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常態化幫扶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

2024年12月21日,第三屆共同富裕智庫論壇暨C湯臣I來源智庫揭牌儀式上,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張琦教授在作報告。圖/新京報記者柯銳 攝

新京報訊 (記者柯銳)2024年12月21日,第三屆共同富裕智庫論壇暨C湯臣I來源智庫揭牌儀式在京舉行。本次論壇以「共同富裕與新時代農村農業現代化」為主題,來自國家部委、高端智庫、高校及媒體機構的多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共同富裕理論與實踐路徑。活動由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主辦,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共同富裕研究院承辦。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張琦教授在主題為「過渡期後如何建立常態化幫扶機制和幫扶制度」的報告中表示,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後,我國採取了設立五年過渡期的重大舉措,保持了脫貧地區原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如今過渡期即將結束,未來欠發達地區和低收入人口是否還需要接續幫扶?「答案是肯定的。」

在張琦看來,經過脫貧攻堅和過渡期的精準幫扶,脫貧地區整體發展水平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升,彰顯了中國式精準幫扶機制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但是,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具有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的特點,相對落後的現實情況未得到根本扭轉,2023年脫貧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5%。「因此,有必要對欠發達地區進行持續性和系統性的常態化幫扶,確保其在現代化進程中不掉隊、趕得上。」

對此,張琦認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底線任務,欠發達地區和低收入人口幫扶仍將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我國必須著力推進的重點工作。

不過,在張琦看來,在過渡期後,我國幫扶工作將面臨新的目標、新的要求、新的對象等一系列新問題,逐漸走向以常態化幫扶助推跨越式發展的新時代,亟須採取新的戰略以應對新的挑戰。

張琦表示,常態化幫扶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共同富裕具有全域性、全民性。不包含欠發達地區和低收入人口的共同富裕,就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在過渡期後,通過常態化幫扶彌補欠發達地區發展短板,消除區域差距,提升低收入人口發展能力,縮小收入差距,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底線目標。對欠發達地區進行常態化幫扶不僅非常有必要,且任重道遠。」

在張琦看來,常態化幫扶面臨一些困難與挑戰,包括當前脫貧人口、防返貧監測對象抗風險能力仍然較弱,脆弱性較高,部分脫貧人口內生動力不足,仍然存在因病、因災返貧致貧的風險;脫貧地區幫扶政策長期固化帶來新的地區發展不平等。

由此,他建議,應提早研究常態化幫扶階段的新目標、新對象和新戰略。「2025年過渡期結束後,常態化幫扶的新目標既要有對內生發展動力的增強和跨越式發展的追求,又要有對區域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的承諾,還要有對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的倡導。這些目標相互聯繫、相互促進,構成一個全面、系統的發展框架。」

張琦認為,跨越式發展是欠發達地區和低收入人口實現後發追趕並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內生發展動力是決定能否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因素。如果沒有內生發展動力,未來欠發達地區和低收入人口依然有可能會返貧。因此,過渡期後的幫扶工作重點是從產業發展、教育培訓、科技創新等多方面入手,提升欠發達地區和低收入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提高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他建議,發揮比較優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構建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續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是我國新發展階段的一項重要任務。「欠發達地區大多位於中西岸地區以及邊遠山區,具有生態和自然資源的優勢,是區域協調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地理空間。在過渡期後,應充分挖掘和利用不同地區的比較優勢,加強區域間的協作和交流,推動資源、資金、技術等要素的跨區域流動和優化配置。」

張琦認為,過渡期後,幫扶的目標應由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逐漸轉向促進共同富裕。「由於基礎薄弱、缺乏產業支撐,部分欠發達地區地方政府財力比較薄弱,如果缺乏支持和幫扶,到2035年欠發達地區將難以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因此,在過渡期後,應通過常態化幫扶逐步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農村內部的發展差距,實現平衡性和包容性的發展,促進全域性、全民性的共同富裕。」

對於過渡期後常態化幫扶的基本原則,張琦認為,過渡期後的幫扶將由以往的短期性、超常規的幫扶轉向長期性、制度化的幫扶,進而提升國家治理的有效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此外,他還認為,在過渡期後推進常態化幫扶,「精準」是關鍵。「精準」不僅是脫貧攻堅的制勝法寶,更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是過渡期後常態化幫扶的思想指引。

另外,張琦表示,常態化幫扶的最終目標是共同富裕,預示著這是一項長期性、連續性的工作,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常態化幫扶的各項工作應著眼長遠,做好幫扶目標任務的時間表、路線圖,按計劃按步驟地實施,做好各階段目標任務與政策舉措的有效銜接,不能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

編輯 鄭偉彬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