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長江之歌丨數字賦能,讓文物活起來

初冬時節,陽光透出雲層灑向黃柏河畔的夷陵樓(湖北宜昌夷陵博物館),為精美的仿古建築群鍍上一層溫暖的金邊。作為夷陵區博物館館舍之一,樓內收藏3500餘件書畫作品、工藝美術品、文物展品等文化瑰寶,行走其中彷彿穿過歷史長河,見證夷陵發展變遷。

夷陵樓

「夷陵文化底蘊深厚,要堅持系統思維、規劃先行,做優‘傳承弘揚’和‘活化利用’文章,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近日,夷陵區委書記肖鵬飛來到夷陵樓和至喜樓,實地調研文物保護利用工作,聽取歷史沿革、建築佈局和文物陳列情況,察看建築、碑刻、造像、彩塑、壁畫,深入瞭解其中蘊含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至喜樓

「要細化工作舉措,全面提升文物保護利用水平。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進一步整合要素、市場、業態、品牌,提高文旅資源產業化水平。」肖鵬飛說,要通過加大優質文旅產品供給,推動觀光遊覽、文化體驗、運動休閑、康養渡假等業態深度融合,打造景區遊、鄉村遊、城市遊精品,加快創建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楊家河兵寨群

近年來,夷陵區積極申報實施石牌抗戰遺址保護維修、博物館消防、黃陵廟展示工程等文物保護項目24個。同時,該區還加強各級文保單位推薦申報工作,成功將南邊民居申報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區博物館也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楊家河兵寨群、五龍堡、青龍寨列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峽古兵寨博物館

夷陵區文化和旅遊局文物股牽頭負責人蔡林峰介紹,根據2022年長江流域文物資源調查數據,夷陵現有不可移動文物329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一級文物3件/套、二級文物17件/套、三級文物330件/套。

南邊民居

而今,文物當「網民」,足不出戶「穿越千年」,數字賦能文物是夷陵開展文化資源「活起來」多年結出的又一碩果。

輕點手機屏幕,一面東漢球形鈕方枚神獸紋銅鏡「穿越時空」躍然眼前,花紋繁複精美,透過銅鏡彷彿窺見千年前婉約女子對鏡貼花黃的嬌羞。這是黃陵廟文物景區的「雲上博物館」帶給網民的別樣文博大餐。

「利用科技、藝術等手段掀開塵封,激發文物時代價值。形成‘文物保護帶動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促進文物保護’的良性循環。」蔡林峰說,黃陵廟夜遊項目就是盤活文物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黃陵廟夜遊

今年國慶期間,黃陵廟夜遊全新開放,推出了全息投影燈光秀沉浸式夜遊項目——「神牛奇廟夜」,這個項目以神牛為文化IP形象,貫穿「神牛助禹、福滿峽江」等文化劇情主題場景,通過動線劇情化、燈光交互化、場景沉浸化三大特色,打造了一個文化劇情沉浸式夜遊目的地。

「神牛奇廟夜」

這個長江沿岸保存最完整的大禹開江治水的古建築群,在光與影中煥發新生,遊客們看到了熠熠生輝的「黃牛助禹開江治水」。

這一切得益於夷陵區打破常規,創新嘗試,公開徵集黃陵廟合作運營單位,成功引進湖北朗笑運營策劃有限公司合作運營黃陵廟夜遊項目,探索出了文物保護利用新模式。

楊家寨

「我們依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家河兵寨群這一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全力衝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在夷陵區另一文化資源富集的鄉鎮黃花鎮,三峽古兵寨文化旅遊區負責人曾朕表示,正致力將這片古老的土地打造成集歷史文化教育、休閑觀光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張家口火車站

同樣在黃花鎮,孤寂百年的張家口火車站終於等到了屬於它的「乘客」。

「川漢鐵路是宜昌獨有全國罕見的鐵路工程遺址,實地參觀觸碰歷史的脈搏,比從書本上去看去學更加記憶深刻、觸動靈魂。」從深圳來旅遊的章玉翔參觀後發出感歎。

金釘子地質公園

近年來,黃花鎮還充分發揮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務與社會教育功能,開展研學活動,實現文物保護、旅遊、教育等多元融合。據統計,該鎮南邊古民居、川漢鐵路遺址、金釘子地質公園等,每年累計接待研學達8000餘人次。

通訊員:謝小青

一審:李紅

二審:朱家梅

三審:高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