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東營港經濟開發區伴生資源衍生600億元產業鏈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變化工「配角」為產業「主角」
伴生資源衍生600億元產業鏈
山東天弘化學有限公司是位於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的一家石油煉化企業,主要產品是汽油和柴油。但在其廠區里,卻矗立著一個耗資15億元、專門為副產品建設的裝置。進口原油被加工成高質量的汽柴油後,副產品丙烷又通過這套裝置轉化成高價值的丙烯。
「為了將丙烷轉化成丙烯,我們新上了這套45萬噸丙烷脫氫裝置。從最近的報價來看,丙烷噸價大概在5200元左右,但是丙烯噸價是6800元錢左右,差價為1600元。」天弘化學總經理張振偉說,按這個行情,巨額投資兩三年就能收回,而且產品100%在本地市場消化,甚至供不應求。
化工生產往往伴隨著大量副產品和廢棄物的產生,能否將它們有效整合?東營港經濟開發區轉變思路、主動作為,依託這些讓人頭疼的「伴生品」,延鏈佈局新項目,打通了「丙烷—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子鏈條,碳三產業集群逐步發展壯大。
「我們通過分析在建和擬建項目情況,認為本地化工產業集群對丙烯的需求量會逐年增加,經過與企業對接分析,決定通過產業基金、銀行貸款、國企合作等方式,引導企業新上45萬噸丙烷脫氫裝置。」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局長陳濤介紹。
力促這個項目上馬,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打的可不是一家企業的「小算盤」,而是產業集群發展的「大算盤」。項目一投產,天弘化學隔壁以丙烯為主要生產原料的山東科魯爾化學有限公司,立刻就擴大了產能。
「天弘化學上馬該裝置後,可以為我們提供充足的丙烯原料,我們丙烯腈的年產能由13萬噸提升為26萬噸。」科魯爾化學總經理陳文說,他們還在自家的丙烯腈生產裝置和天弘化學的丙烷脫氫裝置之間鋪設了管線,通過這種管輸方式,每噸丙烯可以降低100元的運輸成本。
產能擴大帶給科魯爾化學的不只有喜悅,也有煩惱。丙烯腈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氫氰酸,這是一種不可長途運輸、受嚴格管控的劇毒化學品,量少時可以焚燒處理掉,現在量大了,怎麼處理就成了難題。然而,這又讓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看到了機遇。他們整合區內企業產生的氫氰酸、濃硫酸、甲醇等廢棄物,又招引來一個新項目。
「氫氰酸在行業里也被稱為‘液體黃金’,可遇不可求,作為單獨生產項目很難獲批,所以我們借助這個機會,建設了甲基丙烯酸鉀脂項目,每年的產值可達15億—20億元。」山東宏旭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學強說。
「甲基丙烯酸鉀脂項目的上馬,又為港區以煉化為基礎的碳三產業鏈增加了一個新分支,以它為起點,又可以延伸出很多下遊項目。」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李澤田介紹,目前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碳三產業鏈已經集聚了30餘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規模已超600億元,全區化工產品關聯度已超過80%,東營臨港高端化工產業集群成功入選2024年山東省先進製造業集群。
(大眾新聞記者 楊珂 李明 通訊員 陳仕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