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數交所今年交易額已突破40億元,數據做柱蠆式撬動新質生產力壯大

今年以來,聚焦數據要素高效流動、數據價值充分釋放,全市上下積極探索,開拓創新,以上海數據交易所為代表,牢牢把握當前數據資產化發展的大趨勢,幫助上海在這場變革中繼續佔據引領地位。

截至目前,上海數交所今年交易額已突破40億元,較去年的10億元和2022年的1億元有極為明顯的增長,而掛牌上架的數據產品則超過4500種,是去年的兩倍多。作為數據經濟的樞紐,上海數交所以獨特的方式不斷賦能創新創業,使數據成為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的重要柱蠆式。

為硬科技提供數據支撐

還沒拿到新藥上市申請批件、尚未形成有效專利、收入規模極為有限——這個階段的生物醫藥創新企業,如何得到急需的「金融活水」?上海數交所今年的實踐就給出了答案。不久前,他們以數據為質押物,幫助這樣一家創新藥企獲得貸款,為後續的研發提供有力支持。

 這是一家專注於眼科診療的企業,核心資產是先進的研發管線,尤其是在臨床試驗中形成的數據。通過上海數交所的數據資產交易服務系統,該企業的數據資產經過登記、評估、認定,由浦發銀行張江科技支行向其提供貸款,從而形成國內生物醫藥領域第一筆臨床管線數據資產質押研發貸。可以說,該嘗試拓展了生物醫藥企業價值的評估維度,為數據在先導產業領域的應用帶來了新方案。

數據正在勾畫未來,數據本身也構成新增長。正如許多專家所言,要構建中國特色的創新型數據產業體系,最重要的就是要讓數據與科技更好結合。過去一年,上海特別注重在以三大先導產業為代表的戰略性領域中,放大數據的乘數效應。

在生物醫藥領域,除了以數據化解「融資難」外,今年的另一大突破就在於填補臨床研究數據的「供需缺口」。幾週前,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與上海數交所合作,將旗下上海臨床創新轉化研究院運營的市一醫院後勤數據成功掛牌。作為全市醫療公共數據交易的「首單」,此舉為激發醫療機構「供數」動力、釋放「用數」活力探索出新模式。

在AI(人工智能)領域,針對自動駕駛企業對數據的渴求,浦東在上海數交所支持下,將金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的無人駕駛算法和場景數據掛牌,提供給主機廠、車聯網企業、科研機構等,讓他們能更高效優化AI模型。

大模型的發展離不開語料「燃料」。今年,上海數交所率先建成語料專區,引導相關數據產品上線流通,特別是針對高質量學術數據,他們根據語料開放度和質量的不同,為各供方製定差異化策略,以支撐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

此外,圍繞綠色低碳、新能源汽車等行業,上海也積極完善數據生態,賦能產業發展。今年下半年上線的「碳板塊」,在初期就形成超過50個產品,能撬動綠色金融、綠色供應鏈、綠色貿易等多個領域。

 從數據產品到數據資產

中國是當今全球最重要的數據大國,國內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在今年進入加速期。對上海而言,根據國家號召和行業趨勢,目前全市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重點已從過去以數據產品的流通交易為主,向著建設數據產品和數據資產「兩個市場」並舉的方向延伸,這也成為數據經濟的新風口。

事實上,作為國內率先建成數據交易所的城市,上海通過數交所平台實現了數據產權確權、推動數據跨界流通的先行先試。而隨著產權明晰,數據的功能就不會僅限於其作為資源的「使用價值」。今年初,國家財政部發佈文件,明確強調要引導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投向數據資產領域。經過精心籌備,上海今年依託於數交所在全國率先啟動數據資產交易市場。

這不僅是一個市場,更是一套制度。用上海數交所總經理湯奇峰的話說,這個交易體系遵循「真實可信、合規可控、記錄可溯、創新可拓」四大原則,打造「登記、估值、交易、披露、處置」五項核心功能,以確保數據資產能規範、透明、公開交易。

從數字經濟的角度觀察,資產是比產品更高階的形態,特別適合通過金融活動,放大其輻射效應。 過去半年中,面向產業升級、城市數字化轉型等重大場景,上海基於數字資產交易,推出「數易貸」「數資通」等一系列創新應用,並得到多家金融機構的認可與配合。

建設銀行上海分行依託上海數交所的數據資產平台,為浦東一家元宇宙企業提供3000萬元授信額度,創下同類企業獲批授信金額之最。類似的,靜安一家數據服務商也基於其數據資產,從交通銀行上海分行獲得融資,實現數據資產從入表、登記、評估到融資的閉環。

據統計,隨著數據資產交易市場的發展,上海數交所目前場內數據資產總價值已超過15億元,為「輕資產、重數據」的高科技企業對接金融服務授信金額超過5億元,為寫好數字金融大文章作出上海貢獻。

 「首創」「正選」凸顯引領地位

立足浦東引領區、上海自貿區等改革試驗田,上海一直在努力推進數據領域的創新,今年同樣有一系列「首創」「正選」問世,從而進一步釋放數據紅利,凸顯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引領者的地位。

在制度體系方面,今年,上海在全國數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指導下,聯合十多家機構在全國率先編製發佈數據流通交易標準體系框架,涵蓋數據流通交易全生命週期,通過相應的技術支撐和安全保障機制,規範數據流通各參與方的管理,釋放數據要素乘數效應。

在基礎設施方面,基於全球通行的模式和中國特點,上海數交所今年探索形成「2+3+4」的建設模式,並率先在生物醫藥領域推出數據空間。這一「數據新基建」的核心,就是實現了「數據可用不可見」——借助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新興技術,構建一個安全可信的流通環境,讓醫院、企業、科研單位等放心提供相關研究數據,通過交叉應用,有效降低幽門螺杆菌試劑盒、藥物等的開發門檻。據透露,該模式有望在將來為更多行業的敏感數據流通提供可靠支撐。

在完善市場體系方面,今年,上海完成數據資產保險模型的研發,針對企業可能遭遇的數據資產泄露、侵權、損毀等風險,該模型可為相應的風險管理以及經濟補償提供理論支撐。就在上個月,業內數據資產綜合險的「第一單」已在上海落地,有效增強外界投資數據的信心。

根據此前發佈的相關行動計劃,今年,全市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將基本建成,國家級數據交易所地位將基本確立,數據要素產業動能將得到全面釋放。據上海數交所透露,基於此目標,今年其數據產品的交易規模有望再創新高,達成3年增長百倍的業績。

文:張懿

編輯:錢亦琛

責任編輯: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