通過關芯智巡系統定位每個網格的區域,明確每個網格的工作內容、深度、頻度和配備的資源,確保網格內責權對等,使得小網格內的大部分事項可以通過小循環內部解決,小循環無法解決的事項自動轉至上一網格並啟用大循環。
聚焦政府與民眾新型互動模式
在當天的平行論壇上,還舉行了圓桌論壇。在介紹海澱區萬壽路街道經驗時,北京市海澱區萬壽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曾濤表示,依託基層的相關數據,不斷創新治理模式。「比如,社區成立了‘幸福360養老服務社’,建立了養老服務一體化數字管理平台,既解決了吃飯質量問題,又能提供居家服務、健康監測、鄰里互助等6個方面的服務,以‘養老+物業+科技’的新模式,做到了服務的零距離全覆蓋,實現了線上的動態管理與線下的實時服務,有效地滿足老人的居家需求。」
作為學者,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朱旭峰則聚焦接訴即辦改革所構建的政府與民眾新型互動模式,他表示,「接訴即辦改革通過‘政民互動’實現了治理創新,其核心就在於構建政府與公民之間的雙向交流渠道,確保信息流通、有序參與及高效反饋,以此來增強政府治理效能,更好地滿足民眾的需求。」
針對如何深化接訴即辦改革、加速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朱旭峰提出要充分利用行政數據資源,強化科學決策能力。以12345熱線為例,已受理1.5億件訴求,未來應借助AI大模型與大數據技術深入挖掘數據背後的社會民情與城市治理信息,同時促進數據共享與協同,提升政府決策效率與治理能力。
新京報記者 查誌遠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