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為1961年以來「最熱」,冬季偏暖有哪些影響?
今年冬季以來,很多北京市民感覺比往常暖和。12月初,國家植物園紫薇園內的連翹提前綻放,偏高的氣溫讓連翹將冬季誤判為早春。
記者從北京市氣候中心瞭解到,今年11月北京為1961年以來「最熱」,整個東北、華北、黃淮一帶,這個11月都暖得罕見。冬天暖和點不好嗎?記者瞭解到,冬季偏暖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迎春花開早」這麼簡單,還會使病蟲害增加、降水減少,也會給人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冬季越暖,就為之後更劇烈的降溫提供了基礎。從京津冀地區中長期氣候預測來看,預計今年冬季將呈現出「前冬偏暖、後冬偏冷」的特徵,前冬冷空氣勢力整體偏弱,後冬冷空氣逐漸開始活躍。也就是說,今年冬天還有驟冷的可能。
冷空氣活動偏弱導致北京近期氣溫偏高
11月4日,北京進入氣象學意義上的冬天,較常年偏晚。氣象部門解釋,今年北京10月下旬中期至11月初氣溫較常年明顯偏高,使得今年入冬日期偏晚。
冬日姍姍來遲,也沒有了往年的「威嚴」,此後至今的氣溫始終偏高。記者從北京市氣候中心瞭解到,今年我們度過了過去63年以來「最熱」的11月。2024年11月,北京地區平均氣溫為6.5℃,比常年同期偏高3.0℃,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為何今年11月沒那麼冷?北京市氣候中心解釋,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冷空氣「勢力」較弱。2024年11月,歐亞中高緯地區以緯向型環流為主,我國東區和北部地區上空受明顯的500hPa位勢高度場正距平控制,西伯利亞高壓強度總體偏弱,導致冷空氣活動偏弱。
雖然2024年11月北京地區出現兩次寒潮天氣,但冷空氣勢力較弱,總體影響有限,北京的氣溫快速回升,導致11月氣溫明顯偏高。
此外,有氣象專家介紹,2024年11月1日至12月22日,能代表「北京溫度」的南郊觀象台平均氣溫為4.9℃,為數據檢索到的同期「最熱」。但12月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最熱」,仍需繼續觀察實際的天氣狀況。
這個冬天也未必一直呈現「偏暖」形勢。從京津冀地區中長期氣候預測來看,預計今年冬季將呈現出「前冬偏暖、後冬偏冷」的特徵,前冬冷空氣勢力整體偏弱,後冬冷空氣逐漸開始活躍。也就是說,今年冬天依舊有驟冷的可能。
京津冀等8省區市度過了「最暖」11月
從全國範圍來看,在冬天來臨之前,我們經歷了有完整觀測以來最暖的秋季。據國家氣候中心消息,今年秋季(9月1日至11月30 日),全國平均氣溫為11.8℃,比常年同期偏高1.5℃,為 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今年11月,全國平均氣溫(面積加權)為5.17℃,較常年偏高1.9℃,為1961年有完整觀測以來最暖的11月。
除了北京以外,還有7個省區市經歷了最暖的11月,分別是河北、天津、河南、山西、內蒙古、遼寧、山東。東北、華北、黃淮一帶,暖得罕見。
進入12月後(12月1日至22日),東北、華北東區以及西南地區西岸等地平均氣溫依舊偏高。偏暖的氣溫使我國多地冬季集體遲到。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介紹,與常年相比,今年我國北方大部地區入冬時間偏晚1至10天,華北南部、華東和華中北部入冬時間偏晚10至20天,部分地區偏晚20天以上。
中國天氣氣象分析師孫倩倩介紹,當5天滑動平均氣溫低於10℃時判定為入冬,而當5天滑動平均氣溫高於10℃時,則判定為入春、冬季結束,因此冬季的長短要看入春的早晚。在入冬推遲的情況下,如果入春提前或是正常,那冬季持續的時間就會變短。
氣溫驟降會影響身體健康
不少人認為,冬天氣溫偏暖,人們體感上會舒服一些,既方便出行,也可以減少取暖、購置冬裝的費用。
不過,自然是有節律的,該冷的時候就要冷,冬天持續大幅偏暖是氣溫的一種異常狀態,會對農業、人體健康等方面產生影響。
孫倩倩舉例,冬季氣溫偏高對於農業的影響會比較大,溫暖的氣溫會給害蟲和病菌的生存提供便利,導致病蟲害加重;如果氣溫高再伴隨降水少,就會造成乾旱、土壤缺墒,對越冬作物的生成不利;如果偏暖的時間過長,還會導致作物生長週期發生改變,像是小麥會推遲進入休眠期、影響正常生長。
另外,氣溫偏高對於人體健康也會造成一定影響。冬季氣溫高還可能導致降水少,濕度降低,則會使皮膚變得更加脆弱,一部分人群可能會增加濕疹等皮膚病的發生;另外,天氣乾燥也會使呼吸道黏膜變得乾燥、降低防禦能力,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引發感冒、流感等等。
在如今氣候變暖大背景下,更加劇烈的氣溫震盪變化正在更頻繁地出現。氣溫驟降十分影響身體健康。冬季偏暖,就為之後更劇烈的降溫提供了氣溫基礎,這對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是非常危險的,而對普通人來說,也會大大增加患上感冒的風險。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編輯 張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