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仲衡同誌逝世
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學12月23日發佈訃告: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事業的奠基人和領航者,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原總工程師,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創始人之一、專家和學術委員會主任,《都市快軌交通》雜誌創刊人,施仲衡同誌於2024年12月23日4時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據介紹,施仲衡院士,1930年11月生於江蘇蘇州,1954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50年考入唐山鐵道學院,1953年赴北韓參加抗美援朝,同年11月畢業留校任教。1955年被選派赴蘇聯攻讀地鐵專業研究生獲副博士學位,成為新中國地鐵專業第一人。1959年回國在唐山鐵道學院任教,1965年調入北京地下鐵道工程局科研所任所長,1983年任北京城建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2000年任北京交通大學城市軌道交通研究中心主任。2019年榮獲「中國地鐵50年致敬人物」稱號。
施仲衡院士為我國城市軌道交通事業奮鬥70餘年。開創了地鐵淺埋加防護理論體系;主持研發了我國首台盾構機大裝備;編撰了我國首部地鐵設計規範和專著;提出了「先批規劃後批項目」等國家政策建議,為地鐵項目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推動了信號、車輛等關鍵設備的國產化和自主化;主持了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南京等地近百個重大地鐵項目論證,引領了地鐵科技創新;培養了一大批地鐵領域高層次人才;為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中國教育報》曾報導,施仲衡祖籍上海崇明,弟兄五人排行老二。父親施純丞是章太炎的關門弟子,在國學方面頗有造詣,畢生從事教育工作。
初到莫斯科時,施仲衡心中很著急。當年莫斯科地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鐵之一。施仲衡想:「什麼時候中國也可以建成這樣的工程!」
施仲衡拿出所有的時間學習。他將蘇聯大學生的筆記帶回宿舍抄寫,請助教帶自己到地鐵運營線路的車站和車輛段參觀,到盾構施工工地、車站工地實習,深入到盾構工作面瞭解盾構操作情況;每天晚上他與同寢室的蘇聯研究生談一天的學習情況,有什麼問題及時請他講解;在妻子第二年也被公派留學到同一所大學後,他們還約法三章,只在週六見面,平時各自與蘇聯學生住在一起。就這樣經過整整一年時間的努力,施仲衡對專業有了較清晰的認識,俄語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1959年,施仲衡順利通過論文答辯並獲副博士學位。1959年至1965年在唐山鐵道學院任教,並擔任隧道及地下鐵道教研室副主任,同時兼任北京地鐵建設和設計單位的顧問。
北京地鐵一號線的修建在1958年原定的計劃中是戰備工程,採取深埋方案。1961年,施仲衡帶領唐山鐵道學院56級地鐵專業學生到北京,結合工程實際進行現場教學和畢業設計,他深入調研北京的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條件,判定無論是作為戰備工程還是作為交通運輸工具,深埋方案存在一系列問題:如造價高,技術難度大等。
施仲衡寫下長達20頁的書面報告堅持向上反映。因為他知道,地鐵的深埋方案不僅關係到上述的技術和投資問題,而且還與將來運營時乘客使用是否方便、災難時逃生是否便捷等有直接關係。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地鐵專業的科研工作者,面對涉及人民利益的大事,在這個時候必須實事求是,協助中央做出科學決策。
意見逐級上報到中央軍委,施仲衡也多次被請去做彙報,最後他的意見得到尊重,中央軍委常委決定採用「淺埋加防護」。因為北京地鐵是標杆工程,上海、廣州、瀋陽等城市也隨之將設計施工方案改為淺埋方案。
1965年2月4日,毛主席做出重要批示:「精心設計、精心施工」,拉開了修建中國第一條地鐵的序幕。施仲衡很快就被調入北京地鐵工程局,並被任命為技術負責人。
施仲衡帶領一批技術人員與鐵道兵59團一營戰士,經過近3個月夜以繼日的奮戰,完成了500米試驗段工程建設,從地鐵各個環節入手,作了大量科研工作,以驗證施工方法、結構設計、防水技術等一系列技術問題,同時也培養了一批技術人員和施工工人、戰士,為全線施工作了充分的準備。經過4年多的艱苦奮戰,在來自鐵道部地鐵工程局、鐵道兵第12師的4萬多人的共同努力下,全長23.6公里,包括17個車站和一個車輛段的北京地鐵一號線一期工程在新中國成立20週年紀念日之際順利開通,掀開了中國地鐵建設的第一頁。
資料來源:《中國教育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