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探訪臥龍核桃坪、神樹坪等基地,近距離感受我國野化放歸大熊貓新成果
【環球時報赴四川特派記者 郭媛丹 單劼 環球時報記者 趙瑜莎 冷舒眉】編者的話:作為中國的國寶,大熊貓在國內外知名度極高,為保護這一珍稀物種,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熊貓中心」)和其他機構在四川設立多個基地,致力於大熊貓救護、繁育、野化放歸和科學研究等工作。近日,《環球時報》記者走進熊貓中心臥龍核桃坪、神樹坪等基地,近距離觀察和記錄我國多年來在大熊貓科學研究與保護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中國式創新:「母獸帶仔」野化培訓模式
自2015年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公佈以來,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棲息地面積均有增長。截至目前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已增長到1900只左右,但它們分佈在不同地方,其中一些種群的大熊貓數量少於30只,要單純以就地保護的方法維持大熊貓種群數量相當困難。因此,我國啟動了大熊貓野化放歸工程。圈養大熊貓野化放歸是熊貓中心首創的技術,主要分為培訓、放歸、監測3個階段。
與普通參觀者不同,《環球時報》記者第一次近距離看到大熊貓的過程有些艱辛和神秘。臥龍核桃坪基地是熊貓中心4個基地中唯一不對外開放的基地,11月底的核桃坪基地氣溫非常低,沿著一條被人踩出來的小路蜿蜒向上,途中經過一道上鎖的門進入大熊貓野化培訓區域。當《環球時報》記者隨著野培飼養員崔誌國一路攀爬著去尋找大熊貓「輝輝」和幼仔時,腳下的路變得陡峭,但又很鬆軟。不僅如此,小路兩側就是茂密的竹林,高大的祖木,不時有小鬆鼠蹦蹦跳跳,自顧自地忙碌著,絲毫不擔心人類的打擾。
「輝輝」和幼仔是《環球時報》記者此行探訪的主角,記者希望借此深入瞭解「母獸帶仔」野化培訓方法。據介紹,幼仔在今年5月時,和媽媽「輝輝」被轉運至天台山進行第二階段野外培訓,當時幼仔在10個月左右。記者遠遠看到「輝輝」的幼仔在感受到危險時,可以迅速地爬上十幾米高的大樹頂,並可以長時間懸停。
從事大熊貓野化培訓與放歸工作多年的飼養師牟仕傑介紹說:「最初階段我們嘗試通過飼養員在野外喂養來培訓大熊貓學會野外生存,但遇到了很多困難,我們最終發現了‘母獸帶仔’的方式。其中母獸的選拔很重要,最完美的情況是既要有野外生存經驗、足夠的野性,還要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並教會幼仔各項技能」。
「在這個過程中,最忌諱的是幼仔和人類親密接觸。從照顧幼仔開始,工作人員就要身穿‘熊貓人’偽裝服,塗上熊貓尿液和糞便的氣味,遮蓋人類的氣息。」牟仕傑說,為了能更好地偽裝,「熊貓人」偽裝服前後開發過迷彩偽裝色、「熊貓人」偽裝服等5套方案,最終才確定下來。「現在的熊貓服既有很高的偽裝性,也輕便、適宜我們在野外開展工作。」
當培訓的幼仔具備了野外獨自生存的能力,也就到了放歸階段。「在完成一系列訓練並經過專家論證,認定幼仔具備在野外生存的能力,比如覓食、應對危險等,才可以放歸大自然。」牟仕傑說。
幼仔在放歸時會被戴上一個可追蹤監測的電子頸圈,通過衛星信號來追蹤它們的活動軌跡、健康狀況等信息。牟仕傑表示:「頸圈會在一年半左右脫落,無法長期追蹤監測。之後必須依靠紅外相機、糞便取樣等方式收集更多數據。」
新華社今年6月報導稱,截至當時,大熊貓中心已放歸圈養繁育大熊貓11只,存活9只,其中7只成功融入有滅絕風險的小相嶺山系野生種群,2只成功融入岷山山系野生種群。
圈養大熊貓種群逐步擴大
日前,《環球時報》記者到臥龍神樹坪基地近距離探訪。該基地的明星熊貓是4月從南韓回來的「福寶」,諸多粉絲架起「長槍短炮」等待著它展現芳容。像「福寶」這種被圈養的大熊貓,除了可以滿足民眾近距離觀賞熊貓的願望,還有重要的科研意義。據工作人員介紹,大熊貓野化培訓,是為了複壯野外瀕危小種群,增加大熊貓基因多樣性,讓大熊貓重回大自然。同時,大熊貓圈養是為了擴大種群基數,作為旗艦物種,能夠提高大眾對於野生動植物保護意識。這兩者缺一不可。
雖被叫作大熊貓飼養員,但來自香港的郎舜筠和同事們的工作並不是只要喂飽大熊貓這麼簡單,而是對大熊貓進食進行科學管理。採訪中《環球時報》記者最常聽到的一個詞是窩頭,這可不是普通窩頭,而是通過科學調配營養製作而成。飼養員每天觀察並記錄大熊貓的進食狀態,觀察它們飯後狀態以及排便情況,並根據年齡來管理體重。
「比如,從美國回國的‘小奇蹟’3歲多,120公斤,這是一個合適的體重。我們每天會根據它吃竹子的量去調整竹筍或窩頭的份量。」郎舜筠說。
在採訪中,一位飼養員拎著裝有熊貓糞便的塑料袋進來,「不僅是檢測糞便,還有尿液和采血,通過這些手段對熊貓的身體健康做監測。」郎舜筠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們並不把熊貓當寵物,不會特意去靠近它、撫摸它、和它玩。」她還表示,每個園子裡都有樹木或木樁,就是讓熊貓能保持自己爬樹的本能,保持動物野性,而不是變成人類飼養的寵物。
飼養員的職責更多時候是在特定時刻提供給熊貓必要幫助,比如大熊貓交配繁殖期。據《環球時報》記者瞭解,科研人員會從形態、行為、生理、遺傳等方面對大熊貓開展各種研究,針對性應對大熊貓發情難、配種受孕難和育幼存活難的挑戰,不斷提升大熊貓圈養種群遺傳多樣性。也正因為有熊貓飼養員及大量科研人員的辛苦付出,才使得大熊貓圈養種群成為健康、有活力、可持續發展的種群。
保護的意義已超越大熊貓本身
我國保護大熊貓的意義早已超越大熊貓本身。2021年10月,我國在川陝甘三省的大熊貓主要棲息地正式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區劃總面積達2.2萬平方公里,不僅讓大熊貓有了生態良好的生存環境,也進一步提高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片區,總面積393.99平方公里,居於岷山山系和邛崍山系兩個大熊貓最大種群棲息地的交界處。「自從大熊貓國家公園成立以來,我們這裏的生態環境變得更好,野豬、金絲猴、鬆鼠等動物隨處可見。」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片區女子巡護隊隊員郭登露說。
據都江堰管護總站虹口保護站站長劉波介紹,都江堰市龍池鎮虹口社區有大片範圍被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片區,女子巡護隊的主要任務是巡視低海拔地區有無濫砍濫伐、非法穿越、盜採盜獵等破壞森林的行為,並監測野生動植物的痕跡。在劉波看來,大熊貓國家公園的設立不僅提高了野生大熊貓的「出鏡」率,通過紅外線相機,我們發現「截至目前都江堰片區一共有兩個種群,16只野生大熊貓」。同時,各種動植物、同域珍稀動物隨著對大熊貓的保護而得到保護,大熊貓棲息地生態保護成效顯著。此外,大自然也對人類生態環境保護的行為進行回饋,比如村民種植中藥材等,增進民生福祉,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合作守護旅外熊貓
「中國的大熊貓保護事業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功案例,大熊貓的受威脅等級已從‘瀕危’降至‘易危’。」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專家李德生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對大熊貓的保護凝聚了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政府層面建立了管理規範的行業制度辦法和要求,科研科技人員全身心投入大熊貓保護和科研工作,而且我們積極推進國際合作,促進國際交流,以此更好地促進其他瀕危物種的保護。
據李德生介紹,大熊貓研究的國際合作從1994年開始,我國先後與20個國家和26家機構開展了大熊貓國際科研合作,與相關國家和相關科研人員進行良好交流,推動大熊貓項目,並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確保旅外大熊貓得到良好的飼養護理和健康保障,始終是我國對外開展大熊貓國際合作的首要任務。李德生表示,對於租借熊貓的機構,中國有明確的要求。例如,飼養管理團隊必須具備專業條件,飼養場館須達到中國多年研究總結出的標準,對於展廳、室外運動場、綠化休息區等都有具體要求,「此外,我們要求合作單位定期提供健康評估報告,年底提交年度體檢報告,確保飼養規範並做好大熊貓的健康管理」。
中國大熊貓保護成果也引起外媒關注。據南韓《首爾新聞》網站11月27日報導,中國的「國寶」、深受世界人民喜愛的「動物明星」大熊貓的種群結構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