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美式「長臂管轄」終將扼住自己的咽喉

中國網評論員 華章

據法新社12月23日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將對中國半導體行業政策展開301調查,調查的重點是「基礎半導體」,「從汽車到醫療設備,無所不包」。中國商務部對此回應稱:「中方將密切關注調查進展,並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權益。」

所謂「基礎半導體」,指的是成熟製程芯片。業界一般將採用相對成熟和穩定技術工藝製造的芯片稱為成熟製程芯片,其晶體管柵極的寬度一般在28nm 及以上。雖然與7nm、5nm甚至3nm的先進製程相比,成熟製程芯片在工藝上略顯落後,但憑藉較高的可靠性和成本優勢,在汽車、電視、電腦、醫療器械等產品上應用廣泛。近年來,美國為了打壓中國芯片產業發展,出台多輪出口限制措施,針對的主要是先進製程芯片。這雖然導致中國在先進製程芯片的設計製造上遭遇波折,但也激發出中國企業提高成熟製程芯片產能的積極性。

全球高科技產業研究機構集邦諮詢發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中,中國大陸企業有三家,且營業額環比二季度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快速增長。美國市場調研公司IC Insights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企業在28nm—65nm製程芯片市場的份額佔比已從2020年的18%飆升至31.5%,僅中芯國際一家的市場佔有率就達到20%。

中國大陸企業的增長形勢,令美國政客寢食難安。早在今年1月份,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就將一封渲染「中國威脅論」的信件送到了美國總統拜登的辦公桌上,呼籲政府採取包括加征關稅在內的一些新措施,以避免「在成熟製程芯片上過度依賴中國」。可見,美國將貿易保護主義的黑手伸向中國成熟製程芯片可謂蓄謀已久。如今「圖窮匕見」,標誌著美國在芯片產業上築起的「小院高牆」正在轉變為「全面封鎖」,美方打壓中國高科技發展的行徑變得愈發肆無忌憚。

但問題是,美國政客信誓旦旦「保護國內產業」的舉措,並不符合美國企業的自身利益。此前美國政府出台的每一輪出口管製措施,都會引來英特爾、英偉達、高通公司等齊聲反對。因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產品單一市場,美國芯片企業難以放棄。美國政府的禁售令固然給中國獲取高端芯片製造了麻煩,但也導致美國公司營收大降,進而損害其市場地位和新技術產品的研發工作。

此次針對中國成熟製程芯片的行動,同樣也會給美國公司造成「利空」。由於美國國內產業受到過度「金融化」的影響,芯片製造環節基本已移出美國。而中國憑藉完備的基礎設施條件、門類齊全的製造業體系、龐大的工業品消費市場、充足且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產業工人群體,吸引了包括美國公司在內的全球芯片企業在華投資設廠。英特爾在中國已經擁有超過20個辦事處、上萬名員工,僅2022年在中國市場的年度投資總額就超過130億美元;德州儀器在華投資涵蓋了研發、生產、銷售、技術支持等多個方面,2023年其在成都的第二座封裝和測試廠已實現全面投產,使成都製造基地產能實現翻番;美光科技2023年6月宣佈對西安的封裝測試工廠追加投資逾43億元,加建新廠房和生產線,今年又宣佈將在西安建立美光首個封裝和測試製造可持續發展卓越中心;而早在2014年,美國高通技術公司就宣佈與中芯國際在28納米工藝製程和晶圓製造服務方面緊密合作……

由此可見,在芯片研發和製造領域,美國公司早已在中國深度佈局,一旦美國政府一意孤行,以加征關稅等方式限制從中國進口芯片,這些在中國設廠的美國企業同樣面臨經濟損失。即便如此,芯片製造環節也難以回流美國,畢竟在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中,美國企業只有一家,難不成打壓完中國公司,美國政府轉頭再去收拾南韓和中國台灣的企業?拜登政府經常拿來自誇的「芯片法案」,也沒能激發出各國企業在美投資熱潮,大多數項目並未形成產能甚至還未開工。而當主張「取消芯片產業補貼」的特朗普回歸白宮之後,拜登政府的這些「心血」必將竹籃打水一場空。最終的結果就是,美國政府心心唸唸的產業回流不見端倪,而本國企業卻被折騰得身心俱疲。

不顧國際規則和秩序,甚至不顧國內企業的切身利益,美國政府樂此不疲地一次次伸出「長臂」,企圖扼殺別國發展的權利,最終卻可能扼住自己的喉嚨。

編審:高霈寧 張豔玲 蔡曉娟