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解讀·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 增強區域發展活力 經濟大省湖北勇挑大樑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增強區域發展活力」。實現這樣的目標,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湖北有著怎樣的機會?來看專家解讀。

為什麼要持續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專家表示,改革開放以來,西岸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區率正選展等政策已取得顯著成效,但東中西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特殊類型地區發展不充分,難以適應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的需要。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黃征學: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提上日程,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再次提出發揮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的疊加效應,積極培育新的增長極,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髮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為引領,主要就是希望能夠通過推動這幾大戰略之間的融合發展來形成協同效應,形成幾個增長極,帶動全國經濟增長。

專家認為,促進區域間融通互補,核心就是要提升區域間要素市場化水平、縮小公共服務水平差異、補齊重大交通及物流通道短板、完善戰略融合發展機制。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黃征學:以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為引領,推動商品和要素跨區域融合;以重要發展軸帶、都市圈和城市群為基礎,推進區域空間融合;以在更大範圍內聯動產業鏈、創新鏈和供應鏈為重點,促進區域實體經濟融合。通過強政策、訂法規、建制度,三位一體保障區域戰略融合實施。

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會議強調「深化東、中、西、東北地區產業協作」,中部地區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專家指出,依託中部地區加速崛起的產業基礎,吸納東區地區技術與產業轉移,以及西岸地區原材料優勢,可以形成產業協作新格局。錨定建設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柱蠆式這一目標,湖北正積極構建三大「絲綢之路」,暢通道、促開放;做強武漢、襄陽、宜荊荊三大都市圈,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王磊:包括以花湖機場為支撐的空中絲綢之路,以漢歐班列為支撐的陸上絲綢之路,以及以武漢新港為支撐的海上絲綢之路,能夠把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機地整合和串聯到一塊,湖北就能夠促進東、中、西,乃至東北這種跨區域的合作、交流、要素的流動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是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髮展等戰略的疊加區域,依照會議精神,應當發揮戰略疊加效應,積極培育新的增長極。作為挑大樑的經濟大省,湖北持續深化長江中遊三省戰略對接、設施互聯、產業互補、生態共保、服務共享等重點領域合作,三省現已謀劃100多項重點工作任務,推動協同發展走深走實。

湖北省發改委區域協調發展處副處長 王思為:高效串聯武漢、長株潭、南昌三大都市圈,以武漢為核心,以長沙、南昌為腹地,協同創建長江中遊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構建跨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推動長江中遊三省協同高質量發展。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王磊:湖南、湖北、江西,都具有承東啟西、銜南接北的重要功能,那麼三省連接起來,共同向國家爭取一些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佈局,對於形成全國一盤棋的經濟發展的佈局,進而形成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的發展格局都是有重要的意義的。

(長江雲新聞記者 夏曉青 桑治傑 通訊員 胡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