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株洲產業鏈發展新質生產力特別報導④丨新與轉——先進陶瓷與新型功能玻璃產業發展觀察
策劃:諶孫愛
統籌:葉新福
執行策劃:劉小波
【編者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健全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發展巨浪勢能滔滔,株洲乘風而上。牢牢抓住科技創新,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高韌性升級。軌道交通、通用航空、硬質合金、陶瓷玻璃新材料、工業文旅、北鬥信息等產業步履鏗鏘,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接連湧現。
新的坐標繁星點點,株洲行穩致遠。理性審視產業邏輯,縱向取產業創新能力,橫向取城市競爭力,株洲在「大國製造」的底座作用不可替代,在全球製造業產業鏈、價值鏈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視。
致力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探究株洲最具代表性的產業發展方向,本報特選取上述關鍵產業鏈進行細緻梳理。我們將從基礎優勢出發,剖析製約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並審視未來的發力方向,旨在挖掘各產業中蘊含的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拓寬和加深株洲的產業護城河,為株洲先進製造業注入新的競爭優勢,助力其在全球產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株洲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毅
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先進陶瓷和新型功能玻璃,被稱為新材料領域的「孿生姊妹」,以「國之大材」服務「國之重器」。
循著「聚焦、裂變、創新、升級、品牌」工作思路,株洲市先進陶瓷與新型功能玻璃產業鏈向上生長,向新而行。截至2023年底,陶瓷企業達1500餘家,產值近800億元;玻璃企業12家,產值43億元。後者雖體量尚小,但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發展,未來可期。
如今,陶瓷和玻璃兩大傳統產業,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嫁接」新興市場的廣闊藍海,向新質生產力轉型。陶瓷從傳統觀念里的杯碟盤碗瓶,蝶變成攀上「電力珠峰」的瓷空心絕緣子、用於高鐵製動的陶瓷刹車片等,專家稱之為先進陶瓷。玻璃從用做家居裝修的門窗、裝水置物的杯盤,搖身一變成可彎曲摺疊的柔性玻璃、用作建築外立牆面的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等,行業稱之為新型功能玻璃。
醴陵傳統的陶瓷和玻璃產品,以新材料之角色,廣泛應用於半導體、新能源、生物醫療等前沿領域。
傳統產業的新應用場景
「陶瓷針」「陶瓷管」「陶瓷薄片」……湖南省國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展廳內,樣式繁多、功能多樣的新型陶瓷材料等產品,讓參觀者眼花繚亂,「陶瓷還能這樣用?」
該公司銷售經理丹恩偉向來賓介紹各類產品的材質及應用領域,每當有人問「陶瓷會不會容易摔碎」時,她總會笑著拿起樣品丟到地上,結果連一絲刮痕都沒有。「金屬可以加工成什麼樣子,陶瓷新材料同樣可以,且硬度可做到僅次於金剛石。」丹恩偉說。
這是一家專注新型陶瓷材料、先進陶瓷結構件生產加工的源頭公司,其產品不是一摔就碎的「嬌貴玩意兒」,而是「科技範」十足的氧化鋁陶瓷、碳化矽陶瓷、陶瓷結構件等,廣泛應用於軌道機車、新能源等高端領域。
先進陶瓷又稱高性能陶瓷、精細陶瓷等,相比傳統陶瓷材料,其原材料的選擇更為精細,製造工藝和精加工過程更加複雜,從而賦予其更高的強度和韌性,以及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談起醴陵陶瓷的輝煌,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扁豆雙禽瓶榮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古路新韻」對瓶贈與外國元首……醴陵陶瓷精美絕倫。
事實上,醴陵陶瓷尤其是電瓷,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光環:醴陵華鑫電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空心瓷絕緣子服務全球電網;醴陵東方電瓷電器有限公司的電瓷進入軌道交通裝備;湖南昌諾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碳化矽陶瓷換熱器在輪船、航天等領域大顯身手……醴陵陶瓷能「上天入海」。
在醴陵,一塊玻璃「身懷絕技」。
0.33毫米有多厚呢?大概相當於一張A4紙的厚度。醴陵旗濱電子玻璃有限公司生產的高鋁超薄玻璃,顛覆了人們過去對玻璃硬、脆、易碎等特點的認知。「不僅超薄,更有透過率高、韌性好等特點,是電子信息顯示產業所需的關鍵核心材料。」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自豪地說,「即使彎曲成環狀也不會折斷。」
從浮法玻璃、節能建築玻璃到光伏玻璃、電子玻璃,旗濱集團不斷向高端玻璃產品進軍,猶如縮影般,客觀展現了醴陵玻璃產業向高附加值、低耗能深加工產品的轉型晉階之路。
在位於醴陵東富工業園的中建材株洲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展廳,記者看到了「有光就有電」的科技玻璃——遇到光,玻璃就被「點亮」了。在這裏,誕生了國內首條最大單線產能、最大產品尺寸、最高光電轉化率的生產線。
「隨著科技發展,新的玻璃品種不斷湧現,整個行業發生了顛覆性變化,煥發新的生命力。」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瑛說。
▲中建材株洲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謝慧 攝 (1)
比如,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既可替代建築玻璃幕牆,還能實現弱光發電,單片面積1.92平方米、重30公斤的「發電玻璃」年發電量可達270度,替代建築玻璃幕牆的同時兼具發電功能,實現建築節能一體化。
企業向「新」成長,產業聚鏈成勢。在醴陵,一片片「新玻璃」,正取代笨重、附加值低的原片玻璃,創出一片新天地。
培育轉型新動能的醴陵探索
進入新發展階段,陶瓷產業放大優勢競速新賽道,成為為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的現實之舉。
株洲審時度勢,成立先進陶瓷和新型功能玻璃產業鏈,推動「鏈」式發展,激活產業聚變效應。作為該產業主要承載地,醴陵把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擺在突出位置,傾力紓解企業在人才、資金、市場等方面的「成長煩惱」,力促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發新芽」,成大樹。
湖南省國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與國內多家知名院校合作,專注國內先進陶瓷材料空白領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闖出一條新路子。其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銷售額僅600萬元,今年已過千萬,發展形勢強勁。
先進陶瓷的魅力,在於更高科技含量、更高附加值。
湖南藍思華聯精瓷有限公司正積極探索特種陶瓷用於生產日用陶瓷和酒具,另闢生產高端日用陶瓷路徑;研發陶瓷新材料熱彎模具,用於製作手機曲面玻璃。
在華鑫電瓷車間外,10多米高的空心瓷絕緣子整齊排列。「別看它們顏色不起眼,科技含量卻非常高,瓷體全身經過1250℃煆燒,直徑1米多、高14米左右的瓷身不能有任何氣孔,難度可想而知。」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今年電網建設需求強勁,其產品供不應求,產值有望增長30%。
目前,醴陵電瓷有國家級「小巨人」企業5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1家、高新技術企業36家,年出口量全國第一,打造我國首個出口電瓷質量安全示範區,成就了「凡有電網處,必有醴陵瓷」的佳話。
一個為電瓷暢通出口的故事在醴陵業界廣為流傳。
曾經,醴陵的電瓷樣品需送到西安、武漢等地檢測,路程較遠,運輸成本高,製約著行業發展。醴陵市高新集團(現淥江集團)與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選址東富工業園,與當地電瓷龍頭企業共同成立濱華電瓷電器檢測檢驗有限公司,承接特高壓電瓷機械性能、電氣性能等國家級檢測服務。
如今,醴陵的電瓷不僅在家門口就可以檢測,淥江集團下屬子公司——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還提供一站式技術服務,為瓷企建設內部檢測實驗室,實現互利共贏。
醴陵有醴陵陶瓷煙花職業技術學校、湖南工業大學醴陵陶瓷學院等3所陶瓷相關院校,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成為先進陶瓷產業的人才「蓄水池」、創新「動力源」。
與此同時,醴陵以「湘雅鄉情」活動為起點,柔性引才向產業領域擴散裂變,與湖南師範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等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工業領域組建「科技專家服務團」,打造人才共享平台,通過產學研合作,共同攻克關鍵技術難題;邀請3位院士探討陶瓷產業「卡脖子」技術合作,實現院士來醴「零」的突破。
近年來,「醴陵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與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國家高層次人才走進醴陵等系列引智活動相繼舉辦,陶瓷行業專家庫不斷充實,彙聚起產業發展的強勁「磁力」。尤其是連續舉辦了7屆的醴陵瓷博會,搭建起技術交流、產業合作的開放共享平台。
面向未來的借鑒與建議
材料強則製造強,製造強則國力盛。
從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視角審視,新材料不僅是實現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的物質保障,更是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向「微笑曲線」高端邁進的根本支撐。
先進陶瓷是全球高科技領域的「必爭之地」,也是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潛力所在。據統計,2023年全球先進陶瓷市場規模達到4112億元,預計到2029年,這一數字將突破6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兩位數以上。
具體到醴陵,陶瓷新材料企業產值近3年呈遞增趨勢,且平均增速高達40%。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吳越申說:「未來陶瓷產業應首先瞄準先進陶瓷等高附加值產品和領域,這也是歐美髮達國家陶瓷產業的發展方向,對於中國陶瓷產業的轉型升級而言,順勢而為,方可有所作為。」
從2021年起,景德鎮明確把先進陶瓷作為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努力打造國家先進陶瓷產業發展樣板區,計劃到2025年,先進陶瓷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再造一個景德鎮陶瓷工業。主攻先進陶瓷,折射出的是「千年瓷都」在陶瓷產業佈局上的超前視野。
醴陵陶瓷新材料企業建議,破解當前產業「有技術,但研發人才不足;有增長,但資金後備不足;有市場,但銷售渠道有限」的發展難題,可從利用產學研,強化人才引育留;因企製宜,做好產業服務;加強合作,實現抱團發展三個方面發力。
比如,建立陶瓷行業以及材料領域專家庫並面向社會公佈,讓企業通過「點菜」式預約聘請;積極爭取陶瓷新材料專項資金;重點研發項目納入扶持清單;成立陶瓷新材料協會,引導會員企業共享發展政策資源,避免無序競爭和內卷內耗。
在醴陵經開區一位負責人看來,醴陵陶瓷產業有著深厚底蘊,培養了一批成熟的產業工人,這是產業邁向高端的底氣。而通過與國內一流院所合作,讓實驗室里的創新成果,在醴陵轉化落地,從而實現「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轉變。
「圍繞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株洲優勢產業,啟動雙向賦能,實現先進陶瓷產品的跨界應用。」該負責人表示,將重點發展功能陶瓷、陶瓷材料等,升級產業鏈,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勢能。
隨著玻璃組分體系、流程工藝、應用場景等的加速創新,當前的玻璃材料已經成為按需求設計,集高強、高韌、耐蝕、耐高溫、抗輻射、表面活性等優異性能於一體,功能性玻璃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春天。
產研一體化是蚌埠玻璃產業「新生」的重要發展秘訣。該市將新能源、新型顯示、智能傳感、生物化工、汽車零部件等作為全市的五大產業集群,通過成立工作專班、組建產業聯盟、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等方式,凝聚各方力量,集中突破。目前,蚌埠已建立起新型顯示、光伏玻璃、特種玻璃產業鏈和泛石英材料產品群「三鏈一群」的矽基新材料全產業鏈產業體系。
此前,醴陵市已高標準規劃建設玻璃產業園,按照「特色園區、玻璃高地」的定位,打造中國南部最大的玻璃研發生產基地,把玻璃產業打造成醴陵的第三大產業。同時,加大對龍頭企業技術改造支持力度,堅定不移壯大龍頭企業。
當前,受經濟情況和房地產行業不景氣影響,加之醴陵不少玻璃企業的產品為平板玻璃,經營業績欠佳。業內人士指出,醴陵要不斷拓展玻璃深加工市場,重點發展電子玻璃、鋼化玻璃、高端日用玻璃、車用玻璃等高端玻璃產品,將科創「關鍵變量」,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有效增量」。同時,加快引進附加值高、與高科技產品相配套的玻璃項目,延伸發展高端玻璃系列。
轉是歷史的必然選擇。在醴陵向我市首個1000億元縣市目標衝刺的關口,以創新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衍生出新的產業鏈條,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成為必經之路。陶瓷和鞭炮兩大傳統產業,綿延數千年之後也必然有新的生產力要素來傳承,來創新發揚。
新是時代的必然要求。在全國百強縣的排名中,醴陵多年位居其中,但2023年的榜單中,已有54個躍過1000億元大關。這些進入躍升期的百強縣,產業結構優化,科技化水平和附加值水平不斷提升。其主要任務是提升產業層次,推動新舊動能轉化。
無論是縱向的歷史發展軌跡,還是橫向的城市競逐,新材料對傳統陶瓷和玻璃產業的加持,都將為醴陵注入新的發展動能,成就其千億夢想,之後迎來城市與產業的爆發期。
【評說】
結構優化是電瓷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意。從微觀來看,醴陵電瓷行業高質量發展不僅囊括了產品矩陣打造,還包括頭部企業和品牌影響力的培育。電瓷行業的產業系統不是若干環節的拚湊,而是內部有機關聯、功能互補的體系。目前,醴陵電瓷產業還需進一步加強上下遊的強鏈、補鏈、延鏈,充分運用數字、網絡技術,創新運營方式、經營模式,推動電瓷產業鏈上下遊高度協同,釋放全產業鏈的強大綜合效益。
——華鑫電瓷總經理助理 黎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