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金聲丨​有效專利佔全球2/3,中國工業機器人聰明又能幹

機器人是新興技術的重要載體和現代產業的關鍵裝備。前不久,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製造業領域機器人應用速度持續加快,2023年每1萬名員工配有470個機器人,密度是2019年的兩倍多,升至全球第3位。

工業版人形機器人,精準識別到達裝卸區的AGV小車,雙手搬起最大負載15公斤的貨箱,將其穩穩放置到物料架上;體積小巧的噴漿機器人,可自動定位導航,自動規劃噴漿作業路徑,一鍵全自動噴漿作業,井下噴漿速度大幅提升……今年8月舉辦的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各式國產機器人亮出「十八般武藝」,令人讚不絕口。

從小到大、從大到強,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和生產國:相關有效專利超19萬項,佔全球比重約2/3;連續11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近三年新增裝機量佔全球一半以上。

規模持續擴大,實力也在穩步提升。軸承來自溫州、伺服電機來自衢州、諧波減速機來自蘇州……有了上下遊企業共同攜手,上海新時達機器人超級工廠下線一台「全長三角造」機器人只需12分鐘。從多元信息融合感知、人機自然交互等前沿技術取得新突破,到減速器、控製器、伺服系統等關鍵部件實現自給,我國機器人產業越發強大。

機器人密度的持續提高,與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壯大密不可分,更得益於中國製造的龐大體量。

河鋼集團石鋼公司新區棒材精整作業產線上,38台機器人協同作業,拆捆、修磨、打捆、貼標、入庫……整套流程一氣嗬成;

珠海高欄港格力空調車間,機器人忙碌不停,從壓縮機、冷凝機安裝,到螺絲固定、成品檢測,從生產到出庫每道環節全部自動執行;

東方汽輪機葉片「黑燈產線」,無人運輸小車來回穿梭,機器人自主上料,產線設備利用率達到90%,24小時無人幹預連續加工……

我國製造業規模大、門類齊全,規模連續14年居世界首位,正朝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穩步轉型,為機器人產品大規模應用提供了豐富場景、創造了海量需求。數據顯示,目前工業機器人應用已覆蓋我國國民經濟60個行業大類、168個行業中類。

一系列相關政策舉措,也助力機器人產業更好發展。

看供給側,有關部門相繼出台《「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工業機器人行業規範條件(2024版)》等政策舉措,著力突破核心技術、夯實產業基礎、增強有效供給,持續完善產業發展生態。

看需求側,今年以來設備更新行動的推進實施,進一步激發出各行各業對機器人的需求。前8個月,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16.8%,增速比全部投資高13.4個百分點。像埃斯頓機器人公司就感受到市場行情的走高:「今年三季度,公司機器人訂單實現同比環比雙增長,全年出貨量有望從去年的2.5萬台增至3萬台。」

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各顯其能,農業、商貿物流、醫療健康等行業加快應用……跳出製造業,機器人正為千行百業持續賦能,「機器人+」應用體系正不斷完善。

2019年,中國機器人密度剛剛躋身全球前十,4年時間就又躍升至前三。未來,已經跑出「加速度」的中國機器人還將打開多少想像空間?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