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新能源電池的尋「綠」之旅
你知道新能源汽車「退休」電池如何回收嗎?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髮展,不僅在國內快速發展,更遠銷海外。銷量不斷增長,電池報廢量也不小。《中國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預計到2025年,報廢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接近80萬噸。
在上海老港工業園區,國內首條自主研發的智能化新能源汽車拆解線上,拆卸下來的動力電池通過綠色低碳技術提取出鎳、鈷、錳、鋰等再生材料,重新製備成動力電池的正極材料,實現了「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近日召開的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持續聚焦綠色發展,提出多項舉措,其中就包含「積極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如何理解「運用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怎樣利用新業態、新技術、新場景為經濟發展帶來新活力?從一節動力電池的再分解,窺一斑可見全貌。
一塊新能源電池,小到用在家用電器,大到裝配新能源汽車、儲能電站,不僅是能源的載體,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體現。在重慶的一家綠色經濟產業園內,新能源汽車回收利用閉環已然形成。在汽車上「沒勁兒」的電池,經過檢測、重裝後運用到更小型的交通工具上,一節舊電池通過梯次利用「煥新生」。
「我們把這些廢舊電池回收拆解後,通過對電池的好壞、容量進一步檢測,可以再次利用。」園區內的一家企業負責人張萍介紹,拆解完的電池先在檢測設備上接受「體檢」,然後根據客戶對產品的需求,重新組裝成相應的農用車、觀光車所需電池,經過產品合格檢測後,投入市場。
有了綠色技術加持,同時依託相關部門提供的回收渠道和資源。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回收廢舊電池7000多噸,回收利用創造產值9000餘萬元,實現了業務發展的新活力。
解鎖綠色生產力,科技創新助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從來都不是「單選題」。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認為,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通過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可以創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進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資本流入,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
放眼全國,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融合題」越答越好。綠色技術服務新興產業活力足,建成了風電、光伏全產業鏈研發設計和製造體系,儲能和氫能產業加快開展,智能電網技術世界領先;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空間大,今年前三季度,鋼鐵行業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極致能效工程。傳統產業持續綠色低碳轉型,一幅充滿活力的圖景徐徐展開。
中國積極運用綠色技術帶來的發展新活力,也獲得了國際上的關注。拉美社報導表示,目前中國新能源車企在拉美市場正進入新發展階段,不僅是涉足訂單貿易,還開始打造產業鏈工廠。埃及《消息報》文章指出,中國品牌以及在中國製造的跨國品牌電動汽車,正在改寫非洲汽車市場的版圖。
約旦侯賽因·本·塔拉勒大學教授哈辛·達賈近期訪問了上海。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等展現了新時代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中國政府採取一系列舉措推動科技創新以及新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中國人工智能、低碳環保、新能源產業等蓬勃發展,彰顯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超8萬億元,年均增速10%以上,預計在2030年產業規模達到15萬億元。
「綠色轉型」內有乾坤,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集中精力「練內功」,辦好自己的事情,我國經濟將持續展現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