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智能化大棚「綠意濃」 冬季蔬菜銷路旺

隨著氣溫下降,蔬菜市場需求量增大。連日來,拉薩市堆龍德慶區淨土產業園區加緊採收、裝運蔬菜,發往各大商超及農貿市場,豐富市民冬季「菜籃子」。「智慧大棚優化了蔬菜的生長環境,使得產量和品質都得到了顯著提升,現在很多反季節蔬菜都能在大棚里成功種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拉薩冬季蔬菜的供應穩定。」拉薩市堆龍德慶區淨土產業園區負責人旦增曲紮說。

生產平穩有序

冬季大棚蔬菜長勢喜人

12月的拉薩冬意漸濃,園區連片的溫室大棚,在冬日暖陽下熠熠生輝,宛如一個個孕育希望的「菜籃子」,豐富冬日市場供應。走進蔬菜大棚,棚內暖意融融、綠意盎然,黃瓜、西紅柿、青椒等各類蔬菜均已進入成熟期,長勢十分喜人。眼下,正是大棚青椒採摘期,一壟壟、一株株青椒掛滿枝頭,工作人員三五成群忙著採摘,現場一派繁忙景象。「採摘青椒要向上摺,這樣才不會損傷植株。」在旦增曲紮的指導下,工作人員很快完成了採摘工作,經過打包、稱重後,37袋青椒被整齊地擺放在一起,等待著裝車發貨。

旦增曲紮介紹,近兩年,園區引進了排灌水系統、倒掛噴及相應的蔬菜生產設施,同時還引進了各類蔬菜優良品種及高效安全栽培技術進行生產應用,大大提高了蔬菜的品質和產量。「目前,我們這片區域一共有800多個大棚,種植了辣椒、黃瓜、菜瓜、西紅柿、上海青等20多個品種的蔬菜,收穫的蔬菜除了直接供給一些單位和學校外,大多數都被運到了拉薩的蔬菜批發市場,再由批發商銷往全區各市地。」旦增曲紮說,「我們大棚種植的蓮花白成熟週期在3個月到4個月,辣椒從種植到上市的時間差不多需要6個月。從產量上來說,目前1畝地的西紅柿每茬產量在7噸左右,辣椒和土豆產量就更多了。我們在篩檢蔬菜時都很嚴格,次品蔬菜都會直接剔除,送到市場的都是經過挑選的優品。」

裝上「智慧腦」

科技助力大棚精細化管理

為了保證蔬菜的品質和產量,園區採用了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嚴格控制大棚內的溫度、光照、通風等,通過精細化管理,確保蔬菜生長在最佳的環境中。走進另一座溫室大棚,記者發現這裏和其他大棚有所區別,種植的西紅柿採用無土栽培,還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遠程監控和管理,工作人員通過手機就可以檢測、控制溫室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等,確保滿足西紅柿生長的要求。此外,大棚利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計算機系統自動調節營養液的配比和供應量,實現精準灌溉,大大提高了作物的吸收效率,使得西紅柿的生長更加健康,果實更加飽滿。

「這是我們研究院在拉薩的試驗項目,這個大棚里種植了很多不同品種的西紅柿,通過研究對比瞭解它們的長勢和產量。從目前的生長情況來說,整個大棚的西紅柿的長勢很好,預計產量也不會差。」西南大學產業研究院現場技術指導王亞明告訴記者,「如果後期試驗成功,我們計劃在園區推廣,將這些先進的種植技術應用到更多的大棚中,進一步提升蔬菜的產量和品質。」

由於西藏和其他省市的氣候環境不同,種植蔬菜尤其要講究因地製宜。旦增曲紮告訴記者,以前到了冬天,拉薩本地的蔬菜產量就會下降,而且很多喜溫的蔬菜也無法種植,冬季部分蔬菜只能依靠外地供應。「我作為科技特派員,每年都會參加很多技術培訓,學習最先進的種植技術,再帶回園區傳授給工作人員,大家共同努力,用科技的手段提高蔬菜的產量。」旦增曲紮笑著說,「現在,通過建設智能化大棚,突破了氣候等自然因素限制,提升了蔬菜生產能力,保障了冬季蔬菜的供應。雖然已經進入12月,氣溫已經很低了,但我們的大棚里還能種出西瓜呢。」

嚴把蔬菜檢測關

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在種植辣椒的大棚里,記者仔細觀察後發現不少辣椒植株的嫩葉、嫩莖上有一些蚜蟲。旦增曲紮告訴記者,目前園區堅持走綠色無公害蔬菜道路,最大限度減少農藥使用,確保產品達到綠色食品標準。「在蔬菜的種植過程中,我們會定期進行病蟲害防治,使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嚴格控制農藥殘留,確保蔬菜安全無害,讓市民都能吃得放心。」旦增曲紮說。

與此同時,園區還建立了嚴格的檢測制度,對所有出棚蔬菜進行安全檢測。檢測室內,檢測員索朗曲吉正在為即將上市的蔬菜進行檢測,只見她按操作要求,對採集回來的蔬菜分類進行提取、濃縮、定容、儀器分析等步驟檢測,確保上市的每一批蔬菜都符合質量安全標準。「我們主要進行的是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量的快速檢測,確保蔬菜中不含有害物質殘留。」索朗曲吉說,「所有蔬菜上市前,我們都會進行嚴格檢測,平時拉薩市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也會對蔬菜進行抽查,一旦發現不合格的產品就會立即進行處理。目前我們園區沒有出現過超標和不合格現象。」

行走在園區里,一座座大棚整齊劃一,閃爍著希望的光芒。這些大棚不僅承載著豐富「菜籃子」、鼓起「錢袋子」的美好願景,也見證了西藏蔬菜產業從傳統向現代、從低效向高效的轉變。如今,冬日的大棚內,一茬茬綠色蔬菜茁壯生長,不僅提供了新鮮、健康的食材,也讓市民群眾的幸福感成色更足。

【記者手記】小小「菜籃子」事關「大民生」

近年來,我區把蔬菜穩產保供作為穩市場、平物價、穩民心的一項重點民生工程來抓,各市地通過推進蔬菜生產基地建設,積極解決蔬菜種植、運輸等問題,蔬菜生產與供給能力不斷提高,為提升各族群眾生活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統計,全區蔬菜播種面積由2012年的35.61萬畝提高到2023年的43.04萬畝,增長20%;蔬菜產量由2012年的65.59萬噸,提高到2023年的88.39萬噸,增長34%;蔬菜人均佔有量由2012年的213公斤,提高到2023年的241公斤。目前,我區蔬菜生產規模、自給水平、產量和人均佔有量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菜籃子」越來越滿當,大家吃上了物美價廉的「放心菜」「安心菜」,「小菜籃」裝滿了群眾的「大幸福」。

責任編輯:次仁央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