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 主流媒體煥發新質生產力
從讀報到讀圖,再到沉浸式全感官體驗,AI正讓普通人每日的新聞閱讀如萬花筒般新奇又絢麗。昨天,中國2024中國報業傳媒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大會在上海舉行,上海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AI先行者,也為AI賦能新聞傳媒帶來無限遐想。從技術驅動到內容為王,從融媒輕騎兵到新聞數字人,深度學習、大模型、圖像生成等AI熱詞成為助力上海乃至中國報業蓬勃發展的技術動力源。AI賦能,引領讀者在各種智能終端裡沉浸式衝浪全球資訊動態,已經成為主流媒體著力打造的新質生產力。
上海報業創造新質生產力
據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課題組發佈的《人工智能新時代新聞責任使命報告》,目前全球10.2%的媒體建立相應機制,將人工智能引入生產流程,41%的媒體正在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鼓勵和支持部分新聞業務板塊應用AI技術。今年來,我國黨報傳媒行業積極響應時代要求,學習和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在行業內開展了關於人工智能賦能的高質量發展研究和應用技術,並取得一定效果和成就。
上海是一座科技之城,當下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根植於深厚的前沿科技沃土,上海主流媒體新技術賦能瞄準新質生產力,著力以AI創新加快推進主流媒體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賦能高質量發展。「作為全國媒體融合發展的地方實踐,上海報業集團經過十餘年發展,已經成為中國新型主流媒體融合轉型的頭部樣品,成為行業的‘榜首’」。據中國報協相關人士介紹,上個月,上報集團宣佈啟動新一輪改革,緊扣系統性變革這一主調,積極擁抱技術變革推動媒體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
目前上海報業集團正在建設AI平台,實現AI技術在采編流程的深度應用和創意策劃,內容生產、內容分發、數據分析、商業應用的全鏈條支持。上海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李芸作題為「主動變革 駕馭變革 引領變革」的主題分享時指出,上報集團圍繞「做最懂科技的傳媒集團」,從建設AI超級平台,自研垂類模型和算法,佈局未來傳播渠道等三方面發力,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全方位多維度重塑生產機制,積極打造開創性引領性主流媒體新質生產力。
近一年來,上報集團緊緊抓住AI賦能重大機遇,已實現不少AI落地媒體應用的新突破——集團融媒虛擬演播室擁有超過300套三維虛擬場景,實現了400多次場景轉化;集團以AI數字人IP矩陣為抓手,全面推動AI賦能融入內容生產各環節;倡導支持采編人員在重大融媒報導積極使用AI新技術,推動采編人員認知迭代與能力升級。
面向未來,上報集團將加速迭代融合技術研發,建設AI超級平台,實現AI技術在采編流程的全鏈深度應用。同時,集團還將在實現應用場景商業閉環、培育集團數據資產、培養「內容+科技」復合型新質人才等領域全力加速,從而實現主流媒體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奮力一跳」。
主流媒體驅動讓AI做正確的事
人機協作用新聞「魔筆」產出《郵輪綠皮書》,借助AI親曆上海解放的歷史瞬間,AI影片重現巴金筆耕不輟的創作人生……中國2024中國報業傳媒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大會上,一系列「人工智能與傳媒融合發展」相關案例讓新聞呈現方式更為立體多樣。全國主流媒體銳意探索,巧用AI之筆更為生動地還原社會變遷與發展,記錄普通人當下的美好生活。
例如,新民晚報於今年5月推出《重走解放路,飛越新地標|AI 眼中的上海解放瞬間》系列融媒報導,運用市面上主流的多款大模型 AI 軟件,涵蓋文生圖、圖生影片、文生影片、影片重繪等工具,生動還原了「鏖戰月浦」「激戰高橋」「攻堅蘇州河」等5 個上海解放戰役的重要歷史場景和英雄故事,展現今日的巨大變化和全新面貌。
特別是,AI技術逼真再現歷史場景,讓無數讀者彷彿親臨那段血與火的壯烈瞬間。一位 93 歲老戰士的家屬在朋友圈寫道:「通過 AI 技術,彷彿穿越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致敬那些逝去的先烈!」這種歷史瞬間與尖端技術相結合的報導方式,為受眾感知和瞭解上海解放的歷史意義和時代發展的滄海桑田,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
AI新技術浪潮中的危與機
本次大會還邀請AI創業先鋒,AI獨角獸企業MiniMax上海稀宇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閆俊傑和小紅書副總裁、總編輯許磊深入闡述並分析人工智能對高質量內容的促進作用,以及AIGC技術發展對真實性核實的挑戰。在主題對談環節,由複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應用新聞傳播專委會理事長張誌安與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總工程師王資凱共同剖析並展望AI賦能下的數字新聞業。
「新一代人工智能圍繞生成式人工智能,對傳統的媒體內容分發產生很大影響,可能造成傳播渠道全面變化。」 作為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總工程師,王資凱正在親曆生成式人工智能導致互聯網上內容產品呈十倍、百倍爆炸式膨脹,主流媒體內容的生產效率和內容傳播速度深受衝擊。「然而,不斷突破的AI技術也為主流媒體提供了新的破題思路。比如,可以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建立起更多分發通道、更好的采編機制,製作更多高端內容賦能一線讀者。」他建議。
在張誌安教授看來,中國主流媒體要在AI技術應用中不斷尋找創新應用和創新場景,才能實現並延續新聞媒體獨有的創造力。「AI技術在過去十幾年已經在傳媒界加速應用,但生成式人工智能又在內容領域有更大的賦能空間。」對傳媒業來講,根本使命是內容生產,AI不僅是挑戰也是媒體創新發展的工具,「要用AI創新更好的應用,做出更好的作品,服務人民和網民。」
新民晚報記者 馬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