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經濟活力觀察」之五 |鍛長板補短板,「全球港口之王」這樣煉成

昨天,2024年上海港第5000萬標準箱裝卸完成。 (上港集團供圖) 昨天,2024年上海港第5000萬標準箱裝卸完成。 (上港集團供圖)

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在上海誕生:昨天上午,在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現場,經由橋吊遠程操作,一隻身披紅衣的集裝箱從AGV(全自動無人導引車)上被穩穩抓起,精準搬運到遠洋班輪的甲板上。至此,2024年上海港第5000萬標準箱(TEU)裝卸完成,創下全球港口集裝箱運輸史上最高紀錄。

5000萬標箱超級體量的達成,標誌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躍上新台階、踏上新徵程。毫無懸念,上海港今年集裝箱吞吐量將再次衛冕全球第一,並連續15年保持這一地位。

從1978年拉開集裝箱運輸大幕至今,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不斷躍升,自2010年以來一直穩居全球第一。「霸榜」背後,上海港面對全球複雜的國際經貿形勢,全力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世界一流航運樞紐地位不斷鞏固。目前,上海港與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建立了集裝箱貨物貿易往來,國際航線近350條,穩居世界首位。 

與此同時,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加快推進,不斷鍛長板、補短板,在全球航運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中搶佔先機,在一些新領域實現對老牌國際航運中心的「換道超車」。

承壓前行,創新業務成為箱量增長新引擎

「實現從4000萬邁上5000萬標箱這一歷史性跨越,上海港整整經歷了7年。」上港集團生產業務部副總經理楊焱濱感慨地說。這期間,上海港持續完善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創新業務,打造新物流通道。

今年8月,上海港羅涇集裝箱港區一期開港,這座碼頭脫胎於傳統煤炭和礦石裝卸碼頭,是中國首個系統化舊碼頭集裝箱改造項目,也是繼洋山四期之後上海港又一座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楊焱濱介紹:「羅涇港區開港以來,今年吞吐量將突破100萬標箱,明年隨著二期工程逐步投入,箱量還將穩步上升。」

過去一年,上海港承壓前行,深化與全球班輪公司合作,優化航線佈局、提高中轉效率,沿海捎帶、國際集拚和「9610」跨境電商等新業務的試點推廣成為集裝箱增量新引擎。數據顯示,上海港國際中轉業務同比增長超兩成,全年有望超700萬標箱。

港口集疏運體系不斷完善也為集裝箱吞吐量增長提供強勁動能。據悉,今年,上海港水水中轉比例預計達60%,創歷史新高。海鐵聯運服務實現常態化運行,10餘條海鐵聯運天天班已穩定開行,今年運量預計突破90萬標箱,同比增長約40%,輻射腹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時,上海港不斷織密ICT(內陸集裝箱碼頭)點位,實現港口服務向腹地貨物集聚點前置,整合內河駁船運營商10餘家,結合客戶需求「宜水則水、宜鐵則鐵、宜公則公」量身定製,使物流運輸更加暢通高效、經濟便捷。 

5000萬標箱的里程碑彰顯著上海港世界一流航運樞紐的地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正從「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邁進。2024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顯示,上海緊追新加坡和倫敦,連續5年位列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第三名。 

從跟跑到領跑,智慧港口「上海方案」走向海外

從洋山四期到羅涇集裝箱港區,上海港自動化碼頭完成從1.0向2.0的升級。

不同於傳統碼頭作業靠人的經驗決策,智慧碼頭借助數據採集和智能算法,以更少人力物力發揮更大效能。搭載上港集團旗下哪吒科技自主研發的ITOS系統,洋山四期已成為全自動集裝箱碼頭的標杆,隨著這顆「智慧大腦」不斷迭代升級,碼頭生產效率屢創紀錄,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超3500萬標箱,人均勞動生產率為傳統碼頭的213%。目前,「洋山四期超大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成果已在國內外14個碼頭複刻應用。 

哪吒科技總經理黃桁告訴記者:「羅涇碼頭採用傳統碼頭橫向佈局,無法照搬洋山四期模式。這次,我們為羅涇碼頭專門打造基於國產數據庫、國產操作系統和服務器,性能更好的NEO-TOS系統。系統立足港口運行生態,以‘智慧大腦’貫通人、機、貨、船各類生產要素和服務,使生產調度更精準、碼頭利用更高效。」他特別提到,該系統實現全自動化碼頭功能模塊化,意味著這顆「智慧大腦」不僅能複製,更可以按需定製進行模塊化改造。

上個月,秘魯錢凱港開港,萬里之外的這座碼頭也躍動著一顆「中國芯」。哪吒科技為其量身定製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散雜貨碼頭、綜合受理平台等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以「上海方案」助力錢凱港成為南美首個智慧港口和綠色港口。 

「中標錢凱港項目並不意外,從洋山四期到羅涇港區集裝箱碼頭和件雜貨碼頭,上海港積累了大量智慧碼頭建設改造和運營管理經驗,在技術上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黃桁表示,隨著系統不斷優化升級,錢凱港一期將會超過150萬標箱的設計目標。 

記者瞭解到,上海港第三座自動化碼頭正在緊鑼密鼓籌建中,小洋山北作業區將新建7個7萬噸級和15個2萬噸級集裝箱泊位,總設計能力1160萬箱,打造全球集裝箱碼頭新標杆。

搶抓轉型機遇,加快補齊高端航運服務短板

過去一年,伴隨著集裝箱吞吐量刷新,上海港勤練「內功」,搶抓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三化」轉型機遇,加快補齊高端航運服務業短板,引領全球航運業低碳智慧發展。

當下,國際航運業走到綠色轉型的十字路口。以此為契機,上海港在國際前沿的LNG(液化天然氣)和綠色甲醇業務上競跑突圍,推進清潔能源加註中心建設。上港集團能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羅文斌介紹,截至目前,上海港累計完成國際航行船舶保稅LNG加註125艘次,加註量73萬立方米,LNG加註服務呈常態化趨勢,加註範圍將從洋山港區拓展至外高橋港區,實現上海港的全覆蓋。目前,上海港已躋身保稅LNG加註港全球前三位。

今年4月,上海港還落地中國首單綠色甲醇「船對船」同步加註作業。「2025年,上海港將實現綠色甲醇常態化加註。我們正持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擴充LNG加註船隊和擴建綠色燃料儲罐設施等。到2030年預計將實現LNG加註能力100萬立方米,綠色甲醇及生物燃料加註能力100萬噸的‘雙百萬’目標。」羅文斌說。

不僅是加註服務,上海還賽前分析佈局航運業綠色轉型的生態圈和產業鏈。今年3月,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上港集團、中遠海運等共同發起設立綠色航運產業聯盟開放平台,不斷擴大製備、運輸、認證、碳交易、產業基金「朋友圈」。全球首個綠色甲醇燃料線上交易平台、全國首個綠色甲醇船舶及船員培訓認證中心等相繼落地,提升航運資源配置效率,完善綠色航運服務生態。

文:周淵

編輯:錢亦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